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進“奇裝異服”的世界
衣食住行中的生活百科世界上有會發光的衣服嗎?
在夏季的夜晚,漆黑的草叢中,總會有一群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它們尾部帶的“小燈籠”,好似點點星光,時隱時現,吸引著小朋友們一起去玩耍,成為夜幕下的一道有趣的風景線。
螢火蟲之所以能在夜間發光,是因為螢火蟲身上有一種能發光的熒光素,這種熒光素隻有在熒光酶的作用下才能發光。熒光素在它的一個腺體中合成,而螢光酶是在它的另一個腺體中合成。合成後的熒光素和熒光酶都分泌到螢火蟲的腹部發光器中,在空氣中氧的作用下,發光器裏的熒光素和熒光酶發生作用,於是便發出光來。
科學家受螢火蟲這種高效發光方式的啟發,模擬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製成了由電能轉變為光能的螢光燈。
美國科學家受螢火蟲發光的啟示,正在研製一種發光衣服。這種衣服的麵料為夜光纖維。這種夜光纖維麵料,在白天像螢火蟲那樣充分吸收太陽光並儲存起來,等到黑夜時釋放出來。生產這種麵料,通常采用塗層法,即在織好的麵料上均勻地塗上一層或數層具有反射光作用的塗層劑,經過加熱,在麵料的表麵形成一層堅固的薄膜,使塗層和麵料牢固地黏合成一體。這種塗層能改變麵料的性能,使麵料具有防濕、透氣、反射等功能,尤以反射功能最強。將白天吸收的陽光轉化為熒光,這綠瑩瑩的熒光在夜間能讓人們老遠就看見,非常醒目。
盲人穿上這種發光衣服,夜晚過馬路時就能保證行走安全。從事野外探險、地質勘探工作的人穿上這種夜光服,彼此能看得清清楚楚,萬一失去聯係或迷失方向,救援人員也能通過遠紅外偵察儀發現他們,及時給予救助。
另外,國外還研製出另一種反光服裝,它在衣服表麵每平方米內鑲嵌有6 000萬個微型玻璃膠囊。在黑暗中,這些微型玻璃膠囊能把100米內射來的光線反射回去。如果人穿上這種衣服,無論從哪個方向射來的光照到他身上,都如同照到從水晶宮裏出來的客人一樣,流光溢彩,亮晶晶的像個晶瑩剔透的玻璃人。
衣服也能長個兒你相信嗎?
樹木和人一樣,也有護身的衣服,這就是裹在樹木外表的樹皮。樹皮可以隨著樹木的生長而不斷生長。
20世紀初,法國一位裁縫看到蛇蛻皮的現象後,經過苦思冥想,設計出一種可調節式的衣服,三兩年內可隨著孩子的成長調節尺寸。這種衣服一問世就受到家庭主婦的歡迎。
到了20世紀90年代,有位化學家受樹皮跟著樹木長大的啟示,研製出一種特殊的化學藥品。如果把衣服浸透在這種藥液中,不僅能使衣服更柔軟,而且還能增加彈性。更有趣的是,這種衣服還具有記憶本領,它能記住你身體的尺寸。
當然這種能長個兒的衣服雖然能長大,卻還是有一定限度。它隻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長50%。
後來,這位化學家又發明了能任意長個兒的衣服,是用製衣材料氨綸製作的。這種氨綸的延伸本領特別大,能拉長到自身長度的5~7倍。
新型製衣材料氨綸還有著令人喜愛的優點,那就是它既不怕海水浸泡腐蝕,也不怕酸堿,而且特別容易染色,染上的顏色鮮豔美觀,久洗久曬不褪色。如果用氨綸與其他纖維混紡或製成包芯紗,就可以加工成高彈性麵料。用它製作成內衣、遊泳衣、運動服和孩子們的服裝,不僅結實耐磨,而且還能跟著小主人一起長大。荷葉服是柔軟透氣的雨衣嗎?
