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揭示性格與命運的密碼
一.揭開性格的神秘麵紗
1.解讀性格的定義
在英語中,“性格”一詞(Character)源於希臘語,意思是特點、特色、記號、標記。在現實生活中,既被用於標誌事物的特性,也被用於標誌人物的特性。
心理學對性格的定義是:性格是個體在對現實的態度及其相應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穩定而有核心意義的心理特征。它是一個人的心理麵貌的本質屬性的獨特結合,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麵。
學術意義上的性格定義無疑是規範的,但失之於抽象,不利於讀者直觀地理解。為了便於讀者理解,我們可以對上述定義進行進一步的解讀,“個體”可以理解成你、我、他、張三、李四隨便哪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是說你是勤勞還是懶惰?是自信還是自卑?是謙虛還是驕傲?類似的可以列舉很多很多。“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是說你是理智還是衝動?遇事是果斷還是猶豫?臨事是勇敢還是怯懦?危急關頭是沉著冷靜還是慌作一團?也可以列舉很多。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性格”。但是性格又絕對不是如此得簡單,因為事實上任何一種性格都有不同的層次。同樣是理智,比爾·蓋茨的理智與一個農民的理智又不一樣;同樣是執著,宗教徒的執著與賭徒的執著不可等量齊觀。
如同哲學家所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你之所以為你,他之所以為他,除了性別、年齡、外貌、衣著……”
2.眾說紛紜的性格類型
性格類型是指一類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有規律的結合。目前性格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劃分,性格的類型標準也是五花八門。有按心理活動的傾向性而將性格分為內向型與外向型的,有按心理機能而將性格類型分為理智型、情緒型和意誌型的,有按心理活動的獨立性而將性格分為獨立型與順從型的,有按社會價值取向而將性格分為理論型、社會型、經濟型、權力型、審美型與宗教型的。
為方便讀者識別不同類型的性格並有針對性地對自身性格加以改善,本書采用了目前最有影響的和最為人熟知的性格類型的傳統式分法。按照這一分類方法,人的性格類型有以下19種:懦弱型、堅韌型、勇敢型、耿直型、剛毅型、剛愎型、優柔型、完美型、孤獨型、沉靜型、謹慎型、好強型、敏感型、猜疑型、自負型、方圓型、豪爽型、情緒易變型、叛逆型。
延伸閱讀:榮格對性格的分類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按照個體的心理活動是否外露,而把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種,這是一種在世界上引起廣泛影響的分類方法,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以“內向”與“外向”來概括一個人的性格。
外向型性格的特征:這種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外露,社會適應能力強,對人對事都能很快熟悉起來。他們通常開朗、活潑、善交往、不拘小節、喜歡自由。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的缺點是不謙虛、好動但不勤於思考,做事不精細。
內向型性格的特征:這種人心理活動傾向於內斂,不易適應環境,社會適應能力弱。他們不輕易相信別人,不善與人交往,思想和情緒不易外露。內向型性格的人愛獨處,沉靜孤僻,處世謹慎,辦事穩妥。他們的缺點是往往心胸狹窄,不寬容人,多思 慮,愛猜忌。
現實生活中,這種分類方法不足以概括所有的性格特征,因為有許多人是兼有外向與內向的性格特征的。
3.你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在大多數心理學著作中被稱為“性格的決定因素”。一般而言,以下幾個因素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它們分別為:
> 遺傳因素
> 家庭因素
> 社會環境因素
> 後天教育因素
(1)遺傳因素對性格的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認定某個人“像他父親一樣脾氣暴躁”或者“像他母親一樣多愁善感”,是說明了我們性格中有些特征來自遺傳。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性格裏都有父母的部分遺傳,這個遺傳部分占有40%,一般稱為孩子的天性。
至於性格是如何遺傳的,是心理遺傳學要解決的問題,本書無意對此作長篇大論。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音樂世家或明星世家,幾代人從事著同樣的事業且都成就顯著,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一般來說,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能夠隱約地見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方麵相似於父母中的一個,這就充分說明了遺傳在人的性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延伸閱讀:是什麼在決定人的性格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些學者對於遺傳在性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曾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們處理了一些豚鼠的胚胎,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隻帶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則隻含有雌性基因,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母親的基因對孩子智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父親的基因則主要影響易感性和情緒。
