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難理解的幽默
什麼是幽默幽默,這個詞語被看作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它既是對人生無限矛盾的感知,又是人類健全天性的一種自然流露。在人們的精神世界裏,幽默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特殊養料。什麼是幽默呢?“幽默”是用詼諧的修辭手法表現出意味深長的哲理,以求得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我國最早出現於屈原的《九章·懷沙》裏:“煦兮杳杳,孔靜幽默。”
不過這裏的“幽默”,是“幽靜無聲”的意思。而現在使用的“幽默”一詞是作為一個美學範疇,指一種令人發笑而有餘味的情操。請看這則“聰明男人勸老婆”的例子:老婆發現自己的男人帶著小秘在飯店吃飯,大鬧起來,男人將老婆拉回家,勸她說:“隻是玩玩,不會認真。”
女人哭說:“玩玩?你為什麼不帶我去玩玩?”男人說:“我帶你去玩,讓她到家裏來燒飯,你願意麼?”女人說:“那你為什麼拉著她的手不鬆?”男人說:“那是別人的手,不是沒拉過新鮮勁麼,又不認真。”
女人:“那你為什麼拉我的手沒那麼深情?”男人:“我自己拉自己的手,還要什麼深情?”女人哭說:“你對我一點感覺也沒有了。”
男人:“那當然,你已經是我的右手,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雖然不特意去想著她,但我離不開,離開就成殘廢人了,你說這兩個手哪個重要?”老婆想了一下,破涕為笑說:“你真壞”。
看了這則老公勸老婆的故事對話後,真讓人值得一笑。從笑的感覺到笑是幽默的外部特征,沒有笑就不成其為幽默;但笑還不是幽默的本質特征,因為笑的種類很多。從笑的形態看,有滿足的笑,尷尬的笑,會心的笑……從笑的機製來看,有生理的笑,社會的笑,心理的笑等等。隻有“會心的笑”,“心理的笑”,才與幽默的本質有緣,使人在笑聲中明白點什麼道理,得到點什麼啟示。那麼,“幽默”與滑稽,諷刺不同。滑稽是在嘲笑,指示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處,以達到批評和諷刺的目的。諷刺則是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對不良或愚蠢行為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幽默與兩者既有聯係,又有區別。《辭海》上的解釋是這樣的:“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訛謬和不通情理之處。”
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
正因如此,所以有人把幽默看作是一個人成熟的一種表現。“幽默”是由英文Hum-our一詞音譯而來的。幽默一詞的廣泛運用,則要歸功於英國人文主義戲劇家瓊生了。他創作的《個性互異》和《人各有癖》兩部作品,均以幽默見稱。他的諷刺喜劇代表作《伏爾蓬涅》裏,其人物性格便是按照“氣質”劃定的,有“狐狸”,“蒼蠅”,“兀鷹”,“烏鴉”之類的命名。大概由於文藝的社會功能所致,瓊生的幽默理論也不脛而走。而最初將此詞移入中國來的,則要推林語堂了。這是一個音,意兩譯的詞,其表述方式自然是恰到好處了。幽默是指生活和藝術中的一種特殊的喜劇因素,又是指表達、再現、領悟生活和藝術中的一種特殊能力,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同時它還是人的一種品位素質的展示。它不是油腔滑調,也不是嘲笑或諷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氣浮心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隻有從容大度、平等待人、超脫世俗、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和會說笑話或能逗人發笑的人,才能深刻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機智而敏捷地指出他人的缺點或優點,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懂得幽默的人。這樣的人充滿生活情趣,許多看來令人痛苦煩惱之事,他們卻應付得輕鬆自如。以幽默來處理煩惱與矛盾,可以使人感到和諧愉快,相融友好。什麼是幽默感當問起你什麼是幽默感,你會想到滑稽、搞笑、有趣、讓人開心、輕鬆愉快……等可能很多用來描述幽默的詞語,甚至你也許會想到卓別林、周星馳這樣具有幽默細胞的典型人物。其實幽默感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在心理學上,幽默感就是把幽默作為一種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或是個體差異的變量,是個體感受、理解、欣賞、創造、傳遞和使用幽默的過程中,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的整合。如果說幽默感是開心果,他也是一個被人高興快樂的開心果。某公司特別舉辦了一次比賽,看看誰最像卓別林,並請了一些研究卓別林的專家擔任裁判,卓別林聽到這個消息也趕來參加比賽,但是評判結果,他卻屈居第二。發獎的那一天,公司邀請真卓別林前來講話,卓別林回信說:“世界上隻有一個卓別林,我應該尊重評論家的意見,我既被評為第二名,還是請第一卓別林講話吧!”
