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習慣左右你的一生
1.習慣主宰人生
什麼是習慣?《辭海》中的解釋為:長時期逐漸形成的行為方式。如果把人生比喻為一列飛馳的火車,那麼使人無法停步而衝向前方的慣性就是人的習慣。習慣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就像人體的各種軟件編程,一旦啟動就會按既定的程序演繹,不會自動發生改變。習慣的力量是巨大而且頑固的,一旦形成之後,就會對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成功學大師拿破倉·希爾說過,成功與失敗都源於你所養成的習慣。由此可見,習慣在人的一生中發生著巨大的作用。
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說:“習慣一旦養成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因此,一個人要想取得學業、事業上的成功,擁有美好的人生,就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各方麵的習慣。習慣主宰人生,所以好的習慣能成就一個人。而同理,壞的習慣則會毀掉一個人。1998年5月,華盛頓350名學生請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演給他們進行了一次演講。席間學生們問道:“你們是如何變得比上帝還富有的?”他們一致回答說:“原因不在智商,而在於習慣。”也就是說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習慣決定了一個人將來成就的大小。
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注意養成好的習慣,是人們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印度和泰國等地隨處可見隻用一根小小的柱子和一截細細的鏈子,就能拴住一頭重逾千斤的大象的事情。這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卻是真實的。原來在大象還是幼象的時候,馴象師就用一截細細的鏈子將它們拴在小小的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紮都難以掙脫,於是漸漸地在成長過程中便形成了一種認為細鏈與小柱子不可掙脫的習慣必思維,也就不再掙紮。由此可見,小象是被鐵鏈與柱子束縛的,而大象則是被習慣拴住的。於是大象被人奴役的命運便由它多年的習慣決定了。同理,人也是如此。
我國著名的激勵專家、行為學家、中國習慣培養權威教練周士淵先生作為“習慣改變命運”的倡導者,給自己和他人提出的忠告就是:一個人一定要看到習慣的價值,培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好習慣,就會受益終生。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周士淵每天堅持早上5點鍾左右起床,然後散步5千米左右;堅持每天吃10個棗、10個枸杞子、10顆花生、3個核桃,以期鍛煉自己的毅力;堅持每天記下第二天要做的重要事情;堅持每天散步時背誦一些精彩的詩歌、散文以及小品文。由於他每天堅持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習慣,所以經過多年的磨煉之後,終於成就了輝煌的人生。
既然習慣能夠主宰我們的人生,那麼想要取得成功,擁有精彩的人生就必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改掉錯誤的習慣。正如有人所說,隻要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想不成功都難。
2.習慣是慢慢養成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一個人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漸漸地形成的。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要進行不斷的訓練和培養。外國有句諺語說:“開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我國古代的先哲也告誡人們要“慎始”。一種新的習慣無一不是漸漸地養成的,隻有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加以訓練,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天,一位睿智的老者與他年輕的學生一起到樹林裏去散步。老者在四株植物之間突然停了下來。他仔細地看著這些植株。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剛剛從土裏冒出來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經算得上是挺拔的小樹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紮到了肥沃的土壤中;而第三株植物則是已經枝葉茂盛,差不多與年輕學生一樣高大的小樹了;第四株植物則是一棵巨大的樹,年輕的學生幾乎看不到它的樹冠。 這位老者指著第一株植物對年輕的學生們說:“把它拔起來。”年輕學生很輕鬆地便把這棵幼苗從土裏拔了出來。“現在,請將第二株植物拔出來。”年輕的學生聽從了老師的吩咐,略加用力之後,便將樹苗連根拔起。“好了,現在拔第三株植物。”學生們先用一隻手試了一下,然後改用雙手用力去拔。最後,直到學生們累到筋疲力盡才把它拔起。“好的,”老師接著說,“去試一試這最後一棵吧。”年輕的學生抬頭看了看眼前的巨樹,想了想自己剛才拔第三棵樹時已經累得筋疲力盡,於是便拒絕了老師的提議,甚至沒有去做任何嚐試。“我的孩子,”老者歎了口氣說道,“你的舉動恰恰告訴你,習慣對生活的影響是多麼巨大啊!”
這個小故事中的植物就好比是我們的習慣,是“由小到大”一步步慢慢形成的,在小時候如果你不在意它,等到長大時,它已經紮根於你的體內,成為你的一部分。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的:“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一個習慣在由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被重複的次數越來越多,存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習慣養成的周期
據行為科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一天中的行為大約隻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習慣性的。即使是創新,最終也會逐漸演變成習慣性的創新。人的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終都會演化成一種習慣。
另一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動作如果重複21天以上就會形成習慣;而如果堅持90天的重複,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同樣,同一個想法,如果連續重複21天,也就會變成了習慣性的想法。
一般來說,人類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這一階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需要時刻注意提醒自己進行改變。在此期間會覺得有些不適應,不舒服,這是正常的。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如果第一階段已經堅持下來了,那麼就不要放棄努力,繼續重複,跨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這時就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稍一疏忽,還會回複到從前的習慣中去,所以仍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注意去改變。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第三階段的特征是:不經意,自然,也就是已經形成了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的穩定期”。一旦進入這一階段,就標誌著習慣已經形成。這項習慣已成為生命中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