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證同心姐妹談衷曲 酬素願翁媼赴華筵(1 / 3)

當下她在上房周旋了褚大娘子和諸位女眷一番,見舅太太不在跟前,便要到幹娘屋裏,盡個禮數。安太太吩咐她就便脫了禮服,換了衣裳,也和妹妹說說話兒去。她答應著,等又給婆婆裝了袋煙,才同張姑娘拉著手兒過院裏來。一進院門,正要到舅太太屋裏去,早見舅太太在廊下站著,說:“姑奶奶必是要到我屋裏,你先不用來呢!今日是頭一天出來,除了見公婆,這算進第一道門檻兒,取得個吉祥。你先到你妹妹屋裏看看去,我這裏張羅給你們弄晌午的餑餑呢!等我告訴明白了他們,我也找了你們去。”何小姐看如此說,隻得笑著,回到自己新房,換了衣服,便到西屋裏來。

安公子住的那房子。雖是三開間,卻是前後兩卷,通共要算六間。金玉姐妹在東西間分住。屋裏的裝修隔斷,都是一樣。隻東屋裏因作新房,那張合歡床,規矩設在靠南窗,便把兩卷打作通連,勾出北麵來擺妝奩、安座落。張姑娘這屋裏,卻是齊著前後兩卷的中縫,安著一溜碧紗櫥,隔作裏外兩間。南一間算個燕居,北一間作為臥室。何小姐到了這屋裏,便和張姑娘在外間靠窗南床上坐下。早有華媽媽、丫鬟柳條兒送上茶來。何小姐一麵喝茶,留神看那屋子。看床上當中一般的擺著炕案、引枕、坐褥。案上一個陽羨沙盆兒,插著幾苗水仙,左右靠牆。分列兩張小條案兒。這邊案上隨意擺兩件陳設,那邊擺一對文奩,地下順西牆一張撬頭大案,案上座鍾瓶洗之外,疊落些書籍法帖。案前一張大理石麵小方桌,上麵擺著筆硯精良,左右兩張杌子;北一麵靠碧紗櫥,東西兩架書閣兒。當中便是臥房門。門上掛著蔥綠軟簾兒,門裏安著個線折格子,格子上嵌著塊大玻璃,放著綢擋子,卻望不見臥房裏的床帳。又見那外間,滿屋裏疊落的圖書四壁。何小姐自幼也曾正經讀過幾年書,自從奔走風塵,沒那心思理會到此,如今心閑興會,見了許多字畫,不免賞鑒起來。一抬頭,先見正南窗戶上檻,懸著一麵大長的匾額,古宣托裱,界畫朱絲,寫著徑寸來大的四角方的顏字。何小姐要看看是何人的筆墨,先看了看下款,卻隻得一行年月,並無名號。重複看那上款。寫著老人書付驥兒誦之,才曉得是公公的親筆。因讀那匾上的字,見寫道是:

正其衣冠,尊其瞻視,潛心以居,對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擇地而蹈,折旋蟻封。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戰戰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屬屬,罔敢或輕。不東以西,不南以北,當事而存,靡他其適。勿貳以二,勿叁以三,惟精惟一,萬變是監。從事於斯,是曰特敬,動靜弗違,表裏交正。須臾有間,私欲萬端,不火而熱,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處,三綱既淪,九法亦敗。嗚呼!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靈台。

當下她在上房周旋了褚大娘子和諸位女眷一番,見舅太太不在跟前,便要到幹娘屋裏,盡個禮數。安太太吩咐她就便脫了禮服,換了衣裳,也和妹妹說說話兒去。她答應著,等又給婆婆裝了袋煙,才同張姑娘拉著手兒過院裏來。一進院門,正要到舅太太屋裏去,早見舅太太在廊下站著,說:“姑奶奶必是要到我屋裏,你先不用來呢!今日是頭一天出來,除了見公婆,這算進第一道門檻兒,取得個吉祥。你先到你妹妹屋裏看看去,我這裏張羅給你們弄晌午的餑餑呢!等我告訴明白了他們,我也找了你們去。”何小姐看如此說,隻得笑著,回到自己新房,換了衣服,便到西屋裏來。

