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直播間屏幕上的計時器,還在一秒一秒的倒數,而地上的人,已經陸陸續續的,從震驚中醒了過來。
沒辦法,直播間述說的內容太多,以至於他們一開始,要麼是聽的稀裏糊塗的,要麼是聽的一知半解的。當然,也有聽明白的人,不信,你瞧。
原本在代郡以北二百餘裏處紮營的鮮卑族軍寨中,檀石槐的臨時命令,在全營中的各處,被互相傳遞著。
“王上有令,所有人立刻準備收拾軍帳,然後按各部隊列,開始撤退……”。
頓時,所有聽到命令的鮮卑人,都紛紛行動起來,這也包括傷兵,他們在各自部眾的幫助下上馬,在部眾的保護下,跟著各部大人們陸陸續續,並井然有序的撤退。在這期間,沒有人因檀石槐的反複命令而有怨言,由此可見,檀石槐在他們心中的威嚴與其權威。
而檀石槐,早就率領自己的嫡係部隊,先行撤退了。五十裏的距離,說近也不近,說遠也不遠,由其是這還是騎兵,僅僅才過了一個多時辰,檀石槐等人,就已經接近鮮卑族的王庭了。
“父親大人,兒臣本不該疑惑父親你的命令,請恕兒臣的失禮。兒臣實在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回來,就光憑我們率領的四萬大軍,莫說那高柳城,就算是整個代郡漢人勢力聯合起來,也難敵擋我們的鐵蹄才對啊!”
眼看這馬上都快回到自己老家了,緊跟著自己父親奔馳的和連,再也忍不住了,巨大的疑惑充滿在他的心中,因為他不明白,父親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又帶他們回來了。
在這個情況下,自己不應該是站在漢人的地盤,殺著漢人的男人,玩著漢人的女人嗎?智商並不高,而且還不喜歡動腦的和連就想不明白了。難道這次南下牧馬,就是為了旅遊的?
於是他就開口,麵帶困惑之色的,向前麵的父親問道。
聞言,檀石槐扭頭麵帶恨鐵不成鋼之色的看著和連。自己的這個不爭氣又愚蠢的兒子啊!什麼時候能變的聰明些,自己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個年齡,別說是在生存不易的胡人中,就算是放在富裕的漢人中,也算是高壽了。
自己這三十餘年來,年少時,因有一個其他鮮卑部族的大人,來掠奪走自己外祖父家的牛羊,當時,自己隻身騎馬追去和他們交戰,所向無敵,將被搶去的牛馬全部追了回來。
自此以後,自己在部落中深受部眾的敬畏和信服,於是被眾人,推舉為部落大人。隨後,自己統一了鮮卑中部(鮮卑共分為西部,中部,東部這三部分,其中,中部部落最多)所有的部落,並且學習了周圍國家與南方漢人的文化,自稱為鮮卑王。
在其後的歲月裏,他更是為自己的部眾們,製定了法令,並親自審理訴訟,以至於東部和西部的部落首領都紛紛向他歸附。最終,他在彈汗山和歠仇水畔建立屬於他自己的鮮卑王庭。
之後,他時常向南劫掠東漢邊境地區,均互有勝負。其中,以熹平六年的塞北之戰,以及光和七年的雁門之戰,其聲勢,最為浩大。
同時,在他的帶領下,在北麵抗拒丁零,東麵擊退夫餘,西麵進擊烏孫,完全占領匈奴原先的全部地盤,其領地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裏,南北寬達七千多裏,其中的山川水澤和鹽池,都在其管轄範圍。
而另一邊,不提老謀深算的劉焉劉表等人。董卓孫堅這群曾參加過第三次伐羌之戰的人,已經開始安排手下,開始召集麾下的軍隊了。
漢非先秦,不喜戰,不好戰,因為那並非唯一的出路,但是也不畏戰,因為那是最好的出路,自三百多年前,先漢的驃騎大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在漠北之戰中,在匈奴人的聖山,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後。
漢人無不以驃騎將軍冠軍侯為榮,在民間更是有“當將當為漢驃騎,封侯冠軍為頂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