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洲軍團”的覆滅 1.
為此,盟國地中海護航運輸船隊停止駛向馬耳他島,集中海軍力量封鎖突尼斯。在突尼斯海岸,盟軍進行了第一次嚴密封鎖,參加封鎖的驅逐艦、魚雷艇和小型艦艇在邦角海岸呈半圓形展開。
為了應付第2軍的英勇進攻,德軍把精銳第2裝甲師調離馬雷斯防線,阻擋蒙哥馬利對阿卡裏特河陣地展開的正麵進攻。雙方決戰的時刻來到了。
為了提高意大利軍隊的士氣,墨索裏尼將意大利第1集團軍司令官吉奧凡尼·梅塞將軍晉升為陸軍元帥,但梅塞已經準備投降了。
“我們應該感謝希特勒這個下士的軍事知識。就像我3個月以前在英國下院所預言的一樣,我們這次又能欣賞到這個下士的軍事才能了。這個下士使保盧斯元帥和他的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殲滅後,現在又同樣使我們的敵人在突尼斯遭到類似的命運……”
盟軍攻占阿爾及利亞機場後,1943年1月,美軍第12航空隊也加入了地中海作戰。第12航空隊高速低空轟炸的作戰技能,給意海軍以重創。盟軍在地中海已經控製了製空權,作戰飛機既能擊沉海上的德意艦船,又能對港口和港灣內的艦船進行轟炸。
1943年1月,盟國空軍對墨西拿港發動了8次大規模空襲,意第8巡洋艦分艦隊在多次損失慘重的情況下,被迫逃到塔蘭托港。
盟國空軍的大規模空襲使意主力艦不斷北撤,意海軍基地距離地中海戰場中心地帶十分遙遠。結果,意大利海軍的主力艦隻脫離了戰爭,意大利一向把海軍視為在地中海戰區的中流砥柱。
從此,意大利海軍隻能用小型軍艦替運輸船隊護航了。
意海軍駛往突尼斯的必經之路是西西裏海峽。過去,意海軍為了封鎖馬耳他島,在西西裏海峽的東麵設了一條寬闊的水雷帶。
盟軍在法屬北非登陸以後,意大利海軍在西西裏海峽的西端又設了一條新的水雷區。這條新的水雷區從比塞大港東北至斯凱爾基沙洲,長80海裏。
新的水雷防線建立後,駛往突尼斯和比塞大的意船隊幾乎躲開了來自盟國海軍的突襲,意海軍司令部為此而竊喜。盟國海軍司令坎寧安海軍上將想到了一條毒辣的計策:在意大利水雷防線裏布設新雷區,堵死意運輸船隊的航道。
英國馬耳他海軍分艦隊發現意兩道水雷防線之間的航道寬僅50海裏,於是在靠近比塞大和突尼斯城一側設了水雷區。
不斷有意船隻觸雷沉沒的情報送來,意海軍才明白上當了。意大利經過兩年半的海戰,掃雷艦已經不多了,無法適應大麵積的掃雷作業。在英海軍的雷區,英空軍擁有絕對製空權。意海軍試過消除水雷,但損失慘重,被迫放棄了。
由於英海軍投設的水雷區越來越大,在埃加迪群島與突尼斯各海港之間的地帶,僅剩一條長達40海裏的“胡同”是安全的,其寬度不足1海裏。
意海軍護送混編成的船隊通過這條無航標的海上“胡同”,再加盟軍的大規模空襲,其艱難可想而知。
1943年1月30日,鄧尼茨升任德國海軍總司令。鄧尼茨上任時,突尼斯之戰正打得火熱。
鄧尼茨認為,“非洲軍團”在突尼斯的戰鬥取決於意大利海軍能否從海上提供足夠的補給。他對意海軍沒有提供足夠的補給非常不滿。他向希特勒報告說,德海軍準備對執行補給任務的意海軍在人員和物資上給予支援。
當時,希特勒正為突尼斯的補給問題而頭疼,突尼斯每天都吵著要補給。希特勒立即同意,還給墨索裏尼寫了一封信。
1943年3月17日,鄧尼茨飛抵羅馬。他在意大利裏卡爾迪海軍上將的陪同下拜見了墨索裏尼。
墨索裏尼對於德海軍支援意海軍的決定表示感謝,並完全讚同。鄧尼茨與裏卡爾迪等意海軍高級軍官進行了會談。意海軍懷疑德海軍想控製意海軍,軍官們對鄧尼茨的指手畫腳十分反感。
鄧尼茨遭到意海軍軍官們的冷遇後,極力使裏卡爾迪及其部下們相信,德海軍是為了共同的利益才主動提供援助的。
最後,雙方達成了協議:由一個德國參謀部進駐意大利海軍總司令部,德國參謀部由對指揮護航運輸隊很有經驗的將軍領導。為了掩護運輸船隊,由德國海軍提供防空武器,意海軍將6艘法國魚雷艇送給德海軍執行掩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