這個實驗結果被一些科學家大膽地推移到了人類的性格遺傳上,他們認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中至少有一半是直接由基因的特性決定的,大量的基因混合在一起互相作用產生綜合效應決定了某人說話的語氣、風格以及脾氣等等。”而另一些心理專家則堅持:雖然一個人肯定會受到天性的影響,但是遺傳的天性不僅不是決定因素,甚至其影響力遠遠達不到40%。他們認為,環境(即包括家庭環境及成長環境)是一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
(2)家庭因素對性格的影響
家庭因素對性格的影響體現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態度,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作用等,這些都會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表現在點點滴滴。一個孩子從出生到走向獨立之前和家長是朝夕相處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家庭是製造性格的工廠”。 比如民主、開明的態度既滿足了孩子的正當要求,又限製了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同時會使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到誠實謙虛的優秀品質,這些品質會逐漸成為性格中的一部分;專製、獨斷的父母隻會使孩子形成順從、缺乏自信心、為取悅父母而說謊的性格;過分的溺愛,則會使孩子養成自私、任性、懶惰、膽小怕事的不良性格。
家庭因素對性格的影響表現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與觀念上,即為在父母不同的教育態度與方式下成長的兒童,其性格特點有明顯的差異。可用下表概括:
表1? 父母的教育態度對子女性格的影響
父母的態度與方式
子女的性格
1、 溺愛的
2、 支配性的
3、 民主的
4、 忽視的
5、 過於嚴苛的
6、 過於保護的
7、 父母意見不一致的
任性、驕傲、情緒不穩定,缺乏獨立精神
有很強的依賴性、消極、服從
獨立、協作、喜歡社交、有創造精神,直爽、大膽
情緒不安、妒忌心強、悲觀消極
頑固、冷酷甚至是殘忍,有獨立性,缺乏自信心、盲從
被動、依賴、膽怯、沉默、任性、不愛與人交往
易怒、警惕性高、投機取巧、愛說謊
小貼士
研究發現,父母的文化程度對兒童的自製力、靈活性有顯著影響。父親的文化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兒童的意誌特征上,母親的文化程度除了在性格的情緒特征、意誌特征上有某些影響外,對兒童性格的理智特征有較大的影響。
(3)地域因素對性格的影響
地域因素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對性格形成發生影響的因素是自然地理條件、氣候及人文環境等。比如北方氣候幹燥,多平原,長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開朗、堅強和吃苦耐勞等性格特征;而南方氣候溫和濕潤,多河流,長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溫柔、活潑和靈巧等性格特征。此外,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環境及風俗習慣,這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林語堂說“北方與南方”
我們看到的是北方的中國人,習慣於簡單質樸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吃大蔥,愛開玩笑。他們是自然之子,從各方麵來講更像蒙古人,與上海以及江浙一帶的人相比更為保守,他們沒有喪失自己的種族活力……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種中國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身體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準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北方人基本上是征服者,南方人基本上是商人……
(4)社會因素對性格的影響
社會因素對性格的影響主要通過社會的風尚、大眾傳媒等得以實現,如電腦、電視、電影、報刊雜誌、文學作品等等。此外,由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職業狀況等決定的社會階層因素在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中也會起到一些作用。
電視對兒童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找兩組八九歲的兒童,其中一組每天花一些時間看含有暴力內容的節目,而另一組則在同樣長的時間裏觀看沒有暴力內容的節目。同時對這兩組兒童所表現出的暴力行為加以細致的觀察記錄。結果發現,觀看含暴力內容節目的兒童,其暴力性行為增多;但是,那些看不含暴力性節目的兒童,在行為上卻沒有改變。經過十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以前參與觀看含暴力性內容節目的兒童,即使到了19歲,仍然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 以上實驗證明,電視節目裏的許多攻擊性行為對年幼無知的孩子的行為發展影響很大。
(5)後天教育因素對性格的影響
後天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及自我教育三個方麵,家庭教育的內容在“家庭因素”對性格的影響部分已經有了闡述,這裏主要介紹學校教育及自我教育對性格所產生的影響。
> 學校教育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說:“植物的形成,由於栽培;人的形成,由於教育。”英國思想家歐文也說過:“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不可否認,學校教育對人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