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小鎮,江水悠悠。
南北貫穿一條靈璧街,足有八十餘裏,通三山十六支江。
靈璧風水極好,故而此地風調雨順多年,五穀豐登,日子也是較寬裕。
這一日,青天白日下,靈璧鎮熱鬧極了。
西門家宴請八十裏,好酒好肉,將這靈璧街兩旁的生意人與過客盡數招呼了一番。
有偶來此地的外鄉人,不明所以,於是朝一位賣炊餅的老漢問道:“這是誰家,出手這麼闊綽?”
賣炊餅的老漢一聽這話,就知曉了這位是外鄉人,笑回:“可不是嘛,西門家主子出手從不吝嗇。尤其是三年前,西門家女主子懷上的時候,那更是不得了,張燈結彩,招呼了三日三夜,好酒飲了幾千壇,隔壁山頭的牛羊全數下了肚。”
外鄉人聞言後,駭人聽聞。什麼人能懷胎三年,什麼樣的家境能這般殷實。
不過有酒肉,也就不多問,隨意尋了個位,吃酒去了。
一路往南去,瞧見了一處大宅子。
府邸氣派。
紅磚綠瓦。
高牆寬門。
其上,筆力遒勁的寫有兩字“西門”,想必這就是懷胎三年的那位婦人的住處了。
自門外有一百六十位丫鬟,各個生的水靈,往靈璧街一字排去。
八十裏,一百六十位。
忽然。
西門家唷喝一聲,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家興衝衝的往門外跑來,五步作三步,口中大呼:“西門家添子,西門家添子,西門家添子!”
隨後,有一中氣十足的腔調而起,呼道:“靈璧同慶,開席!”
刹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自西門家往北八十裏,一百六十位丫鬟俱是聞鑼起舞。
一片熱鬧。
西門家閨房外那位焦慮的中年男子終於眉梢舒展,迎麵的那位穩婆得了一大筆錢財,說了好些吉利話,見那中年男子滿麵春光,與那穩婆說道:“十裏八鄉就屬你最會說,經過你手的孩子各個都是人中龍鳳。據說當年你曾接生過一位本事頗大的人,如今在這方圓百裏數一數二。不曉得,我西門家這一位日後會如何呐。”
腰間別好了錢財的穩婆,一聽西門家主問了這話,當即就是一拍大腿,掐指一算道:“不得了呐。不得了。此子不簡單,今日時辰、午時一刻,鼠年,稻黃鼠,午鼠鬧京城。可不簡單,日後必定飛黃騰達。且我瞧此子麵若冠玉,兼顧書生意氣,想必不是一位俗人。西門三財,有福氣唷。”
這一兩句客氣話,惹的三財喜上眉梢,於是乎,再賞三袋錢。
三財搓了搓手,門外踱步幾番。
推門而入。
三財進了屋子,卻瞧見滿屋子的丫鬟俱是紋絲不動,好似難以置信般的朝裏頭望去。隻見,婦人還在床榻上躺著,氣息微弱,一旁的娃娃卻已落地走了三步,活脫脫一副大人模樣,罕見至極。娃娃怕羞的緊,見胯下無遮擋,好些女子觀望,更有甚者,上前把玩。於是乎,這白淨的娃娃隨意卷起一塊白布,遮擋起來。
三財初見此子,大吃一驚。
再看此子,了不得呐。
早有耳聞,這方天地仙人縱橫,仙人幼年三歲即可即讀書、四五歲可識字、六七歲就可修行,羨煞旁人。
三財琢磨,難不成自家這位也是日後要成仙的麼?
