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愛我家——家好才是真的好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才是最幸福的。婚姻是愛的升華,美滿的婚姻給予人生無限的幸福和歡樂,它滋養了雙方的人格成熟,促進了事業成功。但是必須在雙方的共同經營和悉心嗬護下,婚姻美滿和愛情甜蜜才會成為可能。
相互信任是恩愛的前提
愛情之中,信任和尊重是溝通的基礎,無端猜忌是不自信的表現,往往也是在自挖愛情的牆腳。
愛人間的猜疑有時就像野草一樣,一旦有了存在的空間,就會肆意瘋長。這樣,很有可能變成有鬼的捉鬼,沒鬼的生鬼。其實,信任就是愛的橋梁,一旦移動了相互信任的橋墩,婚姻就有可能失去彼此溝通的支撐。因此,別讓夫妻間的相互猜忌輕易動搖彼此的信任。愛一個人,就應該給予對方足夠信任的空間。隻有相互信任,愛情的琴弦才能和著和諧的音符彈奏出美妙的樂章。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就是喜歡捕風捉影,聽風就是雨,常常給自己樹一個假想敵。對方一有單獨外出的機會,一有電話,就懷疑是與情人約會、與情人通話,搞得心裏很緊張。這是不自信的表現。當然,愛情需要真誠,婚姻也需要真誠,需要雙方坦誠以對。我們當然希望愛人對自己堅貞,希望愛人對自己純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則,我們對愛人的言行很敏感,有些人甚至就像魯迅說的那樣:“見一封信,疑心是情書;聞一聲笑,以為是懷春了;隻要男人來訪,就是情夫;為什麼上公園呢?總該是赴密約。”而現在呢?上網就是與情人聊天,打電話就是與情人聯絡感情,出外就是與網友約會,仿佛愛人的一切行動隻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尋找外遇。
幾個青年工人因開玩笑過頭而發生爭吵,並動起手來。陳剛和其他幾個老工人跑過去,費了好大的勁才把混戰著的年輕人拉開。拉完架後,陳剛發現自己的手表丟了,到處找也沒找到。大家覺得陳剛為了拉架而丟了手表,不應該讓他蒙受個人損失。打架的幾個年輕人也為陳剛因為替他們拉架丟了手表而深感內疚。為此,大家決定湊點錢,買塊表賠給陳剛。表買好後,因陳剛調休,他們便委托工會小組長蘭盈大姐轉交給陳剛。
下班的路上,蘭盈巧遇陳剛夫婦,於是笑著對陳剛說:“你丟了表,大夥湊錢買了一塊賠給你,讓我轉交給你。”站在一旁的陳剛妻子王敏聽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回到家後,她立即對陳剛進行“逼供”。盡管陳剛如實相告,王敏仍一口咬定丈夫與蘭盈有不正當的關係。接著,王敏到丈夫的廠子裏大吵大鬧。廠裏的有關人員耐心地向她說明事情的經過,希望她不要無端猜疑。她卻說:“那姓蘭的已經擾亂了我的生活,你們怎麼不管?”
此後,為了“教育”陳剛,王敏到處散布陳剛與蘭盈有作風問題,以為這樣可以“壓”住丈夫。王敏的多疑和偏執,傷了陳剛的心,一對結婚十幾年的夫妻就這樣離婚了。
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被猜疑攪散了。猜忌,是投向夫妻、家庭間的魔鬼陰影,它使人壓抑,甚至陷入煩惱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有了猜疑,夫妻間就猶如築起了一道屏障,愛情、幸福都會被拒於屏障之外。夫妻間應該努力把愛情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
我國著名電影演員達式常儀態瀟灑,風度翩翩,尤其是在他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後,不少影迷給他寫求愛信,有的還寄來了楚楚動人的照片,但是這些信,達式常都交給妻子,因為他信任自己的妻子。妻子也從來不幹涉達式常的拍片活動,盡管丈夫因為工作性質同漂亮姑娘們打交道的機會很多,但她也從來沒有懷疑過。妻子常對達式常說:“片子該怎麼演就怎麼演,我相信你!”
