第三十五章 計中計(1 / 2)

經過祖山的從中斡旋,嚴虎“圍魏救趙”的策略得以被采納。

旋即,舅甥兩家各自分頭準備。

金奇、毛甘的大寨距離於潛不到三百裏,加上又有此前焦已的敗兵投效,對於嚴虎的軍力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之所以沒有在焦已身亡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完全是忌憚嚴虎與祖郎的舅甥關係,直到今年,二人攀上了鄱陽彭虎的關係,又拉上了黟帥陳仆,才決定付諸於行動。

三人決定攻打日月山,並不單單是為焦已報仇或是奪取於潛,而是出於戰略上的考量。

若是讓嚴虎在於潛站穩腳跟,他們三家就會陷入這對舅甥的三麵包圍之中。

這是金奇三人不能接受的。

與後世那些隻想著打家劫舍、苟活一天算一天的匪寇不同,這年頭的匪首大多都是能得人死力的豪傑,比如那錦帆賊甘寧。

而在一幹良莠不齊的地方勢力中,也不乏陳仆、金奇、毛甘這樣,稍有誌氣的頭領。

他們看著彭虎稱雄豫章、鄭寶縱橫水陸,都十分心馳神往,因此不滿足於隻做整日打家劫舍的盜匪,而是想著有朝一日能與他們平起平坐。

當然了,所謂的兩萬兵馬並非實數,三人合兵一處倒是能拉出兩萬兵馬,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會傾巢而出。

……

日月山大營,軍議。

“據祖帥安插的探子來報,安勒山如今聚集了九千兵馬,其中金奇四千、毛甘三千、陳仆兩千。”

單從數字上看,嚴虎這邊無疑是落了下風,不過畢竟是守的一方,壓力沒有想象中的大。

麵對數量龐大的對手,嚴虎也不敢托大,當即肅容說道:“諸位但有良策,盡可試言。”

這一戰是嚴軍在丹陽的立足之戰,勝負攸關,眾將皆不敢怠慢,均是一副沉思狀。

“屬下以為,堅壁清野、依山固守最為妥當。”當先獻策的是部曲督萬秉,黃巾軍出身的他親曆過官軍圍剿數十次,年前又在會稽太守王朗的大舉進攻下逃走,軍事經驗稱得上豐富。

“敵眾我寡,野戰不易,而日月山地勢雖算不得險峻,但也可迫使敵軍無法展開,化解對方的人數優勢。

我軍再於半山腰險道、密林層層設伏,襲擾敵軍兵丁,不及數日,敵軍士氣必墮,隻等此三人聞本寨被襲退兵。”

聞此策,嚴虎心中頗為驚訝。

自上次萬秉自作主張的獻女之後,他就開始有意無意的疏遠對方,不想其人竟有這等見識。

作為三軍之主,嚴虎並不願意以個人喜好做事,撫掌稱讚道:“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上將軍之策也!”

萬秉受此誇讚大喜,環視一周,挺直胸膛:“非但如此,依山固守還有一益”。

“速速說來。”嚴虎輕輕抬手。

“如若下山與金奇三人野戰,山上大寨必定空虛,彼時對方隻需遣一支輕兵趁虛而入,便可斷我後路,奪我軍心。”

看得出來,萬秉之策還是深合眾心的,不論是悍勇的蔡遺、嚴圭,還是行事沉穩的鮮於丹,都頷首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