盛夏,烈日炎炎,當你頂著灼熱的陽光騎車行駛在路上時,有時會突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隨之,暴雨傾盆而下,你隻好穿上隨身攜帶的又厚又沉的膠皮雨衣。雨雖然沒澆在身上,然而悶不透氣的雨衣卻使人穿著不舒服。這時,你可能會想:如果能穿上輕軟透氣的雨衣,那該多好啊!
現在,想穿透氣雨衣的美好願望已變成現實,這就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研製成的透氣防水的荷葉服。
如果你有機會到夏日的荷塘去遊玩,就會看到那一朵朵嫩白的荷花,開放在萬綠叢中,一片片肥厚油綠的荷葉,如同撐開的大傘,靜靜地挺立在水麵上。頑皮的青蛙們,從水裏跳到荷葉上呱呱地唱著,從它們身上落下的水珠,像一顆顆珍珠,在荷葉上輕盈地滾動著……
正是荷葉的這種承珠接露的獨特本領,啟迪了服裝麵料研究專家,使他們茅塞頓開。這些專家在想,能不能發明一種麵料既能擋水又不滲透,而且輕軟、透氣,不像塑料或膠皮雨衣那樣又厚又不透氣呢?
隨後,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麵料專家都從事這方麵的研究工作。他們分別找到了不同途徑,采用不同的方法研製出了仿荷葉麵料。
例如,有的麵料用聚四氟乙烯多孔性薄膜層或用聚氨脂塗層的高密微細纖維製成,有的用微卷曲的隻有頭發絲1/30細的滌綸長絲製成。這種卷曲的長絲能很好地裹住空氣,而被緊緊裹住的空氣拒水性又很好,當水落在這樣的麵料上時,裹在纖維內的空氣緊緊地聚在一起,將水“拒之門外”,使水隻能望衣興歎而“擠”不進去。實際上,這也與水分子和空氣分子的大小有關。大家知道,水分子比空氣分子大,而麵料的薄膜層或微細纖維的小孔隙隻能讓空氣分子通過,水分子卻過不去,結果就成為透氣防水的荷葉服了。即使在傾盆暴雨中,雨水也隻能順衣而下,使人在穿著時既涼爽又舒適。
這種透氣防水的仿荷葉麵料,除了用來製作雨衣外,在不久的將來,還能為那些從事劇烈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和消防員製作運動服和消防服。
漂亮的荷葉,不僅供人觀賞,給人以美感,還在科學上給人以啟迪呢!熱能褲是一種防寒服嗎?
動物的皮毛,是自然界一種最神奇的身體保護層,它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脫毛換毛。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的冬季,容易受寒冷傷害的部位皮毛就比其他部位的毛厚而長。這樣,牛、羊、兔等動物就猶如人穿上保暖的冬裝一樣,暖暖和和地度過嚴冬。
科學家發現,人體也同樣存在一些薄弱部位,如腰部、腹部和膝關節。這些部位在冬季裏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傷害。通常人們穿的保暖褲卻厚薄一樣,並沒有對這些關鍵部位進行重點保護。所以有些人在冬天雖穿著冬裝,但是卻容易出現腰痛、關節痛等病痛,甚至得關節炎、感冒等。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科學家受動物皮毛冬季在易寒冷傷害部位長得厚而長的啟示,運用高科技材料,研製成遠紅外熱能褲,使人體的薄弱部位得到應有的保護。
這種遠紅外熱能褲將純天然的保溫材料製成比麵粉細小得多的納米(十億分之一米大小)粉末,通過現代技術融合於紡織品纖維中,再通過溫度和壓力的變化,裝有細小粉末的纖維便能產生生物能量波和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射線。由於遠紅外熱能褲具有很強的發熱保溫作用,加之它對人體易受寒冷傷害的關鍵部位進行了重點保護,因而是一種理想的防寒服。
