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想象的力量 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1 / 2)

第九章 想象的力量 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

21世紀是一個充滿風險、充滿挑戰的社會,我們的生活、職業、娛樂、思維方式都將發生很大變化。要在這樣的環境裏很好地生存,就要學會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

獅子告訴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大草原的另外一端,羚羊媽媽也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為了生存,羚羊和獅子不得不在草原上狂奔,除了奔跑它們別無選擇。危機感使它們無暇他顧,一心奔跑,比對手更快也是它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常說的“有時常思無時”、“有備無患”也是指的這個道理。仔細想想,你有否為自己的將來做過什麼準備?如果隻是一味在擔憂,什麼也不去做,那麼,可悲的命運降臨到你頭上的可能性更大。反之,若你一直在為自己的今後做準備,你就無需害怕,因為你已經備好應對的方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才能無患。居危思安不等同於消極脆弱,而是積極果敢的表現,它是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種規律性現象的自覺認識和提前防範。要想積極主動地化解或戰勝風險,就需要我們警鍾長鳴,保持居危思安的憂患意識。居危思安,自覺、自警、自勵的憂患意識,當屬於自強不息的一種表現。

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負責人梅洛尼先生,在幾十年前,曾被美國GE公司告之:“我們決定收購你們公司,你回去做一下準備。”梅洛尼先生當時很氣憤地說:“我還沒有賣掉我公司的打算。”對方就撂下一句話:“那你等著瞧吧!”

那以後的20年,梅洛尼公司一直都還存在,品牌還是屬於自己的,不但如此,梅洛尼的家電產品還在歐洲占了很大的份額。

這個時候的梅洛尼先生也已經老了,他說:“這20年來,我時刻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拚命地奔跑,正因為這樣,我的公司才避免了被別的大公司吞並的厄運。”

梅洛尼或許打心眼裏感謝當初對他口出狂言的GE公司,是他們迫使他產生了危機意識,也正是那份危機意識讓他有了現在的成功。

20世紀90年代初,波音公司產量大幅下降,公司昔日的輝煌已經漸漸遠去。為了走出經營低穀,波音公司自己攝製了一部虛擬的電視新聞片:在一個天色灰暗的日子,眾多的工人垂頭喪氣地拖著沉重的腳步,魚貫而出,離開了工作多年的飛機製造廠。廠房上麵掛著一塊“廠房出售”的牌子,擴音器中傳出聲音:“今天是波音時代的終結,波音公司關閉了最後一個車間……”

畫麵反複播放這則企業倒閉的電視新聞使員工們強烈地意識到市場競爭殘酷無情,市場經濟的大潮隨時都會吞噬掉企業,他們也隨時會有失業的危機。

波音公司通過這個片子告誡員工們:如果本公司不進行徹底的變革,很快就會迎來末日。

波音公司員工真正的危機感源於公司的這個策略、源於這個廣告片,他們真切感受到“末日即將來臨”。員工的憂患意識和不懈奮鬥的精神被激發出來後,波音公司得以迅速複興。

在華為正當盛世,銷售額達到220億元,躍居中國IT業之首,全體員工士氣高昂時,2000年底,任正非卻突然拋出了“華為的冬天”一說,給行走在坦途上的全體華為員工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