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改革積弊,大有作為
完顏亮稱帝初期,勤於政事,改革吏治,生活儉樸,完全是一位聖明的君主。在他的領導下,金朝的行政辦事效率得到了提高,建立了強有力的皇權,為後代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完顏亮在用人方麵與前代君主不同,他統治期間大量任用漢人、契丹人和渤海人。完顏亮一麵大殺女真貴族,一麵積極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人才。他的這種做法加速了女真的漢化程度。
完顏亮的皇位鞏固以後,頒布了“求言詔”,讓朝中的公卿大臣,乃至普通的平民百姓,向皇帝上書獻策,直言朝政得失。完顏亮為了充分聽取臣下的諫諍,特意挑選了十名諍臣組成智囊團。
內侍梁漢臣、何卜年等人在上書中指出上京地理位置偏遠,請求遷都燕京。完顏亮命渤海人張浩負責燕京的營建工程,限期三年完成。
張浩對漢文化深有研究,尤其擅長建築。燕京都城由孔彥舟依照汴京模式設計而成。營建完的燕京城呈正方形,周長三十七裏,分為內城和外城。氣勢雄偉的皇宮位於內城,皇宮宮殿前後共有九重,36殿。皇宮最前麵的大殿名為大安殿,是皇帝接見國賓的地方,大安殿後麵是仁政殿,是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皇宮的東邊是太廟,西邊是尚書省。遠觀皇宮殿群錯落有致,金碧輝煌。外城是官吏貴族和百姓們的居住區和商業區。
1153年,燕京的宮殿全部竣工,完顏亮力排眾議,下旨遷都燕京。與此同時,完顏亮強行將女真貴族大批南遷。
從此,女真人大量湧入中原,與漢人雜居,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完顏亮采取各種措施加強皇權。1150年,完顏亮為消除女真貴族手中的權力,下詔廢除中京、東京、鹹平、泰州等節鎮與猛安謀克,將女真猛安謀克的上中下三等廢除,一律稱“諸猛安謀克”。第二年,他又下令廢除了“萬戶之官”。
1154年,完顏亮重定蔭敘法,削除了女真的八品用蔭製度,1157年,改訂親王以下封爵等製度。
金朝統治機構在熙宗末年臃腫不堪,各級官吏人浮於事。完顏亮稱帝後,強硬地精簡了各級統治機構,加強了中央集權,使朝廷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
為了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完顏亮將全國劃分為五大京路與14個總管府。
為了防止官吏耽於民事,完顏亮用法律約束臣下,並以官吏的勤惰作為對官吏的獎罰標準。
完顏亮規定官吏不能隨意曠職,隻有父母去世的時候才能放假三天,並且嚴禁官吏佞信神鬼、崇尚佛事。
完顏亮倡導官吏們清廉節儉,並且身體力行,他平日身穿縫補的衣服,隻吃魚肉,不吃鵝鴨,將宮廷禦苑中所養的禽獸放生。
完顏亮一向主張戒酒,並於1160年頒布了禁酒令,規定滿朝文武官員不得隨便飲酒,隻有宋、高麗、夏三國來使時官員們才能飲酒。
完顏亮逐漸完善了各項司法製度。中央設立登聞檢院,如果人們認為獄事處理不當可以到登聞檢院投狀,檢院將案件重新交付禦史台審理。
為了便於過問地方的法製和案件處理,完顏亮專門設立了提刑司。他主張對有過大臣們施以臀杖,反對將有過大臣流放發配。
完顏亮注重人才的培養和選用。1157年,他設置了國子監,專門教授宗室、外戚、功臣以及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弟,15歲以上的孩子入詞賦經義學,15歲以下的孩子入小學,另外設置了算學、醫學等科目。
完顏亮為了更好地選擇人才,大興科舉。
他重視國家的財源,重視經濟的發展。不僅派遣諸路勸農使鼓勵百姓們發展農業生產,還命大臣們出訪各路,讓無地的佃戶耕種荒閑的土地,國家從他們手中收取少量的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