遠紅外熱能褲麵料的分層結構通常由7層組成:最裏麵的是純棉層,其特點是貼身柔軟,透氣吸汗性強,穿著舒適。緊接著的是高科技發熱層,它能根據人體溫度的變化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熱能。第三層是儲熱層,它像熱水瓶一樣把熱能全部保留住,不向外散失。第四層是反射層,將內部各層產生和儲存的熱能及時反滲回到人體,起增溫作用,並阻擋外來寒風,使人體免受傷害。第五層是純棉層,起固定作用,以便揉洗時衣服不變形。第六層是彈性纖維層,其作用是增加彈性,使人穿起來貼身美觀。最外麵一層是純棉層,其作用是防靜電、不起球。這7層結構的科學搭配,其作用就像冬日曬太陽一樣,使人體內部產生一種熱乎乎的溫熱感覺。這種熱能褲最適合野外工作者、夜班人員、環衛行業人員以及中老年人秋、冬季穿。
“催眠服”催眠的功效和森林有什麼關係?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在森林裏或樹木多的公園裏,會感到神清氣爽。如果停留的時間長,晚上回家睡覺也特別好。科學家經過測試發現,森林裏或樹木多的公園裏的空氣之所以特別新鮮,主要是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離子,氧氣的含量也相對高一些。這樣,人們就會感到空氣清新,而且心髒能通過血液循環給大腦送去足夠的氧氣,腦神經在這樣的環境裏容易安靜和放鬆,所以人就容易入睡。
隨著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的大腦負擔越來越重,精神比較緊張,夜間往往難以入睡,或者睡眠不好。這樣不僅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情緒,而且長時間的疲勞過度還會導致神經衰弱。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隻好吃安眠藥,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痛。於是,科學家就開始研究治療失眠症的新方法。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和服裝專家受森林環境易使人進入夢鄉的啟示,便合作研製出不用吃藥就能為失眠者解除痛苦的催眠服。
這些科學家和服裝專家,從大森林裏的植物中提煉出具有鎮靜作用的天然精華素,再把這種天然精華素裝入帶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極細微膠囊的聚酯纖維中。這樣,一種具有香味的聚酯纖維便誕生了。用這種香味聚酯纖維織成布做成衣服,就成了受人們喜愛的催眠服。
將這種催眠服穿在身上,裝在纖維膠囊中的植物精華素會慢慢釋放出淡淡的幽香,人就仿佛置身於滿目青翠而又非常幽靜的大森林裏,周圍是清新爽潔的植物氣息。勞累的大腦在這種氣息中得到調節放鬆,便能靜靜地進入夢鄉。
在具有淡淡幽香的催眠服的基礎上,科學家又研製出一種散發著香味的香味服。這種香味服,是將花卉的精華素植入微膠囊裏,然後合成在聚丙烯纖維中。用這種纖維織布做衣,就製成沁人心脾的香味服。使人感興趣的是,人們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香型衣服。穿上這種香味服,幽幽的花香就能時刻伴你學習和工作,既能給你帶來好心情,也能給周圍的人帶來清新美好的印象。
由於用微膠囊包裹的植物精華素不會溶於水,因而這些以高新技術製成的衣服,即使經常洗滌,香味也能保持一兩年。
變色服是用“變色龍”的皮製成的嗎?
