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要你指東,我偏往西——改變逆反心態
為何總愛較勁?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條件下,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逆反心理人皆有之,但青少年尤顯突出。孩子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強,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喜歡搞“獨立”,願意自作“主張”。如果父母不善於對待,他往往就會逆向而行。例如,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反而更加明目張膽地睡覺、聊天了。這就是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現。
但逆反並非是青少年的專利,很多成人也存在這一獨特心理。有些人在工作時喜歡標新立異,當遭到上級領導的批評時,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例如,老總給你派了一個任務,讓你往東你卻偏不往東,你說這事不歸我管,歸誰誰誰管,你們應該找他。或者部門經理說,我們這個月的銷售業績要突破多少多少萬元。而你跟他說,現在是淡季,哪有可能銷售到那麼多。你總是和他擰著幹,對著幹。這些都是逆反現象。
逆反心理的形成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說來,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容易誘出逆反心理:
1、有些人在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種“反抗生人格”,易於引起逆反心理。一般人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後,則易於產生逆反心理。
2、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例如,當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時,有的父母不是與孩子一同尋找方法而是對其進行諷刺、挖苦、辱罵甚至毆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從而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對抗情緒。
3、強烈的好奇心是激發逆反心理形成的誘因。越是屢禁不止的事,人們對其的興趣越濃厚,越想親身體驗。
4、企圖標新立異。有些人為了突出自己,想方設法獨辟蹊徑,以贏得更多的眼球。
5、曾遭遇過重大挫折。比如,有的人曾被戀人欺騙過,從此對人失去了信任,認為世間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愛情。
逆反心理是一種單值、單向、單元、固執偏激的思維習慣,它使人不能客觀地、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麵目,而采取極端的方法和途徑去解決所麵臨的問題。
若是逆反心理頻繁出現,就會逐漸使人變得狹隘、極端,無論何時何地都與常理背道而馳。表麵上看富有創造性,其實是一種怪異的行徑。若不及時疏導,必將作出失去理智的事來。
逆反心理在本質上與創造性的個人素質有著根本區別,它往往是孤陋寡聞、妄自尊大、偏激和頭腦簡單的產物。因此,提高文化素質、廣聞博見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徑。一個對生活有著廣博知識的人,憑直覺就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從而采用一種更科學、寬容的思維方式。
拿什麼說服青少年
近年來,很多家庭悲劇讓人大跌眼鏡,例如有中學生之間互相殘害的,有的孩子一氣之下砍殺父母、爺爺奶奶的,也有的學生因為某些壓力選擇自殺、自殘的,甚至有的孩子向自己的老師大打出手……一宗宗駭人聽聞的事件讓人不寒而栗,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疑惑道,這些孩子到底怎麼了?
據心理學家研究,青少年學生出現上述不可理喻的行為,源於他們的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時疏導,進而發展成與同學、家長、教師、教育者之間的矛盾,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孩子就會采取極端的方式解決,於是才有了那麼多地人間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