如果都能像達式常夫婦這樣互相了解和信任,猜疑的蛀蟲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不僅夫妻關係如此,戀愛關係也是如此。
流言止於智者,對別人的閑話不要盲目相信。不少猜疑都是由別人的閑話引起的。莎士比亞的名劇《奧賽羅》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最終會掐死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妻子,就是因為他的部下活靈活現地向他描述了他妻子偷情的經過。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陷害。所以,對於別人的閑話要分析,生活中的“長舌婦”確實有,即使有些親朋好友出於好心,向你通報你戀人的一些事情,也不能隻聽一麵之詞,因為很難保證這些情況中沒有失真的成分。
一旦有了猜疑,不要意氣用事,而要冷靜分析。人在猜疑的時候,容易被封閉性思維所支配。這時,自己的冷靜克製絕對有必要。要多設想幾個對立麵,隻要有一個對立麵突破了封閉性思路的循環圈,理智就可能及時得到召喚。
愛人之間需要彼此的信任,信任是對愛人最好的尊重。要相信自己的愛人是一個能夠正確處理各種事務的人,是一個有著正常判斷力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情、懂得尊重、懂得自尊的人,要將愛人真正當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看待。
愛人之間的信任,需要雙方的共同培植,要從一些細節做起,加強雙方的溝通和了解,打消對方的顧慮。在這方麵列寧和克魯普斯卡婭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結婚後,訂了一個公約:互不盤問。後來又加上了一條:互不隱瞞。這兩條其實不矛盾。互不盤問,就是信任對方,不盤問對方的行蹤;而互不隱瞞就是不需對方盤問,自己主動向愛人報告自己的行蹤、想法,達到交流感情的目的。有了互不隱瞞就不必盤問,不盤問,雙方之間就有了信任感和被尊重感,這些都有助於感情的融洽和家庭的和睦。
感情必須善加嗬護
感情需要滋養,婚姻需要經營。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和愛人在戀愛和剛結婚時相親相愛,難舍難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可是婚後四五年,越過越覺得沒勁,後來甚至發展到雙方連話都懶得說,夫妻雙方形同陌路,當初的恩愛甜蜜仿佛南柯一夢。
之所以會出現此種狀況,原因很簡單。戀愛時,花前月下,詩情畫意,那時候喜歡感情用事,缺乏理性。婚後柴米油鹽,平淡無奇,天天麵對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他(她),就不像熱戀時想象的那麼完美,那麼理想,激情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減退甚而消失了。這是愛情所麵臨的最危險的境況之一,隨時都有可能萬劫不複。如果雙方感到還有挽回的必要,還想繼續生活在一起,就必須慎之又慎地悉心嗬護。因為愛情和任何有生命力的生物一樣,也需要時常澆灌嗬護,需要不斷地滋潤。
誌玲婚後總是抱怨生活單調乏味,她除了喜歡養水仙,對家中其他事都有些漠不關心,就連夫妻間的交流和性生活都變成了一種例行公事。
一天誌玲向一位女友傾訴了心中的孤寂與空虛。女友望著她養的水仙問她:“這水仙長得這麼水靈,你是怎麼照料的?”誌玲說:“我除了按時澆水施肥,每年還給它們剪葉、換盆。天氣好時,搬到屋外麵,讓它們吸收陽光,遇上刮風、暴雨,我又把它們搬進屋裏……”女友打斷她的話又問:“那麼你為你的婚姻做了些什麼?”這句話對誌玲猶如當頭棒喝。
後來她開始像滋養水仙那樣去滋養自己的婚姻。她主動幫丈夫擦皮鞋、洗襯衣,還買了一些丈夫喜歡閱讀的小說。丈夫也好像變了樣,一有空就幫她揀菜,打掃屋子,星期天還常帶她出去散步、遊泳、玩保齡球。現在他倆有滋有味地享受著甜美的夫妻生活。
相愛的兩個人應該多為對方著想,少想自己,這樣愛情才能天長地久。宋代詞人李清照喜歡填詞下棋,丈夫趙明誠卻喜歡研究金石學。趙明誠雖然不善下棋、填詞,但他常常熱情相陪,為的是讓妻子感受自己的熱情和尊重。李清照看見丈夫鑽研金石學時,從不去打攪,為的是給丈夫一方自由的空間。許廣平犧牲個人的創作,主動挑起家務重擔,支持魯迅著書立說。撒切爾夫人當首相時,親自下廚給丈夫做牛排。這些智慧的人,無不是精心地嗬護著自己的愛情,不僅讓自己過得幸福,更是讓自己所愛的人獲得了成功。