聽了這句話後,總是感覺很好笑。卓別林就有講不完的笑話和趣事,無論誰和他在一起總是會很開心?但是也有一些人,明明是非常搞笑的事情,可是講給他們聽時,卻毫無反應,讓你覺得自討沒趣?不用多說了,大家也明白,前一種像卓別林那樣的人是幽默感強的人,而後一種屬於那種“不痛不癢”則幽默感比較差,這種強弱的差別也就是他們在幽默感這一個性特征上的個體差異了。雖說幽默感屬於心理學的概念,但其實它與行為表現也密不可分。實際上,幽默感同時也包含了一種習慣化的行為模式,比如使用幽默來娛樂他人,如《非誠勿擾:懷念相親遇到過的那個女孩》的說法:見麵地點在某咖啡店,見麵後女孩不太高興的樣子,一句話不說,氣氛比較尷尬,先生說:“你先坐,我去點咖啡喝。”
女孩說:“先坐著,等等吧”!兩個人麵對麵坐著,為了打破尷尬,先生說:“是不是見麵後覺得蠻失望的?”女孩說:“恩,有點,其實在進咖啡店前我已經在角落裏觀察你了(她事先看過我照片,知道我的樣子,我沒看過她照片,隻能在門口瞎等),我在猶豫要不要見呢。”
先生說:“那要多謝你了,還好你沒有一見到我扭頭就跑,至少給了我麵子,一起喝咖啡。”
然後就有一搭無一搭地聊,然後先生就去買咖啡,繼續聊。這兩人都使用幽默娛樂他人化解人際誤會,結果感情接近了。所以說,幽默感的人是麵對實際外部的行為表現,如果完全脫離了外部的行為表現,隻有內在幽默感受的人,也不能稱之為具有幽默感的人。怎樣培養幽默感幽默是一種才化,一種力量,一種氣質,一種風度,一種文化,一種藝術,一種品位,一種美麗,一種人生智慧,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境界;幽默是才華的表現,智慧的流露,創造的結晶;幽默是審美情趣,藝術修養,文化素質的外在表現;幽默好比溫潤雨,好比潺潺流水,好比融融春光;它孕育著人與人之間的愉快、祥和的氣氛。既然它有著這麼大的魅力,吸引著我們,那麼,我們如何投入到幽默感當中去呢?首先,是要擴大知識麵。知識麵是幽默的基礎,也是幽默的來源;知識在於積累,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不斷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從名人趣事的精華中擷取幽默的寶石。其次,是陶冶情操,灑脫麵對人生。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善於體諒他人,要學會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計較。同時還要樂觀對待現實,樂觀與幽默是親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點趣味和輕鬆,多一點笑容和遊戲,多一份樂觀與幽默,那麼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就不會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了。最後,是培養洞察力和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機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笑談詼諧語言,才能使人們產生輕鬆的感覺。當然在幽默的同時,還應注意在處理不同問題時要把握好靈活性,做到幽默而不落俗套,真正體現幽默的魅力。但是特別指出的是幽默是一種修養。幽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幽默是一種高層次文化修養及智慧的外在表現;它與粗俗淺薄、低級趣味格格不入。富有幽默感的人到處都受歡迎,可以化解許多人際的衝突或尷尬的情境,往往能使人怒氣難生,化為豁達,亦可使人快樂,所以有人說:“笑是兩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幽默是一個外國字的譯音。英文Humour的音譯。因為林語堂先生先把Humour譯成幽默,一度被別人認為是“幽默大師”。
英國的狄更斯、美國的馬克·吐溫和俄羅斯的果戈裏等偉大作家都一向被稱為幽默作家。他們的作品一樣地憎惡虛偽、狡詐等等,同情弱者,被壓迫者和受苦的人。但是,他們的愛與恨都是用幽默的筆墨寫出來的--這就是說,他們寫的招笑,有風趣。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實實的文字,它運用智慧,聰明,與種種招笑的技巧,使人讀了發笑,驚異,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幽默的作家必是極會掌握語言文學的作家,他必須寫得俏皮,潑辣,警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須有極強的觀察力與想象力。因為觀察力極強,所以他能把生活中一切可笑的事,互相矛盾的事,都看出來,具體地加以描畫和批評。因為想象力極強,所以他能把觀察到的加以誇張,使人一看就笑起來,而且永遠不忘。不論是作家與否,都可以有幽默感。所謂幽默感就是看出事物的可笑之處,而用可笑的話來解釋它,或用幽默的辦法解決問題。比如說,一個小孩見到一個生人,長著很大的鼻子;小孩子是不會客氣的,馬上叫出來:“大鼻子!”
