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幸福的想法,才有幸福的未來 第一節 幸福是什麼?(1 / 2)

第一章 有幸福的想法,才有幸福的未來 第一節 幸福是什麼?

2005年的時候,我曾經給一家雜誌做過一個關於幸福感的策劃,那個時候,我28歲,單身。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幸福就是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可以看見太陽,可以走進陽光裏,在北京二環的小胡同裏,看古老的四合院,聽悅耳的鴿哨,按點踏進單位,走進那個漂亮而古樸的老院子,然後坐在辦公桌前,看讀者來信,讀作者的稿子。

2008年的時候,我31歲,離開了那個老院子,住進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做起了自由人。也正是那個時候,我經曆了一係列的磨難,幸福遍尋不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請不要嘲笑我,那個時候的我,的確被那場磨難擊潰了意誌。那段日子,我過的渾渾噩噩,好幾次想自殺,每日隻和淚水和悲哀相伴。

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一位鄰居給我打電話,“你趕緊下樓,有人跳樓了!”當時,我以為鄰居和我玩笑,戲弄我這個天天窩在家裏憂傷的不幸之人,然而,半小時後,警報響起,等我再坐電梯下樓,那個年輕的生命,已然橫在了地麵上。

那是多麼年輕的一個生命啊,白淨的麵頰,幹淨的襯衫,甚至連飛出很遠的鞋子,都一塵不染,看著隔離線內那個已然消散的生命,我突然感到窒息。鄰居在旁邊喊我,我沒有應答。那天剩下的時間裏,我爬上我家所在單元的28層樓,在28層樓的安全出口的窗戶旁,站了很久很久,直到鄰居找到了我。我沒想跳樓,我隻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那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男孩,擁有從這樣的高度跳下去的勇氣。既然,他擁有縱身一跳的勇氣,為什麼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既然,他連死都不怕,他還怕什麼?

那個男孩死了,110和120來的時候,他早已沒有了生命的跡象。

第二天早上,樓下茶館的女老板給我打了7個電話,我睡懶覺,手機靜音,沒看到手機來電,她就跑上來敲門,狠命地砸門,直到我開門。然後她進屋轉了一圈,就扭頭走人。中午我下樓去找她的時候,她的解釋讓我心頭一顫,“沒什麼事,就是怕你想不開,打你手機一直沒人接,上去看看你”。

不幸是有吸引力的,不幸的事件似乎吸引著新的不幸。

2008年5月的一天,淩晨4點,距離年輕男孩跳樓還不到一個月,還是在我們小區,而且還是在同一個單元,同樣是28樓,甚至是同一個窗口,一個30歲上下的女子,同樣縱身而下。一樣是自殺,一樣毫不猶豫,甚至連監控室的保安,都來不及通知那棟樓的保安前去阻止。

那天早上5點多鍾,我被樓下的警報聲吵醒了,從窗口看下去,內心一陣緊縮。下樓後,我沒有擠進人群,也沒有走近那具屍體,而是徑直去了旁邊小區,敲開了表妹的家門。

那天上午,我一直在表妹家呆坐,表妹請了假,陪著我發呆。中午的時候,我想給表妹做飯吃,走進廚房,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菜刀。問表妹菜刀在哪兒,她支吾著說,“你妹夫昨晚刷的鍋碗,洗完放哪兒了我也不知道,我們叫外賣吧”。

那天下午,我打電話給樓裏的十來個鄰居和表妹兩口,請他們晚上務必來我家吃飯,包括樓下茶館的女老板和她的丈夫,包括那個年輕男孩跳樓時,打電話給我,後來還上樓去尋我的鄰居。晚上,他們推掉了所有的安排,全部按時來到了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