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後的戰鬥 4.撤退的日本兵,日軍潰敗(1 / 3)

第五章 最後的戰鬥 4.撤退的日本兵,日軍潰敗

1942年的最後一天,日本天皇在召見杉山元將軍時這麼告誡他:“我們從瓜島的撤退是令人遺憾的。”

杉山元將軍作為參謀總長,他到皇宮來受領裕仁的詔書。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允準了日軍統帥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實施日本軍事上第一次撤退。但他們對公眾封鎖了事實真相。

日軍被迫在瓜島上長時間采取守勢,他們發現,為了增援在防線上受到威脅的島上的前哨陣地,將耗盡自己的兵員、飛機和船隻等後備力量。

日本的飛機製造廠和造船廠的工人可以日夜加緊幹活,但是,他們想要超過美國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是不可能的,這無疑是一場注定要失敗的競爭。另外,日本也根本無法物色到人員來取代數千名在航空母艦大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戰鬥中犧牲的那些受過嚴格訓練的海軍飛行員。

於是,到了1942年底,日本的軍事優勢已經“大打折扣”了。與上一年12月的陰鬱情景正好相反,隨著戰爭態勢的轉變,同盟國的士氣大振。

對英國人而言,1942年的聖誕節是3年中最美好的一次聖誕節。有消息說,德國人在北非受到同盟國軍隊的夾擊,俄國人也在斯大林格勒縮小了包圍圈。1月6日,羅斯福在他的國情谘文開場白中這樣說道:“軸心國意識到他們必須贏得1942年的戰爭,不然就會全盤皆輸。”

羅斯福宣布美國軍火生產已取得巨大增長,並且說道:“我斷定希特勒和東條將很難向德國和日本人民解釋為何‘腐朽的、無能的民主製度’竟然能生產出如此多的武器、彈藥、裝備,還有鬥士!”這番話得到了國會議員們的起立喝采。

形勢的發展迫使日軍大本營最終放棄了奪回瓜島的努力。1943年1月4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從瓜島撤退的命令。

根據日本大本營禦前會議的精神,他們將於1943年1月4日向聯合艦隊司令山本和第8方麵軍司令今村下達撤離瓜島的命令,撤退行動代號為“K號作戰”,並製定了周密的計劃。

日軍撤退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是:首先第17軍收縮戰線,在“準備總攻”的掩護下進行撤退的各項準備;其次,直到撤退開始前,仍必須以各種方式全力繼續對瓜島的補給,以維持部隊的戰鬥力,並在運送補給品的同時撤離行動不便的傷病員;接著,迅速在中所羅門群島修建航空基地,加強對瓜島的空中作戰;最後動員盡可能多的船隻,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各種手段將瓜島的部隊撤出。這一切行動必須嚴格保守機密。

瓜島美軍不斷向日軍發動進攻,這使日軍意識到:如果他們不增加新的生力軍,瓜島上的部隊是無力保持現有陣地的。因此,日軍從第38師團的第230聯隊中抽調了約700人,由矢野桂二中佐指揮,代號為“矢野部隊”,日軍於1月14日將“矢野部隊”送上了瓜島。他們對外宣稱是作為第四次總攻的先鋒,其實是保障瓜島部隊撤離的殿後部隊。

1月27日,美軍一批去瓜島換防的部隊由1艘運輸船運載,從努美阿起航。哈爾西為保障其航行中的安全,派出了包括航母和戰列艦在內的5支編隊擔任掩護。其中,負責近距掩護的是由吉芬少將指揮的第18特混編隊,有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

日軍在瓜島附近海域部署有大量潛艇。1月29日,日軍發現美軍的第18特混編隊正在倫內爾島海域航行,就迅速通報基地。日軍隨即從蒙達機場起飛10多架魚雷機前去攻擊。

當日軍的飛機飛臨美軍艦隊的上空時,美軍的航行隊形是:3艘重巡洋艦在右,3艘輕巡洋艦在左,成雙縱隊;6艘驅逐艦則在前方呈傘形隊形。

這種隊形的後方和兩側都未布置防禦艦隻,不適合防空作戰。當天黃昏美艦雷達發現60海裏外的日機後,吉芬既未改變隊形也未做任何防空準備。

日機分成兩隊,先由兩架飛機進行佯攻,然後退出戰鬥。吉芬以為戰鬥已經結束,仍以原隊形繼續航行。天黑後,日機突然投下照明彈,發動了攻擊,美艦則以猛烈的炮火對空中進行射擊。

日機有數架被擊落,其中有一架在“芝加哥”號左前方中彈墜海,它燃起的火焰將“芝加哥”號照得清清楚楚,立即引來日機的集中攻擊。“芝加哥”號被兩條魚雷命中,機艙進水,主機停止了

工作。

於是,吉芬率領其餘軍艦向東轉向,同時減低了航速,以減少航行中的艦尾浪花,並命令禁止射擊。日機失去了攻擊目標,便打開航行燈,還了發射曳光彈,企圖引誘美艦開火。但美艦不為所動,他們一炮不發。日機在黑夜中找不到目標,盤旋幾圈後隻得返航。

次日,吉芬率4艘巡洋艦向埃法特返航,“路易斯維爾”號巡洋艦則拖帶“芝加哥”號在6艘驅逐艦的保護下以4節航速駛往聖埃斯皮裏圖島,“企業”號航空母艦也派出了10架戰鬥機擔任其空中掩護。

下午,日軍12架魚雷機前去攻擊“企業”號航母。因此,為“芝加哥”號進行空中掩護的戰鬥機有6架被調去攔截日機,他們成功的擊落了3架日機,但其餘的9架日機高速擺脫了美機的攔截,擺脫了攔截的日機轉而攻擊“芝加哥”號。

“芝加哥”號因航速太慢,難以實施有效的機動,被4條魚雷命中,20分鍾後沉沒。美軍另外還有1艘驅逐艦被擊傷,9架日機中有7架被擊落。

有著6艘驅逐艦和10架戰鬥機保護的“芝加哥”號被擊沉,這使尼米茲感到痛心和不可理解。日機集中攻擊第18特混編隊,沒有去攻擊美軍4艘滿載部隊的運輸船,因此運輸船順利抵達瓜島。

這次海空戰被稱為“倫內爾島海空戰”。在這次海空戰中,美軍的1艘巡洋艦被擊沉,1艘驅逐艦被擊傷,日軍損失飛機15架。

日軍為分散美軍的注意,保障瓜島部隊順利撤出,於1943年1月15日還組織了一次牽製行動,這一行動的代號為“東方牽製行動”。

日本在“東方牽製行動”中所參加的兵力有:“利根”號重巡洋艦、“伊-8”號潛艇和第802航空隊的部分飛機,統一由原忠一少將指揮。

1月19日,原忠一少將率領“利根”號從特魯克出發。22日,“利根”號到達馬紹爾群島的賈盧伊特島,原忠一與各參戰部隊指揮員研究行動計劃並稍事休整,並於23日從賈盧伊特島出發,前往坎頓島西北400海裏水域活動,同時進行了無線電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