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唐朝,這裏又不是唐朝,這裏是一個和中國1400年前極其相似的平行世界。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反王逐鹿天下,互相攻伐。最終,唐國公李淵脫穎而出,剪滅所有對手,重新一統天下。隴西李氏自此接過九州神器,亦成為了繼賀拔氏、宇文氏、楊氏之後的關隴集團第四代首領。
可李淵的龍椅坐了不到十年就禍起蕭牆:老大李建成與老二李世民的奪嫡之爭愈演愈烈,最終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玄武門之變,幹淨漂亮地弑兄殺弟,逼父屠侄,穩定局勢,榮登大寶。
按照賀彼儂世界的劇本:武德九年八月突厥兵臨長安,向唐朝勒索巨量金帛後退兵,史稱渭水之盟;貞觀元年正月,燕王羅藝起兵反唐,但手下反正,斬羅藝後向朝廷獻首請降;貞觀二年四月駙馬柴紹攜大將薛萬均攻滅背靠突厥,占據朔方的梁師都。
但在這個世界,不知因為哪隻蝴蝶扇動了翅膀,事件線發生了扭曲:羅藝在渭水之盟前就投奔了突厥,與突厥合兵,於貞觀元年對中原發動了閃電戰。
由於羅藝的帶路與突厥的協助,唐朝在河東、河北、河南、淮南四道的守軍迅速崩潰,中原幾近淪陷。而梁師都則被突厥拋棄,同年就被唐軍攻滅。
因為朝廷調兵北上抵禦外敵,導致江南防務空虛,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升州有人自稱獲公,自創一門宗教,並在賤籍中四處宣傳人人平等,反抗欺壓的教義。
隨著獲教信徒日眾,引起了官府的警覺,在屢禁不止後,官府打算以武力鏟除這顆毒瘤。但沒想到對方先發製人,發動了這個世界中華史上獨一無二的奴隸起義。
無數在底層掙紮的奴隸投身這場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向曾欺壓自己的奴隸主與高級奴隸複仇。暴動的烈火迅速燒遍了江南、嶺南二道,令唐朝官兵束手無策。
唐朝可謂一朝回到解放前,手中隻剩關內、隴右、劍南、山南這關西四道以及關東一些零星孤城,頭上還有東西突厥兩塊巨大的烏雲籠罩著,可謂內憂外患。
但唐朝此時的君主是英明神武、戰功赫赫的馬上皇帝李世民,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毫無畏懼,立即著手準備禦駕親征。
但似乎命運也在捉弄他:在行動前夕,李世民突發重疾,生命垂危,所幸經各方神醫通力合作,晝夜診治,才保得性命。不過隻得臥床,禦駕親征成了泡影。
趙國公長孫無忌考慮到聖人患疾,太子年幼,而太上皇仍在,唯恐有人心猿意馬。所以聯合眾臣,不顧李世民反對,將其抬離臨近前線的長安,送往大後方的成都靜養。同時又派遣軍隊,將太上皇與太子全天候地看護起來。
貞觀二年的秋季,成都仍還是大雨連綿,正所謂巴山夜雨漲秋池。雖是下午,卻是暗如深夜,又加上狂風怒號,雷電夭矯,透著說不出壓抑。
而坐落在此的行宮,肯定是躲不開這樣的鬼天氣。李世民在塌上輾轉反側,病痛、憂思、風雨折磨得他難以入睡。
突然,寢宮的門被吹開,冷風裹挾著雨水猛灌進屋裏,燭台上的火苗劇烈跳動著,努力不被熄滅。
“來人!關門!”李世民煩躁地喊了聲,但並沒有人回應他,又喊了幾聲,還是無人應答,便有些惱怒地爬起來,拖著病體挪至門口。
“嗯?”正要斥責侍衛沒帶耳朵的李世民,卻發現整個廊簷下空無一人,太監、侍衛全都沒影了。
“人呢?都到哪去了?”李世民繼續喊道,但回應他的還是隻有瓢潑般的暴雨聲。
李世民打了個冷戰,瞬間警惕起來,緊張地環顧著四周。
突然,他發現空曠曠的庭院中央,似乎有什麼東西。李世民眯著眼睛,透過雨幕努力地辯識著,看了半天,才驚覺這是個人影!
黑影就那麼垂手站在積水中,任憑風吹雨打,如雕塑般紋絲不動,甚至難以判斷是否為活物。
李世民心中一慌,脫口而出:“誰?”但回答他的卻是嗖得一聲響,竟是一隻利箭破開雨幕,不偏不倚地射中了他的胸口!
“呃……”李世民捂著胸口,緊緊抓住門框才沒跌倒,厲聲呼救道,“有刺客!來人!護駕!護……”可話還沒喊完,就被人從後麵用弓弦勒住了脖子,刺客不知何時已如鬼魅般出現在了他的身後。
刺客一把將李世民拽倒,粗暴地拖著他向屋裏走去。李世民雖然武將出身,但病痛已然讓他手無縛雞之力,隻能雙手緊緊扯住弓弦,雙腳無力地踢蹬著。
“來人……”李世民還在用喉嚨裏的聲音嘶喊著。而刺客顯然不想聽這些,用力扭轉著弓臂,弓弦越收越緊,李世民又呻吟幾聲,逐漸呼吸都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