很多人婚後感情漸漸破裂了,甚至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然而造成這些悲劇的往往就是抱怨者自己,他們出於盲目和漠不關心,忽略了對雙方感情的嗬護和滋養,沒有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對方最細微的情感需要。
著名作家李霽野回憶,他和妻子戀愛時常去天津海河岸上散步。在一個夏季的夜晚,他倆坐在樹陰下觀看海河上帆船緩緩行駛。船頭白浪在月光中閃閃發光,忽然傳來一陣蟬聲,他倆都為這美妙的叫聲所陶醉。後來每當聽到園子裏的蟬聲,他倆戀愛時的情景立刻就浮現在眼前了。李霽野說:“這蟬聲是我們常青的歡樂,是儲藏在我們心裏的陽光。”
愛情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反過來大自然的美又能滋養愛情,回憶和享受美的過去,也是對愛情的一種滋養。在自己結婚紀念日或伴侶生日那天,送一束他(她)喜愛的花,送去往日的芳香,增添對方的歡樂;或者一起去歌廳、酒吧,唱一支對方喜愛的歌,重溫雙方戀愛時的美好心情,傾聽那甜蜜悅耳的心聲;或者一起重遊戀愛時雙方喜愛去的地方,尋找過去那美好的幻影,喚回失去的溫馨。
夫妻雙方應設法長期保持對配偶的吸引力,經常給結婚生活注入新的內容,使愛情之火永不熄滅。不一定讓配偶了解自己的一切,偶爾向他透露些意想不到的事,使他保持新奇感;同時讓對方保留一點“隱私權”。夫妻遇事多商量,不要固執己見。意見分歧時,要理性地分析,適當地做些妥協,避免無謂的爭執。
每天至少親吻、擁抱一次,可保持吸引力,也有助於健康。比如上班分手時,或下班見麵時,夫妻間的親吻、擁抱會給愛情生活注入新的生機。澆灌滋養愛情不分時間場合,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全憑心靈的珍視。不要因被生活中的瑣事搞得疲憊乏力,卻失去了滋養愛情的激情,這是用外界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內心,是很不智的習慣。任何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以何種心態麵對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主動權完全操之在我。愛情告訴人們,男女雙方不能吝惜情感,情感付出地越多,回報也就越大。
溫柔才是長久的美麗
對男人而言,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溫柔。
從來英雄難過美人關,難過的就是女人的溫柔關。溫柔是女人最強大的武器。
溫柔賢惠的女人最能俘獲男人的心,因為溫柔的女人會讓男人感受到無比的舒適和幸福。妻子在公眾場合對老公表現得溫柔賢惠,百依百順,給足了老公麵子,這樣一來老公很自豪,自然也很感激妻子,回到家後也會把妻子當公主一樣來對待。溫柔的女人很會體貼男人,當老公辛勞一天回到家中,妻子溫柔地對老公說:“親愛的,辛苦了!”接著端茶倒水,然後把一雙柔軟的手搭在男人肩膀上,再來一個香噴噴的吻,恐怕沒一個男人會拒絕這種柔情蜜意,相反,男人再累也會感到欣慰和動力十足。
然而,現在很多女人卻越來越崇尚“野蠻女友”型的性格,不再對男人溫柔,失去了女人味,整天對男人大呼小叫,動輒就發脾氣,不給男人一點麵子。她們以為這樣體現了自己的個性,能夠讓男人臣服於自己,殊不知男人早就在心中暗暗叫苦,在心中渴求溫柔的女人來安撫自己疲憊受傷的心靈。遺憾的是,很多女人根本不懂得,女人的魅力就在於溫柔。錯誤的觀念造就了這樣一批新時代女性:風風火火就是能幹,潑辣才不會被人欺負,咋咋呼呼才叫充滿活力。
溫柔是真性情,是骨子裏散發出來的本能的東西。溫柔是人人都能感覺到的。一個女人站在麵前,說上幾句話,甚至不用說話,就能感覺出這個女人是溫柔還是不溫柔。溫柔的女人,會給他人帶來如沐春風般的享受,也給了自己最美麗的幸福滋味。
美籍華人學者趙浩生教授曾經來中國講學,有位記者讓他談談對現代中國女性的印象,他尖銳地指出:“我發現國內青年女性,有的認為越潑辣越好,有的蠻橫,沒有女人味了。這是這些女性最大的悲哀。”記者又問:“那麼,你認為什麼才是女人味呢?”趙教授回答:“女人味就是溫柔、善良、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