假若這位生人沒有幽默感呢,也許就會不高興,而孩子的父母也許感到難以為情。假若他有幽默感呢,他會笑著對小孩說:“就叫鼻子叔叔吧!”
這不就大家一笑而解決了問題嗎?幽默的作家當然會有幽默感。這倒不是說他永遠以“一笑了之”的態度應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極強的正義感的,決不饒恕壞人壞事。不過,他也看出社會上有些心地狹隘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鬧情緒,其實那都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用不著鬧得天翻地覆。所以,幽默作家的幽默感使他既不饒恕壞人壞事,同時他的心地是寬大爽朗,會體諒人的。假若他自己有短處,他也會幽默地說出來,決不偏袒自己。人的才能不一樣,有的人會幽默,有的人不會。不會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強耍俏,去寫幽默文章。清清楚楚、老老實實的文章也能是好文章。勉強耍幾個字眼,企圖取笑,反倒會弄巧成拙。更須注意:我們譏笑壞的品質和壞的行為,我們可絕對不許譏笑本該同情的某些缺陷。道理一樣,我們應該同情盲人,同情聾子或啞巴,但絕對不許譏笑他們。幽默的分類根據幽默的性質不同,心理學家將幽默劃分適應性幽默和非適應性幽默兩類。其中適應性幽默指的是有助於社會適應和人際交往的幽默;非適應性幽默則正恰好相反。再進一步,適應性幽默又可以細分為友好幽默、自我增強幽默;非適應性幽默又可以細分為自我挫敗幽默和挑釁幽默。下麵將對不同類型的幽默的含義做些簡要的描述。友好幽默,是指個體與他人分享幽默,分享快樂、笑話和有趣的故事等。這種幽默方式可以在不引起他人的不愉快和不舒服的情況下表達情緒,能夠增強個體與他人的關係,起到親和他人的作用,在增加他人快樂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心情舒暢。如有一位書生當了新郎仍然保持讀書到深夜的習慣,妻子滿腹怨氣。一天她對丈夫說:“但願我也能變成一本書。”
丈夫疑惑不解:為什麼?“那樣你就整日整夜把我捧在手上了。”
丈夫頓時明白了妻子的用意,打趣說:“那可不妙,要知道,我每看完一本書,仍然沒有丟掉……”這位丈夫的巧妙解釋,不僅表達了他對書的愛好,更表達了他對妻子忠貞不渝的感情。這樣就緩和了妻子的怨氣。通過這個事例事實,表明了友好幽默的性質是以積極的人際功能為中心的,它在增強個體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的同時,還保持著對自我積極促進的態度。自我增強幽默,是指個體對生活保持幽默的態度,使用幽默應對壓力以使自己快樂的傾向。如果說友好幽默主要是用來愉悅他人,那麼自我增強幽默則主要用於讓自己更開心。看這則事例:法拉第是近代電磁學的奠基人。但當時,理解電磁理論和廣闊用途的人不多。於是,誤解難免產生。一次,法拉第在作完電磁感應理論演講以後,一個貴婦人有意挖苦他,說:“教授,你講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呢?”法拉第詼諧地回答說:“夫人,你能預言剛生下的嬰兒有什麼用嗎?”在關鍵時刻,自我增強幽默可以避免正麵的衝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以樂觀的情緒,以迂回的方式去麵對困境。要是法拉第正麵回答問題,是很難得到承認和理解的;要是正麵去對抗,更易招致怨恨,使溝通和交流中斷;要是回避問題,那麼他的理論永遠也無法讓別人信賴。但是,他以一種幽默的思考方式,去啟示對方,讓對方以發展、寬容的眼光對待眼前的現實,同時也增添了自己的勇氣和信心。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製和掌握的,大到如戰爭或是經濟危機一類,小到如堵車或者雨天沒帶傘……此時如果能采用幽默的態度來麵對,就能夠極大的減少消極情緒,從而使自己身心受益。由此可見,友好幽默與自我增強幽默無論對自我還是他人都有積極意義,因此二者同屬於適應性幽默的範疇。所不同的是,友好幽默以積極的人際功能,也就是友好他人為主,自我娛樂的功能相對較弱;而自我增強幽默則以自我娛樂為主,友好他人的功能較弱。自我貶低幽默,是通過說關於自己的幽默事情來娛樂他人或增強與他人的關係,並且對自我持消極的態度或以損害自尊為代價。運用這種幽默的人,會做或者說自己有趣的或可笑的事情以娛樂他人,通過過分的自我貶低,把自己作為他人幽默的嘲諷對象,而當自己被他人貶低或嘲諷時,他們非但不會生氣,還會與他人一起開懷大笑。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就在於取悅他人,並獲得他人的讚同。如赫蒙是美國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的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赫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板會樂不可支,沒想到赫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裏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
