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長平,與你的父親李存審有過交手。”
張華知道符彥卿與九太保李存審的關係。
李存審本名即是符存審,因為被李克用收為義子,改名為李存審。
李存審的統帥值絕對在90以上,無疑是一流統帥。
李存審的兒子符彥卿又是柴榮、趙光義的老丈人,這些名將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符彥卿歎道:“我現在的年紀,恐怕比家父更大。如果能夠見識家父年輕時候的風采,也是一件幸事。”
“以後你會有機會的。”
張華得知符彥卿與李存審是父子,已經有了招攬李存審的手段。
李克用的鴉兒軍和十三太保,實力強大,占據半個河東,張華一直沒有對李克用重拳出擊,就是因為忌憚李克用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武力最高的是李存孝、史敬思,用兵最強的是李存勖、李存審、李嗣源。
如果可以利用符彥卿與李存審的關係,招攬李存審,自然最好不過。
“符氏見過明公,多謝明公借兵給夫君報仇,否則我們母子二人,還被軟禁於宋州。訓兒,快給明公磕頭。”
符後帶著柴宗訓來謝恩,以表示感激不盡,絕無叛意。
符後本身對促進她與柴榮相見的張華,本來也發自內心感激,真情流露,沒有半點虛假。
柴宗訓恭恭敬敬磕頭:“多謝陛下,讓我與爹爹相見。”
“你們不必多禮,我已令人在夏城,為你們準備好府邸,有婢女侍候。你們可於城內自由活動,若是出城,向官府報備即可。”
張華知道符後和柴宗訓命運多舛,也是一對苦命人,於是將符後、柴宗訓安排至夏城居住。
雖張華同情他們,但還是要對符後等人的活動,做出限製,以免柴榮有機會叛亂。
相比於趙光義對符後的控製,張華已經相當仁慈了,基本沒有限製他們的自由。
但如果柴榮帶兵在外,而符後想要離開夏城,會引起張華的戒備。
“多謝明公。”
符後知道張華給予了最大的寬容,於是和柴宗訓,再次謝恩。
張華看向柴榮,柴榮表情平靜,張華知道柴榮在表示忠誠,無意獨立。
如果柴榮想要自立為王,那麼降服汴州,招攬一眾後周將士,柴榮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自立為王,而不必專程來到張華營中,還將嶽父、妻兒、以及一眾降將,交由張華發落。
“範大人!”
薛仁貴、楊業、楊延昭押著俘虜的北宋名將狄青、種世衡前來彙合,狄青、種世衡見到曾經的上司範仲淹,驚呼出聲。
他們與範仲淹的關係,比起與趙匡胤的關係更加親近。
“果然是你們二人。來人,為他們二人鬆綁,他們不會如何。”
範仲淹對狄青、種世衡信任有加,直接下令給他們鬆綁。
狄青、種世衡脫困之後,果然沒有反抗,也沒有逃走。
他們見到範仲淹,訴往事,激動難言。
“如今趙匡胤已敗,又有愧於周世宗柴榮,你們今後,該何去何從?”
範仲淹知道狄青、種世衡沒有逃回宋州,可能對趙匡胤,有所不滿。
柴榮出現,一下子占據了道德製高點,趙匡胤的身份從一國之主,變成了叛將,狄青、種世衡內心也甚是糾結。
趙匡胤勢力也正是因為人心動搖,所以無心戀戰。
於是範仲淹道:“縱觀下,能夠統一下者,屈指可數。你們若是要投靠明主,我可代為引薦。”
狄青與種世衡對視一眼,齊聲答道:“還請範大人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