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韓非子曾指出,要緊緊抓住對方內心,靠的不是淵博的知識,而是準確地掌握對方的心理。他的話大意是:說服之難不在於見多識廣或表達之難,也不在於有否直抒己見的膽量,而在於看透對方的內心,並在此基礎上巧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樣的一句話也會因對方的情緒變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讀懂對方的內心才能控製其情緒的變化。沉默的人就是一扇關閉的門,如果你在交往中稍有不慎,那麼對方就永遠不會向你打開心扉。

比如,怎樣才能使“沉默寡言”的人敞開心懷呢?應該先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引發其產生心理動搖。如果你對他的“入侵”超過了一定程度,一般人都會產生心理動搖。

你還可以使對方感覺到你十分同情他的處境。如果對方因為遭遇挫折而不言不語或顧左右而言他,你不妨表示同情,比如對他說,如果你處在同樣的環境遇到同樣的事情,肯定也會失敗。這樣對方就會擔心他再保持沉默就會被你誤解,從而與你展開交談。

如果你問朋友你會不會幫你忙,對方問:“到底是什麼事?”他是想找借口拒絕幫忙,因為下一句他會說:“這個我就幫不上忙了。”要是說:“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的,也未必就會幫你,他不知道是什麼事就首先答應你,他這個人可能是信口開河。

如果戀人說:“這樣對彼此都好。”意思是這樣對他好。

如果男人說:“雖然你不愛我,但我會一直保護你。”意思是再見。

如果女人說:“這件衣服太貴了,不要買給我。”意思是如果你買給我,我會很感動。

如果舊情人說:“事隔多年,很多事都改變了。”意思是我現在過得比你好。

如果丈夫說:“這個電話打錯了。”意思是這個電話找我。

如果太太說:“這件衣服才1000塊錢。”那麼這件衣服至少值3000塊錢。

如果某人說:“我對事不對人。”那麼他肯定是對人不對事。

由此可見,心理學在說話辦事中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掌握了這方麵的知識,很多潛台詞都會明白了。

有效掌握談話對方的心理變化,彼此可以由陌生變為熟悉,由熟悉變為知己或親密的朋友;可以解救危機,打開通往坦途的順利之門。

古有心術,今有心理學,其意義、作用之大是相同、相通的,關係到一個人、一個隊伍、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的成敗。古今中外,一生敗於心理戰術或輸於自我心理疾病的人很多:如三國時被曹操斬首的楊修,被孔明罵死的王朗。一生成功於心理戰的人也很多: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二桃殺三士的晏平仲;諷齊王納諫的鄒忌等。

人生在世,誰都渴望成功。《說話辦事中的心理學》提供中國古代和國外大量鮮活、實用的有關資料和心理講解,讓你對任何人,任何場所,都可以從容不迫、瀟灑自如地麵對。讓你的財富迅速提升,愛情上找到甜蜜,親朋關係更加緊密,事業上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