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線持股的選擇方法主要根據以下四個方麵挑選潛力股。
(1)是否為主力重倉。判斷主力重倉的主要方法有:
①基金重倉持股中的新增品種與增持品種。
②個股十大股東的近期變化情況。
③在大盤K線兩極區域產生的逆勢放量K線與低位螺旋槳走勢。
④OBV指標向上與SSL線條高度集中。
(2)是否為熱點題材。主要題材有:
①重大社會事件,比如說世貿受惠題材,西部開發題材,整體上市題材。
②周邊股市熱點,比如說有色金屬概念,生物基因題材,重組題材。
③中報年報影響,比如說未分配利潤高,募股資金產生效益,行業提價。
(3)成長性如何。主要的潛質有:
①是否入選上市公司成長潛力50強。
②是否屬於本行業的龍頭企業。
③所屬行業是否有良好的現金流入背景。
④是否有良好的在建與儲存項目。
⑤是否是國家政策扶持企業。
(4)股本擴張能力。主要擴股能力有:
①總流通盤子與流通盤子是否均較小。
②是否含有較高的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金、淨資產。如果一支股票的淨資產低於2元,那麼該股明顯不可能實施10送10。
③是否有送配能力(不含B、H、N股),最好沒有送配曆史。
④該地域上市公司是否整體活躍。
2 以投資的理念來選股
很多中小股民都想跟莊,這是很辛苦的,莊家要是很容易跟,那麼賺錢的就是中小股民而不是莊家了,這與證券市場上隻有少數人賺錢的前提(如果證券市場上換手率較低,交易費用較低,證券市場比較有效率,綜合指數平均增長率較高,證券市場上也有可能大多數人都賺錢)是相違背的。
與其跟莊,還不如讓莊來跟你。中小股民可以想一想莊家會做什麼股票。一般來說,符合以下條件的股票比較容易受到莊家的關注:
(1)目前還沒有莊。已經有莊的股票,新的莊家不會輕易進入。
(2)總股本中大股東持股比較集中,這樣容易進行資產重組。
(3)目前相對股價(市盈率)和絕對股價不是太高,有向上做的空間。一般來說,市盈率35倍以下算是較低,股價20元以下算是較低(對新近除權的股票要進行填權處理)。
(4)公司流通股盤子較小,這樣有能力坐莊的投資者就比較多,公司被莊家選中的可能性也大一些。
(5)公司產品有發展前途、公司名稱有想象空間、公司所屬板塊與當前宏觀政策導向相符,等等。
中小股民在購買一種股票之前必須進行宏觀分析、行業分析、資金麵分析、公司分析、技術分析,選擇買入的時機。一般來說以下情況是比較有利的買入時機:
(1)在大盤指數低於255日均線或大盤MACD線剛出現紅色時。
(2)在牛市中選牛氣股(大家不漲它敢漲),在熊市中選低價股。
(3)MACD線轉紅、BRAR線向上、KDJ周線在底部。
(4)關注大家都跌它不跌的股票。
(5)流通股股東持股結構逐漸走向集中的股票。
股民一般不選如下情況的股票:
(1)處於曆史高位的股票。
(2)流通盤在2億以上的股票。這種股票雖然也有像馬鋼股份現在這麼牛氣的時候,但總的來說股性不夠活躍,一旦被套,解套的機會少之又少。
(3)中小股民關注金融、能源、基礎設施、生物工程、通訊、藥業、石油等行業。
(4)牛市開始時不選ST和基金。
以投資的觀念來選股就是要選那些有成長性的股票、價值被市場低估的股票,盡管它不一定像有些內幕消息股那樣立竿見影地上漲,但上漲是遲早的事情,隻要精心選股、耐心等待,就能獲益不菲。
事實上,中小股民的投資虧損一般都與其不正確的投資理念(自發的或自覺的)有關。
聽小道消息
認為隻有內幕消息才能賺錢,但傳到中小股民耳中的內幕消息一般都經過了很多中間環節,這些所謂的內幕消息可能誤傳、走樣,可能實際情況已經變化,莊家不再按原計劃操作,可能由於時滯的原因,該股行情已接近尾聲,也可能消息本身就是被故意製造出的虛假信息。
小道消息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分析後才能使用,不能僅靠消息買賣股票。
對於公開發布的消息,是不是可以作為買賣股票的依據呢?
也不一定。投資者時刻要牢記:從中長期來看,能在中國股票市場上賺錢的隻有少數人。股票市場就像一個大蓄水池,政府、交易所、券商、其他中介機構等各自作為一個整體都是淨盈利者(抽水者),如果股民作為一個整體也會賺錢,那麼誰向這個水池注水呢?實際上注水者(淨虧損者)隻有投資者。
利用公開的消息也不能輕鬆賺錢,否則大多數人都是淨盈利者了。
進出頻繁,沒有耐心
大多數股民因為選股時就沒有經過充分的分析考察,所以對所選股票沒有信心,股票跌了,嚇得趕快賣掉,股票漲了,也趕快賣了。這種短平快的操作方式,如果不考慮交易費用,假設股票價格是隨機遊走的(實際上並非如此),那麼頻繁操作盈虧的概率各為50%。但交易費用大得驚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忽略。
例如某人以19 40元的價格買入某股票100股,那麼他需付出過戶費2 00元,傭金6 79元,印花稅5 82元,其他費用1 00元,交易費用共15 61元,占成交金額的8 046‰,一買一賣交易費用占成交金額的16 093‰,這樣,不考慮其他因素,一般中小股民大約換手40次,他賬戶上的資金就縮水了一半。
因此,選股時要仔細,這樣對自己的股票才有信心,不會獲小利而了結,見下跌而逃跑。
3 見好就收炒中線
買股票時要選擇那些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但買進後未必一定要等上三年五載再賣出去,有差不多的收益就可以賣出去了,而不論時間長短。
那麼,什麼算是差不多的收益呢?這要根據股票的波動性而定。根據經驗,可以大致認為中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年波動性在40%以上,因此差不多的收益是指40%的收益率。
一般來說,長莊拉升股票的幅度平均在50%左右,短莊拉升股票的幅度平均在30%左右,考慮到投資者難以在莊家吸籌時進貨,在最高點賣出,因此穩起見,差不多的收益取25%。也就是說,炒中線,不漲到25%不賣,漲到了25%就賣,這是一個簡單的操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