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術的精湛與否,與武力沒有絕對關聯。
曹性、孫尚香的箭術,比一些武力更高的武將還強。
以武舉的標準,曹性、孫尚香可以十發十中。
郭木接過長弓,弓如滿弦,十支箭,全部射中標靶。
眾人又是一陣嘩然。
此人,肯定是一個神射手。
僅僅憑借百發百中的本事,混個都尉,絕對不難。
“在下李二狗,想要與閣下交個朋友。”
“在下張大富,幸會,或許以後,我們可以並肩作戰。”
大梁城的考生,不少人知道郭木一定會得到重用,於是提前與此人搭訕,將來說不定能夠得到提攜。
郭木眼神掃過這些人,充滿殺氣的眼神讓這些人僵住,不由自主向後退了一步。
這個人,絕對是一個從屍體堆裏麵爬出來的狠人!
“步射甲等!”
“騎射甲等!”
“速度甲等!”
“最後一項,等待兵法考核!”
郭木在眾多大梁考生羨慕而懼怕的眼神中,等待最後一項考核。
在力量、速度、步射、騎射四項考核之後,全部考生進行筆試,考核兵法。
兵法考核十分特殊。
如果前麵四項考核出眾,即使目不識丁,兵法丁等,也可以得到任用,擔任百人將、都尉。
這就相當於典韋、許褚,哪怕不懂兵法,照樣可以衝鋒陷陣。
但如果在兵法考核中,表現出色,可以得到破格錄用。
上一次武舉,謝艾就是憑借在兵法科目的優異表現,即使前麵四項考核,全部丁等,照樣被破格舉薦。
此次武舉,最終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甲等有三十二個名額,擔任都尉、校尉、將軍,乙等一百個名額,擔任軍司馬、都尉,丙等三百個名額,擔任百人將,丁等三千個名額,擔任捕頭、什長或者訓練成高階兵種。
張華招兵買馬,軍隊中低層軍官空缺不少,因此武舉選拔名額增加。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這是不用軍功,一步登天的機會。
兵法開始考試,不少武夫握著筆杆子,抓耳撓腮。
還有淡定的武夫雙手交叉,放在身前,閉目養神,顯然已經放棄治療了。
穀 “不少人,連握筆的方式都錯了。”
作為兵法科目主考官的李績,見大梁考場的武舉考生,大多數都目不識丁,不禁搖頭。
古代文盲率太高,十個武夫之中,也不見得有一個人識字。
當然,隻認識自己名字的人,不算是識字。
所以張華設立兵法這個科目,實在是刁難這群武夫。
還好,兵法科目,隻是為了篩選將才、帥才,不影響他們成為百人將、都尉。
李績作為軍團長,眼光自然很高,知道目不識丁的武將,很難成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一些農民起義軍首領,別看是代表農民群體的利益,但他們其實是識字的。黃巢就是大唐讀書人,因為科舉失敗,怨恨朝廷,發動黃巢起義。
擔任大將的,並非完全沒有目不識丁的武夫,但比例很低。
“希望此次可以選拔出一批良將。”
李績耐心地等待結果。
米脂寨考場,大順軍團的軍團長、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帶著一群大順軍武將,劉宗敏、李岩、高一功、紅娘子等人,監督米脂寨的武舉選拔。
高桂英帶領大順軍歸降之後,自然要按照張華的要求,在米脂寨舉行武舉和文舉。
黃土高坡各鎮的武夫和文人,全部往米脂寨聚集,盛況空前。
高桂英坐在虎皮大位上,俯視下方的考場,一群大順軍武將,也想要看看,黃土高坡是否有隱世高手。
高一功對高桂英說道:“阿姐,若是有良將,不如設法勸說其留在我們大順軍。即使以後發生變故,我們大順軍,也能獨善其身。”
劉宗敏深以為然:“在我們米脂寨選拔出來的良將,自然應該由我們大順軍率先取用。”
高桂英實際上是大夏勢力的封疆大吏之一,大順軍處於半獨立狀態,高桂英如果從中作梗,確實可以提前攔下人才,而不必將所有人才舉薦至長安城。
謀士李岩卻反對:“此言差矣。既然我們大順軍已經歸順長安城,如果被長安發覺這點小心思,恐怕不到一個月時間,長安的大軍將兵臨城下,到時候,悔之晚矣。”
紅娘子挽著李岩的手臂:“我的見識,雖然不如相公,但我相信相公的判斷。私自留下武將,一旦被揭發,米脂寨又起兵戈,徒增傷亡。”
高桂英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終同意了李岩、紅娘子的看法:“你們說的不錯,我們既然臣服,豈可食言?我意已決,一切按照長安官府的命令行事。”
“是。”
高桂英是張華任命的新一任大順軍團的主將,又是闖王李自成之妻,高一功、劉宗敏在高桂英拍板之後,不會違逆高桂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