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相反心平氣和地回答說:“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
赫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赫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三年就好像是稀裏糊塗地混過來一樣。”
想不到赫斯特聽了哈哈大笑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就這樣,赫蒙運用了必要時自貶的策略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麵前通過了麵試。或許有人會認為赫蒙那樣做並不合適,問題是能不能做到既沒有傷害別人又能讓別人接受你把問題解決。就拿赫蒙來說,他貶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學識如何,當然不在於他自己的評價,就是把自己的學識抬得再高,也不會使自己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減少一分一毫。美國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歲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有人懷疑他那麼年輕是不是能勝任大學校長的職位,他知道後隻說了一句:“一個30歲的人所知道的是那麼少,需要依賴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長的地方是那麼的多。”
就這短短一句話,使那些原來懷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人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往往喜歡盡量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或者努力地證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幹的人,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領袖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如果要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得到別人的認同,別人的支持,那麼就要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
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在運用“屈尊降貴,自貶聲譽“的招數時,還可以變相的達到吹捧和恭維效果,創造幽默氣氛。這樣可以讓對方死心塔地的為你做事!在具體的使用這種著數的時候,必須要賣傻裝憨!即使受到侮辱,臉上也看不出什麼不滿。還要裝出滿心歡喜的樣子。人表現得過於聰明,過於完美,特別是身為下屬,就會招來很多麻煩。有時候常裝糊塗,裝傻才能保全自己達到目的,善辯者不能勝任,這是很多人心中十分牢固的觀念。因此,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摸清別人的心理,不要刻意地去顯示自己的聰明,必要的時候要把聰明歸與別人,善於自損自己的形象,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謙遜,有不使對方想形見拙!在生活中,我們都曾有過大大小小的煩惱,這些煩惱往往使我們的心理失去平衡,或滿腹牢騷,或悶悶不樂,或大發雷霆……此時,我們最需要的是一股均衡或者振奮的力量,那就是“幽默感”利用此招有時在危難之中或許會救你一命。