那娃娃見各位這般瞧著,一時還有些茫然,不過下一息就已明了,忙的一個趔趄摔倒在婦人身旁,哇哇大哭,這才與胖人家的娃娃一般,顯得活泛。
三財樂樂陶陶,急忙坐床榻旁,一邊安撫著婦人,一邊逗趣娃娃。
這時,叩門。
“三財呐,這是一枚三元丹,可滋補身子,三年來,你為我宗門忙前忙後,委實勞累,這一粒丹藥可延年益壽三十年,贈予令正。”
三財聞言就知曉是這清涼山的修士,立馬側身瞧去,回道:“雲北道長,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呐。”
說話時候,一粒似小元宵的丹藥從閨房外輕飄飄的落入三財手間,三財急忙給婦人喂了下,遂交代一旁丫鬟道:“好生照料好。”
能進庭院之中吃酒的都不是一般人,俱是清涼山的修士,這些修士身一襲長衣,腰間別著一柄長劍,頭頂束發冠,神氣的很。
三財長久以往的與清涼山修士打交道,相互熟絡。
一一舉杯敬酒。
酒過三巡之後,已日薄西山了。
三財是越飲越歡,不愧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尤其是聽見清涼山日後收弟子的時候可瞧一瞧這娃娃。
三財吃淨了最後一盞酒,正要恭送各位清涼山的修士時候。
忽然間,庭院外風起雲湧,萬裏雲卷不舒俱聚於庭院外,好似在雲霄。
從雲煙裏踏步而至一位白衣仙人,雙手負背,一步一步從雲端而下。
清涼山的幾位修士見狀,俱是扶腰間長劍。
隻是,剛要觸摸至劍時候,見那位仙人斂眉,一股不可名狀的氣流傾瀉而下,這幾位清涼山的修士還是道行淺了,齊齊跪地,再也不敢摸腰間的劍。
“今日西門家添子,怎能動劍?”
仙人落地,掃視跪地的各位清涼山修士,念念道:“起來吧。”
說罷,各位修士才是發覺壓在背上的一座青山移開,否則怎能起身?
沈三財唯唯諾諾的問道:“這位仙長,這是要......”
那一襲白衣的仙人回道:“不為旁的,討一杯喜酒罷了。”
白衣仙人自顧自的小酌了三盞,彈指間,這天色忽變,雲雨已至。
“三財,那是甚江?”
三財不敢怠慢,順著仙人所指的江水瞧去,回道:“湘江。”
白衣仙人搓撚白須,若有所思,問道:“這孩子,名字取了麼?”
“不曾取名。”
“湘雨,西門湘雨,如何?”
滿座俱寂,西門三財琢磨了一息,遂猛然點頭,“好,西門湘雨。”
那一襲白衣的仙人,挑了一杯酒下肚,又輕飄飄的踏風而起,衝著西門三財笑了,“西門湘雨,十七年後,再來見他。”
仙人當真是瀟灑呐,來去如風,瀟灑自如。
————————————————
歲月猶如窗前白馬,眨眼十年過。
十年期間,清涼山的修士可謂是西門府邸的常客。
自打十年前那一日,那位一息白衣的仙人來過之後,整個平安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都說西門三財得了福,生了個不錯的小子,仙人賜名且十七年後再來尋此子。
這一日,西門府邸再邀清涼山修士來家中做客,自家西門湘雨十歲。
靈璧鎮熱鬧極了。
據說那一日,又來了一位神仙,與十年前的那一位神仙不一般。
這一位神仙顯然是一位女子,隻是輕紗掩麵,叫人瞧不清相貌,不過從其身段與眉眼來瞧,也是一位人間罕有的女神仙。
那位女神仙好是古怪,來至西門庭院,什麼話也不曾說,隻與西門湘雨打了一個照麵,瞧她一笑,就離去了。
自此,西門湘雨這四個字,聲名鵲起。
清涼山,清涼宗的宗主也是下山親自要見一見這一位可叫兩位仙人青睞的西門湘雨,好生的瞧一瞧究竟是怎樣的天資。隻是,叫清涼山宗主沒想到的是,這西門湘雨平平無奇,十歲年紀卻絲毫不懂修行之術,與修士二字壓根不搭邊。
西門三財還當是自身不懂修行之術,耽誤了自家這小子。於是,三財懇求清涼山,傳授一些修行之術,清涼山並非吝嗇之山,宗主也是傾囊相授,隻是,不盡人意,西門湘雨依舊不明如何修行,哪怕是在湘江洲頭,盤坐個三日兩夜也領悟不到這方天地的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