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報一下廢書的研究成果(白嫖)(1 / 2)

《犬子李世民》這本書你們都不太喜歡,下一本不會寫了,不過我還是進行了部分研究,在這裏把關於李淵的人物分析寫一寫,也算是為這本“廢書”劃上一個句號吧。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

評價一個人,要把評價者本人所處的時代,被評價的那個人所處的時代,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全方位的看待才算公正。比如說滿清時代的人,與明朝中期的人,以及現代的我們,對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評價肯定是不一樣的。

脫離了評價者的立場談觀點,那是有失偏頗的。滿足了這個大前提,再來說李淵這個人。

隋唐交接的特殊曆史時期,其實也是中國封建製度從成熟走向巔峰的關鍵轉折期。如果換到別的朝代,李淵這樣一個開國皇帝,是非常不錯,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卓越的一個人。

但放在這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我的評價就是:除了生下了一個超強好兒子,還不如從那個時代換個人來一統天下。

是李二有超越那個時代的大一統的眼光,才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推上了一個新高度。李淵從個人能力到性格眼界,都遠遠配不上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在這個條件下對他進行審視,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他就是曆史選出來的,一個生兒子技術很牛逼的廢物。其自身的逼格,也就是亂世中割據一方的軍閥頭目而已,其人未必能比竇建德更優秀。

起碼,李淵要是敗亡了,哭他的人未必有哭竇建德的人多。

這個觀點就跟梁武帝蕭衍不如早死二十年,早死對江南更好一樣。李淵要是武德元年就駕崩,對於中國古代史而言,或許會是一件好事。

李淵在大唐建立後的一係列作為,對於曆史的深遠惡劣影響,是那個時代的人感受不到的。很多人可能不會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如果擺史料吊書袋也沒意思,我們隻談曆史邏輯。WwW.com

我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不抽煙不喝酒生活習慣良好,待人彬彬有禮,為人溫文爾雅,總之就是個好人。但他就是有一點不好,急躁了就喜歡殺人。不管那個人是不是無辜的。

他也知道這樣不好,事後也會很後悔,但就是忍不住一次次的殺。

我這個朋友死後,你們要如何去評價他?

你們說我這個朋友是好人麼?如果你說他是壞人,他明明有那麼多的優點啊!除了急躁殺人外,幾乎是個完美的好人!

看吧,李淵不是也有很多優點嘛,跟我那個朋友大體類似不是麼?

一個曆史人物,要結合他所在的曆史時期,來給他下定論。古代史學家幾乎是一邊倒的看不起李淵,甚至呂思勉等人都公開寫書罵他,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智慧,尤其是研究曆史的,都是當時的精英人物。他們一邊倒的看不起李淵,這裏頭的深層次原因,可不僅僅是因為李二修史(不要把後來朝代的史官當傻子,潛規則他們都懂)

隋唐交接的曆史時期,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轉折點,結束了幾百年戰亂,從混沌中破而後立,隨即鳳凰涅槃,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作為承接這個特殊曆史時代的新帝王,李淵本應該整合河北與關中,對統一後的天下進行布局,他的每一步操作,都會對後世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這是他的曆史使命。

然而曆史證明,李淵的眼光大概也就比老鼠強那麼一點點。如果說當時的軍閥算是螻蟻的話,李淵就是個大號螻蟻。

光殺竇建德與處理河北事務這一條,就讓李唐宗室一脈擦屁股擦到了唐朝滅亡。自唐朝建立開始,河北地區就與唐王朝處於深度內耗之中,這個極為惡劣的口子就開在李淵這裏。

終於在安史之亂一發不可收拾。

而他該做卻沒做的事情,是李二做了,並且還以一種英雄造時勢的姿態做到了。

李淵本人,連這個大場麵想都沒想過!僅憑這一點,我罵他一句辣雞,理直氣壯,心中沒有半點不適。

如果要把曆史分時期的話,我認為西晉滅亡後到隋朝建立之前,可以算是一個時期,隋初年到安史之亂前,可以算是一個時期。

李淵的眼光,還停留在八柱國時期,還停留在關隴貴族形成的那個時期,這一點甚至還比不上修大運河的楊廣。楊廣微操不行,戰略眼光還可以,已經看到了中國曆史地理的大勢,南北分界已成定局,開發南方乃是將來唯一的出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