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承天命,下統群生(1 / 1)

第三章 上承天命,下統群生

阿保機在建立契丹政權以後,不滿足於所統治的荒蕪的北方草原,他向往中原的富庶地區和豐富多彩的中原文化,因此,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軍事擴張。

阿保機認為,契丹族原本是中國人,他以“上承天命,下統群生”而自命。阿保機想奪取河北,挺進中原,做全中國的皇帝。

阿保機於神冊元年(916年)八月親率30萬大軍南侵,攻占朔州(現在的山西朔縣),晉振節度使李嗣本被擒,阿保機乘勝東進,攻打雲州,遭到大同(現在的山西大同)防禦使李存璋的頑強抵抗。

此時,李存勖率大軍支援雲州,阿保機隻好北撤。

十一月,阿保機出兵攻占武、蔚、媯、儒四州,代北至河曲,越陰山歸入契丹版圖。阿保機將武州改名為歸化州,將媯州改名為可汗州。為了進一步牽製李存勖,阿保機仍與後梁、吳越等政權結好。

神冊二年(917年),晉王李存勖之弟李存矩鎮守新州,導致民生嗟怨,晉新州偏將盧文進發動兵變,殺死李存矩後,率晉新州軍民投靠契丹。

三月,阿保機命盧文率軍攻打新州,新州刺史安金全棄城而逃,盧文進乘勢進攻幽州。幽州節度使周德威見契丹軍人多勢眾,閉城堅守不出。

八月,李嗣源率兵援救幽州,契丹人班師北退。

阿保機為了對晉實施牽製性的進攻,一麵命大內惕隱皇弟安端率軍攻打雲州及西南諸部,一麵親征契丹以北的烏古、黨項諸部。

神冊五年(920)十月,阿保機在征服了北方各部族以後,再次對晉王李存勖發動戰爭。不久,晉天德城被攻破,天德節度使宋瑤投降,阿保機下令將天德居民遷往陰山以南。

阿保機於神冊七年(922年)二月改元天讚,第三次親率大軍攻取河北。

阿保機曾於神冊初年親征突厥、吐渾、黨項、沙陀等部族,俘獲各部酋長及一萬餘戶,牛羊不計其數,黨項、回鶻、阻卜(韃靼)諸族被迫向契丹遣使納貢稱臣。

但是,各部不斷起兵反抗契丹的統治,神冊五年(920年)黨項部叛離契丹,奚族也於天讚二年(923年)發動叛亂。

阿保機於天讚三年(924年)六月命皇太子耶律倍監國,自己則親自率軍西征,徹底征服黨項、吐渾、阻卜等部。

七月,曷刺率先鋒軍攻破素昆那山以東部族。八月,阿保機到達烏孤山。九月,阿保機到達古回鶻城,並接受了回鶻、大食等部的貢禮。十月,阿保機率兵征服浮圖城以西各部後東歸。

天讚四年(925)二月,阿保機命耶律德光率兵攻打黨項及各小藩部落,各部臣服。同年四月,阿何機率軍凱旋而歸,結束了西征。

阿保機在西征後,經過短暫的休整,十二月,東征渤海。阿保機率軍攻陷扶餘城,扶餘城守將被殺,渤海國王被迫率三百餘名僚獻城投降。

二月初五,阿保機大赦天下,改元天顯。阿保機將渤海改為東丹國,將忽汗城改為天福城。封皇太子倍為東丹王,命左、右、太、次四大相及百官輔作東丹王倍。隨後,高麗、鐵驪、涉貊等部相繼歸附契丹。

阿保機在實現西征東討兩件大事後,回師休整,再次準備奪取河北、挺進中原。

天讚五年(926年)三月,55歲的阿保機在率軍從天福班師回朝的途中,突染急病,七天後病逝,由皇後暫理軍國大事。

天顯二年(927年)九月,遼太祖阿保機葬於祖陵,諡為“升天皇帝”,廟號“太祖”。

耶律德光登上契丹王位後,先是出兵攻滅後唐,幫助石敬瑭建立後晉,獲得燕雲十六州之地,後又攻滅後晉,改國號為大遼。但耶律德光縱兵劫擄,遭到中原人民的反對,無法立足,隻好北還,於途中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