安公子住的那房子。雖是三開間,卻是前後兩卷,通共要算六間。金玉姐妹在東西間分住。屋裏的裝修隔斷,都是一樣。隻東屋裏因作新房,那張合歡床,規矩設在靠南窗,便把兩卷打作通連,勾出北麵來擺妝奩、安座落。張姑娘這屋裏,卻是齊著前後兩卷的中縫,安著一溜碧紗櫥,隔作裏外兩間。南一間算個燕居,北一間作為臥室。何小姐到了這屋裏,便和張姑娘在外間靠窗南床上坐下。早有華媽媽、丫鬟柳條兒送上茶來。何小姐一麵喝茶,留神看那屋子。看床上當中一般的擺著炕案、引枕、坐褥。案上一個陽羨沙盆兒,插著幾苗水仙,左右靠牆。分列兩張小條案兒。這邊案上隨意擺兩件陳設,那邊擺一對文奩,地下順西牆一張撬頭大案,案上座鍾瓶洗之外,疊落些書籍法帖。案前一張大理石麵小方桌,上麵擺著筆硯精良,左右兩張杌子;北一麵靠碧紗櫥,東西兩架書閣兒。當中便是臥房門。門上掛著蔥綠軟簾兒,門裏安著個線折格子,格子上嵌著塊大玻璃,放著綢擋子,卻望不見臥房裏的床帳。又見那外間,滿屋裏疊落的圖書四壁。何小姐自幼也曾正經讀過幾年書,自從奔走風塵,沒那心思理會到此,如今心閑興會,見了許多字畫,不免賞鑒起來。一抬頭,先見正南窗戶上檻,懸著一麵大長的匾額,古宣托裱,界畫朱絲,寫著徑寸來大的四角方的顏字。何小姐要看看是何人的筆墨,先看了看下款,卻隻得一行年月,並無名號。重複看那上款。寫著老人書付驥兒誦之,才曉得是公公的親筆。因讀那匾上的字,見寫道是:

正其衣冠,尊其瞻視,潛心以居,對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擇地而蹈,折旋蟻封。出門如賓,承事如祭,戰戰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屬屬,罔敢或輕。不東以西,不南以北,當事而存,靡他其適。勿貳以二,勿叁以三,惟精惟一,萬變是監。從事於斯,是曰特敬,動靜弗違,表裏交正。須臾有間,私欲萬端,不火而熱,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處,三綱既淪,九法亦敗。嗚呼!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靈台。

何小姐看了一遍,粗枝大葉,也還講得明白;卻不知這是那書上的格言,還是公公的庭訓,隻覺得句句說得有理。暗說:

“原來老人家弄個筆墨,也是這等絲毫不苟的!”因又看那東隔斷方窗上頭,也貼著個小小橫額子,卻是碗口大的八分書,寫的是:“弋雁聽雞。”上款是龍媒老弟屬,下款是克齋學隸。這兩句詩經,姑娘還記得。又看方窗兩旁那副小對聯,寫得軟軟兒的一筆趙字,寫著:“屋小於舟;春深似海。”卻是新郎自己的手筆。

何小姐心裏想道:“這屋小於舟,不過道其實耳;下聯的意思,就有些不大老成,不是老人家教訓這段格言本意了。”一麵回頭又看那身後炕案邊掛的四扇屏,寫的都是一方方的集錦小楷,卻是諸同人送的催妝曲。大略看了一看,也有幾句莊重的,也有幾句輕佻的,也有看看不大懂得的。和張姑娘一路說笑著,便站起來到大案前,看西牆掛的那幅堂軸,見畫的是仿元人三多圖,落款是友生聲庵,莫友士寫意,姑娘都不知這些人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