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四處征討,遭陷身死
順帝妥歡貼睦爾時期,黃河連年發生水患,白茅堤段決口後不久,金堤段決口,黃河流域沿岸數千裏顆粒無收,百姓們常常忍饑挨餓。黃河決口五年之久,脫脫命賈魯擔任工部尚書負責治理河防,賈魯主張堵塞,脫脫請順帝調來十七萬士兵充役,日夜趕工修築決口的堤段,把黃河水引入了故道。順帝為了嘉獎脫脫治水的功勞,下令賜其世襲答刺罕之號,並命歐陽玄製《河平碑》記載脫脫治河的功績。
順帝妥歡貼睦爾稱帝後,生活糜爛,揮霍無度,再加上黃河連年水患,致使國庫空虛,元末統治階級內部財政入不敷出。
為了改善統治階級的財政狀況,脫脫提出“變鈔”的建議。“變鈔”使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元末農民起義。
至正十一年(1351年),汝、潁地區百姓以紅巾為號公開武裝反元,各州紛紛響應。順帝命脫脫之弟禦史大夫也先帖木兒知樞密院事,率兵討伐紅巾軍叛亂。
也先帖木兒率軍來到汝寧沙河岸邊時,當天夜裏遭到紅巾軍的偷襲,也先帖木兒大敗而逃。
順帝不但沒有懲治也先帖木兒,反而讓他擔任原職。對此,一些朝中大臣要求治也先帖木兒喪師辱國之罪,脫脫聽後大怒,朝臣們再也不敢議論此事了。
至正十二年(1352年),紅巾軍占領徐州。元朝統治階級大為震驚,脫脫請求率兵平叛。九月,脫脫率軍到達徐州,揮軍與紅巾軍激戰,攻入外城廓。
第二天,脫脫攻占徐州,順帝命人催促脫脫回朝。
至正十三年(1353年)三月,脫脫在京都附近屯田,喜獲豐收。
至正十四年(1354年),順帝命脫脫率軍討伐占據高郵的張士城,十一月,脫脫率軍到達高郵,元軍在脫脫的指揮下連戰連捷。
此時,朝中那些反對脫脫的人趁機誣陷脫脫勞師費財,順帝下令奪去脫脫的兵權,削奪官爵,將脫脫安置在淮南。
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台臣列數脫脫、也先帖木兒的罪狀,順帝下令將脫脫流放雲南大理宣慰司鎮西路。十二月,年僅42歲的脫脫被哈麻矯詔毒殺。
元朝末年,準備起義的白蓮教領袖韓山童被官府殺害,劉福通受命於危難之間,毅然發動起義,燎原之火迅速遍及全國。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堅持抗戰十三年,大大削弱了元朝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