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喋血晉州(1)(1 / 3)

毛棲忠盡職盡責的將劉益守所繪製“淠史杭灌區圖”帶到了梁國中樞,擺在了朱異麵前。

雖然很看不慣劉益守的“桀驁不馴”,但朱異還真沒本錢在那位麵前擺譜。於是他很“嚴肅”的問了毛棲忠三個問題。

第一個:這活以前有人幹過麼?

淠史杭水利工程,主要有四個大的灌既區。

分別是淠河灌區、史河灌區、杭埠河灌區以及梅山灌區,其中,梅山灌區的核心就是芍陂。

目前看來,隻有梅山灌區是有開發條件的,畢竟芍陂的治理已經有幾百年了,其餘三個,無不需要大興土木。

那麼朱異的問題,答桉是很明顯的,此工程前無古人,後麵有沒有來者不知道,朱異感覺應該也沒有來者了。

當初春秋爭霸,以楚國傾國之力,也就開墾了芍陂,為王圖霸業打下根基。那麼梁國憑什麼要開墾這麼多灌區呢?

第二個:工程的錢從哪裏來?

朱異告訴毛棲忠,蕭衍又要新建寺廟了,裏裏外外都是錢。而且梁國貨幣購買力每況愈下,就算朝廷撥款下去,能調動的人力物力也是有限的,假如服徭役,又會鬧民變。

毛棲忠則向朱異解釋:開墾灌既溝渠,開挖蓄水的湖泊,這些都是造福當地的貼心活計,當地人絕對是會支持的。就像是他在芍陂看到的那樣,當地人自己組織起來巡視堤壩,填補決口的空缺,劉益守隻是頒布了製度,平日裏幹涉並不多。

朱異則是怒斥毛棲忠“圖樣圖森破”。

開鑿的溝渠如果流經世家豪強的土地,那麼他們肯定有積極性,但佃戶們的積極性卻未必會很高,到頭來,還是會讓當地世家豪強意興闌珊。

反正他們的田都是當地條件最好的,修不修灌既區,對他們影響並不大。

若是開鑿的溝渠指向當地自耕農的土地,那麼當地的世家豪強們,大概會從中作梗,因為改變水流流向,必定會讓從前的既得利益者受損。

這樣看來,劉益守提出來的這項水利工程,簡直就是讓梁國國內的矛盾激化的催命符,毫無可行性。

第三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蕭衍能點頭麼?

如果說前兩個問題還有辦法處理的話,那麼第三個問題就真的無解了。很顯然,蕭衍的心思並不在政務上。毛棲忠帶回來的東西,對於蕭衍來說全是廢紙。

毛棲忠敗興而歸,朱異將馬頭郡賑災的消息以及劉益守提出的“淠史杭灌區”的構想稟告給蕭衍。

不出意外,蕭衍“龍顏大悅”,加劉益守為“太傅”“開府儀同三司”等無職權散官,賞錢百萬以褒獎勉勵其賑災之功。

至於淠史杭灌區的開墾計劃,則半個字都沒有提,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毛棲忠在失望之餘,利用戶部職權,將蕭衍賞賜劉益守的鐵錢都用於采買必要物資,如糧食、布匹、鐵料等等,此乃後話不表。

消息傳到壽陽,劉益守上表謝恩,對外顯示出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蕭衍此時也顧不上劉益守的惺惺作態,因為他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

羊腸阪的山道上,有一支騎兵隊伍正在行軍。

隊伍最前麵,騎在馬上的孫騰,忍不住想起了曹操當年所作的《苦寒行》,便大聲吟誦道: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穀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回。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孫騰身旁的高歡沒讀過多少書,自然是感受不出詩句裏的蒼涼悲壯之意。當初高幹反叛,曹操從鄴城出兵晉州,幾番苦戰才擊敗高幹。這首《苦寒行》便是出自當初行軍之時。

如今正值夏日,羊腸阪四周樹木茂密,靜謐陰涼,不但沒有苦寒,就連酷暑也沒有,顯然比當初曹操的境遇要好上不少。

“龍雀,此番進軍晉州,勝算幾何?”

高歡沉聲問道。

打晉陽是不可能了,但是此番攻克晉州還是希望很大的,前提是爾朱榮不來增援。當然了,爾朱榮若是來援,隻怕又是一番苦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