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完全依賴獲得的情報,而是合理推導。
這也是謀士最基礎的能力,即使暫時失去天賦,也不至於束手無策。
不隻是出謀劃策,江湖術士為人算命,也不是因為能夠窺視天機,而是根據各種收集的情報,以及對人心的掌握,算出一個大概的結果。
“看來司馬懿遇到對手了。”
張華終於找到對付司馬懿的能人。
諸葛亮與司馬懿,絕對算得上是一對死敵。
現在是青年諸葛亮,對陣老年司馬懿。
司馬懿的經驗更加老道,老謀深算。
但也因為諸葛亮年輕氣盛,又依附張華這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因此諸葛亮不需要小心翼翼,計謀也可以更加激進。
隻能說青年諸葛亮,與老年司馬懿,各有所長。
“隻要明公給我足夠的兵力,我可敗司馬懿。”
諸葛亮出山,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擊敗命中注定的宿敵司馬懿。
原本的命運,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又在夷陵之戰,損失了蜀漢一大批優秀將領和精兵,導致諸葛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備托孤,諸葛亮隻能設法盤活局麵。
但以蜀漢的國力,隻要司馬懿不犯大失誤,那麼最後取勝的必定是司馬懿。
而現在局勢不同了,諸葛亮隻要投靠張華,就可以取得上風。
攻守易勢。
這也是諸葛亮胸有成竹的原因。
“你很有誌氣,但當務之急,是攻取宛城。還有一人,你應該會想要見到。此人乃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
張華向諸葛亮引薦羅貫中。
“原來是你。”
“久仰諸葛大名,我隻是胡編亂造,難登大雅之堂。”
羅貫中見到偶像諸葛亮,更是尊敬。
羅貫中曾經是元末諸侯張士誠的幕僚之一,幻想過像是諸葛亮一樣,匡扶一個諸侯,至少三分天下。
然而張士誠並不聽從羅貫中的建議,羅貫中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於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於諸葛亮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羅貫中之所以傾向於蜀漢當主角,與自身的經曆,無不關係。
“當日在蘆葦地中,借東風之人,莫非也是孔明你?”
唐賽兒想要知道當時是誰救了她的白蓮軍。
諸葛亮答道:“正是在下。”
張華心裏暗暗吃驚。
這個世界的諸葛亮,竟然真的可以借東風,以助軍勢。
難不成,諸葛亮還會擺出石兵八陣?
如果當真如此,諸葛亮不得了。
想到王守仁的天賦是言出法隨,諸葛亮的天賦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多謝孔明出手相助。”
唐賽兒對當時之事,感激不盡。
“孔明救下我的徒兒性命,此事,我另有封賞。”
張華也感激當時諸葛亮借東風,幫助唐賽兒擊敗慕容紹宗,慕容紹宗還在蘆葦地之戰陣亡,現在張華進軍南陽盆地,才會如此順利。
諸葛亮淡然道:“我不願見鮮卑人,繼續占據南陽郡罷了。”
諸葛亮又與張華閑談了一會,張華給諸葛亮分派一支兵馬,作為諸葛亮的親兵,負責保護諸葛亮、黃月英的安全。
張華又在營中,為諸葛亮、黃月英安排營帳。
“你曾經救了白蓮教聖女一命,她似乎對你感恩戴德,你不會看上她吧?”
黃月英調侃諸葛亮。
諸葛亮搖頭:“且不說我對娘子你一心一意,永遠不會納妾,那唐賽兒,早已有心上人。”
“她的心上人,會是誰呢?”
黃月英相信諸葛亮不會對其他女人動心,因為世間隻有黃月英有才能,與諸葛亮匹配,但她不禁好奇諸葛亮的發現。
諸葛亮答道:“恐怕是她的師父……”
次日,張華帶著薑維來見諸葛亮。
張華要提升薑維的能力。
薑維想要解鎖天賦和特殊兵種,還需要拜諸葛亮為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