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曆史悠久,為“古九州”之一。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古九州”之東因此得名。
漢武帝時將全國分為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為名,青州刺史部就為其一;隋唐時“州製”正式取代“郡製”;明初山東正式建省,青州(益都)就為省會,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中心才由青州遷到濟南。
不過明清兩朝,青州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朱大典匆忙上任巡撫時都沒去濟南,直接跑青州坐鎮指揮調度了很長時間。
另外,青州駐防八旗兵在清中後期都保有一定的戰鬥力。打過白蓮教,打過天理教。
呀片戰爭時幾百人還被調去鎮江作戰。當時槍炮一交火,鎮江旗兵就跑了,青州旗兵罵道:“你們丫的就算不敢打,也不能在我們後邊兒造造聲勢麼。”然後拚死抵抗,陣亡十之八九。
鎮江之役後,青州旗兵又去打太平軍,一路轉戰河南、湖南、安徽、江蘇等地。接著甲午之戰又被派去煙台。然後又跟著榮祿參加了對8國聯軍的南苑阻擊戰。
之後青州旗兵曾按照德鍋步兵操典訓練,已經是一支馬步聯軍的新式軍隊,還裝配了馬克沁機槍。
所以宣統退位後,這支隊伍得以保留。最後一任都統也變成了團長。接著軍閥混戰,青州旗兵換了一個又一個主子。大帥張宗昌逃跑後,山東這邊各方勢力打成一片,那位團長在夾擊下也撂挑子自己跑去投寇了。
1929年,青州駐防八旗正式解體。留美歸國的旗人唐良恩把幾千老鄉們接去了青島機車廠打工。青州旗城也就慢慢敗落了。
明末青州自然沒有駐防八旗,倒是有個老朱家的衡王。
......州城外修整時接到懷慶來信。
衛輝明軍擊敗張獻忠等人後又推進到了獲嘉縣駐紮。河南巡撫玄默帶著兵過了黃河,目的不明。猜測是收到了大順軍在開封等地打糧的消息。
張宗衡還在垣曲城外和劉芳亮對峙。呂梁那邊風平浪靜,陝西兵守在黃河對岸,沒過河。
左良玉還在澤州,尤世祿在遼州,曹文詔在洪洞。
寧山衛指揮使張承寵轉交了兩封信,左、尤二人想跟大順軍借點糧食。
張獻忠等人去年的出兵費全還完了,不過對方現在想用懷慶市價買糧。如果同意的話,八萬多人馬的口糧不是個小數目。
白杆兵來信,馬祥麟詢問大順軍什麼時候發動進攻,他好提前避開。
盧象升也送了信,上次被圍欠下的贖身費一萬六千六百兩銀子和六千二百石糧食還沒湊齊,讓短毛稍安勿躁。
同時他提議將糧食按一石折算成一兩銀子。明軍手裏有一千三百多個流賊俘虜,每個可以折算一兩銀子。
如果短毛同意,那麼就是總共欠款22800兩銀子換對應數量的俘虜。他保證一個月就能湊齊。
李自成看完信後無話可說。
“不跟你玩了……”
他曾在南京跟魏國公吹牛,說一個月後拿下衛輝府,兩個月後會拿下潞安府,三個月後會拿下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