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懂得“自我解嘲”的人,絕對是一個成熟敏銳的人。挑釁幽默,是通過諷刺、嘲弄、譏笑、嘲笑、打擊和貶低他人的方式來威脅、操縱、傷害他人。具有這種幽默風格的人喜歡說有關他人尷尬的笑話,或者是傳播能夠傷害或疏遠他人的趣事。如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年輕時遇事膽怯,口才不行,但他以不怕出醜學溜冰的精神練習演講和論辨,成為聞名於世的演說家。有一次,他的新劇本《武器與人》首次演出獲得成功。劇終時,許多觀眾要求蕭伯納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賀。可是,當他走上舞台時,突然有個人衝到台前,對他人大聲喊叫:“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這個破戲趕快收回去,停演吧觀眾大吃一驚,以為蕭伯納準會氣得渾身發抖,憤怒抗議這個無理挑釁者。誰知道蕭伯納不但不生氣,反倒彬彬有禮地向那個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笑容滿麵地說:“我的朋友,你說得很對。我完成讚同你的意見,但遺憾的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麼多觀眾有什麼用呢?我們倆能禁止這個劇本的演出嗎?”這下子引爆了全場的哄堂大笑,緊接著是暴風雨般的熱烈掌聲。在掌聲中,那個挑釁者隻好灰溜溜地走了。倘若蕭伯納直言對抗,盡管也能取勝,卻無法取得如此奇妙的效果。通過傷害他人,來取悅自己和其他人,其實也就是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些人的性格中似乎就有憤怒、敵對和攻擊的傾向。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幽默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都可以起到讓人開心、快樂的作用。但是根據使用幽默者目的的不同,幽默感也有親和友善與敵對挑釁的區別:一個人可以用幽默感來加強友誼、緩解衝突,從而獲得快樂;也可以用幽默感來排斥、控製對方,以損害他人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達到自己的目的,進而獲得快樂。快樂是每個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追求快樂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達到快樂的方式孰優孰劣,無需多言,相信你一定會有自己的選擇。古往今來,許多文學大家同時也是大幽默家。他們博學而善感,在對人類懷有深深同情的時候,也在泰然自若地審視人生,探索真理。他們寫的作品,一方麵是對人世間的醜惡現象和荒誕行為的鞭笞和嘲弄,另一方麵,又對陷入困惑的人們,充滿著憐憫和感傷。他們在揶揄調侃、抵死挖苦的背後,時時不忘:自己也是人類中的一分子。文豪們的幽默筆觸,既是一種偉大人格的自然流露,又是自身力量的自然溢出。他們將瞬間的感情體驗賦予了永恒,這便是藝術魅力所在!幽默口才的特征幽默口才是一種高級的語言藝術,它與行為人各方麵的素質是緊密相連的。尤其在語言的運用上,幽默是思想、學識、智慧、靈感、教養、道德等各方麵高水準的結晶。幽默口才就是主體看到了事物的可笑之處又能巧妙地表達出來的一種藝術。它有自身的特征其表現是:1.情調文雅情調文雅的幽默總是於滑稽的談吐中暗藏著真諦,體現著一種真善美的感人力氣。所以幽默必需是樂觀健康、情調文雅的。幽默雖隱含著引人失笑的成份,但它盡不是油腔滑調的故弄玄虛或矯揉造作的插科打諢。大凡有幽默感的人,都不乏文化教養和品格修養,而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隻會說一些膚淺、低級的笑話,博取人們同情的笑聲。真正的幽默,一定是以健康文雅的基調、輕鬆高興的情勢和情感去揭示深入、嚴正、抽象的道理,使情趣與哲理到達協調同一。據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初幾版收納“愛情”條目,用了五頁的篇幅,內容非常具體。但到第十四版之後這一條目卻被刪掉了。新增的“原子彈”條目也占了與之相當的篇幅。有一位讀者為此覺得憤慨,斥責編纂部鄙棄這種人類最美妙的情感,而熱衷於殺人的兵器。對此,該書的總編輯約斯特非常幽默地給予了回答:“對於愛情,讀百科全書不如親身檢驗;而對於原子彈,親身嚐試不如讀這本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