自然界有一種叫做變色龍的動物,它就是能改變身上顏色的蜥蜴。這種變色動物,依靠其自身皮下的多種色素塊,能隨時隨地根據需要改變身體顏色,以便捕食和躲避外敵的襲擊。例如,當它在沙地捕食時,它的皮膚是黃褐色的;當它進入樹林,又將自己偽裝成綠色的草叢、樹幹。
其實,色彩是生物賴以生存的“保護傘”。一些不會隨時變色的弱小動物的身上都有一種天然保護色,以隱蔽身體,使自己免遭凶猛動物的傷害。譬如,一隻棲息在樹枝上的蝴蝶,看上去很像一片枯葉(枯葉蝶)。再如在水中遊動的魚,也會巧妙地利用身上的色澤保護自己,如海水中的鯡魚、金槍魚等,其背脊大多為濃青色、青銅色或黑色,而腹部和魚身兩側大都是銀灰色或白色,當這些魚的敵手——猛禽或凶猛的魚類從上向下看時,魚背的顏色往主與海底的泥土、岩石和水草的顏色混成一片。魚身上各類不同的斑紋,加上暗色的背景,會使魚兒的輪廓不清,天敵難以發現,從而達到隱身防護的目的。
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不少動物能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變換身上的顏色,使自己身上的顏色始終與環境協調一致。就以古巴熱帶森林中成群棲息的彩色蝸牛來說,其外殼輝映著太陽光譜上的色澤,遠遠望去,仿佛是一簇簇開放的花朵。這種蝸牛從一棵樹爬向另一棵樹時,身上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有時,蝸牛變得像顆晶瑩的翡翠;有時,又變得像顆瑰麗的紅寶石。在非洲還有一種名叫“花鳥”的小鳥,其色彩鮮豔的羽毛會根據需要而變化。如當它發現尋食的老鷹時,便會落到枝上變成一朵“花”,它的頭很像花蕊,而張開的翅膀則像五朵美麗的花瓣……
小小的動物會利用變色來保護自己,不會變色的人類從中受到啟發,想利用變色服裝來適應氣候的變化,使衣服除了穿著舒適、美觀、大方,同時對身體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液晶變色服裝,它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顏色。
當女士走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時,液晶變色衣服便自動呈現白色,能很好地反射陽光,使人感覺涼爽;當她走進房間,室溫低於外界溫度時,衣服變為淺藍色,給人以素靜典雅之感;到傍晚與家人共進晚餐時,室溫下降,衣服又變為柔和的玫瑰紫色。一天24小時,除了黑夜因液晶無光照不能變色外,身上的衣服會隨溫度不同而變換各種顏色。
男士穿上液晶變色服裝,清晨去上班時,衣服呈明快的棕色,使人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下班路上,衣服又變成灰色,使人渾身輕爽,忘卻疲勞;晚上出現在交際場所時,衣服變為黑色,顯得莊重大方,氣度不凡。
德國科學家最近還研發出一種能隨著人的心情變化而改變顏色的服裝。這種服裝是用液晶墨汁塗覆在麵料上,其變色的奧秘在於這種液晶墨汁對於溫度極為敏感。當溫度有一點兒輕微的變化,液晶墨汁對光線的反射性就能跟著改變,從而改變了顏色。當人激動興奮時,體表溫度會上升,液晶墨汁便由黑變紅;隨著興奮程度的逐漸下降,墨汁會變成紫色、黃色、綠色、藍色等,使得穿在身上的衣服頓時顯現出不同顏色的奇妙花紋,襯托出一個溫馨的氛圍。
用液晶還可製成隨氣體成分、濃度變化而改變顏色的勞動防護服。由於液晶對氣體汙染的靈敏度極高,所以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達到一定濃度時,它就會改變顏色,相當於向人們發出警告信號。
偽裝服和蝴蝶有什麼關係?
蝴蝶原名蚜蝶,又名小胥。世界上蝴蝶的種類繁多,共計有14萬餘種,我國約有1 300多種,比歐洲蝴蝶種類多出2倍以上。台灣是我國著名的蝴蝶產地,素有“蝴蝶王國”之稱,約有400餘種各色彩蝶,還有舉世公認的最美的熒光翼鳳蝶。
蝴蝶因其美,給大自然增添了許多詩情畫意。它美麗的翅膀猶如少女披著的飄逸輕紗,有人把它比喻成“昆蟲世界的西施”。它那美妙的色彩和優雅的舞姿在花海中起伏,好似一隻隻會飛的花朵。蝴蝶翅膀上的圖案,花紋別致,色彩斑斕,無奇不有。美國一位叫基爾·桑維德的攝影師在千萬隻蝴蝶的各種各樣的顏色和花紋中,收集拍下了全套26個英文字母,和從0到9的阿拉伯數字。這種偶然形成的字母和數字紋飾,以及各種彩色圖案,都是數萬年來,蝶類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