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表哥你好!(1 / 2)

張心寧平時就是個開朗樂觀的女孩子,從小到大,她雖然生活的家庭環境不錯,但是她看到周邊的朋友同學們的家庭都有很多親戚,而他們家卻一個也沒有。

尤其是到過節的時候,看到別人家來很多親戚聚在一起,十分的熱鬧,而他們家,卻隻有奶奶和大伯一家人過,顯得很冷清。

尤其是大伯因病去世以後,奶奶就開始抑鬱寡歡,無論爸爸怎麼哄她都不開心。

後來還是她跟奶奶聊天的時候,才聽到奶奶提到她很想念家鄉,也很想念她過逝的爺爺,以及她的那位姑姑,奶奶總覺得有點內疚,對不起姑姑。

張心寧也是從那時候起,就知道原來她們的老家在中國,在那裏她還有一個姑姑,所以她心中就一直很想有機會要來看看那位從來都沒有見過,隻是聽奶奶說起到的姑姑。

本來在她十二歲那年,奶奶就很想來,但因身體不好,大伯的身體情況也開始惡化,爸爸也不想他們長途奔波勞累,等身體好以後再說。

隻是奶奶的病一拖就是好幾年,而大伯的病卻難以治愈最終還是早早過世,直到今年奶奶的病情穩定好轉了下來後,奶奶就提起這件事,爸爸就答應帶奶奶到中國,回奶奶原來的老家看看,再探望一下那位姑姑。

初次到中國來,充滿了好奇,而且這裏是奶奶的家鄉,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親切,讓張心寧歡樂的心更加的歡樂開心。

她們先去了西省的南縣,去那裏的張家陵拜祭了爺爺的陵墓。

奶奶當時在爺爺的墓碑前哭的很傷心,一直說對不起爺爺之類的話,當時連張心寧聽了都不停地流眼淚。

她們在南縣呆了一天,奶奶讓爸爸打聽了姑姑的情況,聽到姑姑在寧州的關陽鎮,於是他們就趕到了寧州,去了關陽鎮。

隻是到了關陽鎮之後,去向那裏的鎮民打聽,雖然姑姑的家還在那裏,但他們並不在那裏住,在市裏住。

不過她們打聽的時候,別人總說起姑姑一家的情況,而且她還有個表哥,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她們隨便在關陽鎮上問了個鎮民,就知道了他們家這裏的住處,於是他們又直接趕到了這裏來。

最初第一麵見姑姑的時候,張心寧很開心,隻是姑姑見到她們時,卻好像不認識她們,直到見到奶奶下車之後,姑姑這才認出了奶奶。

隻是當時姑姑的神情很複雜,奶奶當時見了姑姑,也比較尷尬,不知道如何開口,最後卻是哭了起來,然後跟姑姑道歉,說她當初不該把姑姑丟在這裏愛苦,而且他們離開之後,她內心一直飽受煎熬,不知道該怎麼麵對姑姑。

奶奶就在門外,跟姑姑說了許多話,也一直哭,姑姑也跟著一起哭,那時張心寧覺得原來是奶奶當初帶著爸爸大伯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帶姑姑一起走,奶奶一直為這件事內疚。

後來奶奶說到她帶著大伯和爸爸曾又回來找姑姑,但姑姑已經去上學去了,他們在半路上遇到了紅衛兵要抓他們,奶奶就帶著大伯和爸爸一直跑,實在跑不動了,大伯就背著奶奶一直往南走。

直到他們到了閩省,坐船偷渡到了台灣,奶奶才在那裏見到了曾經跟著太爺爺一起過去的一位姐姐,他們這才安頓了下來。

隻是他們初到台省,在那裏無依無靠,而當時奶奶的姐姐嫁的那個男人對她不好,奶奶帶著大伯和爸爸去那裏後,那人很吝嗇,嫌他們白吃白住,就讓大伯和奶奶做苦工。

後來大伯因一次意外誤傷了一個有錢有勢的人,那人要殺大伯和奶奶一家,大伯就隻好帶著爸爸和奶奶一起逃跑,乘著一艘漁船漂泊流落到了南洋。

直到南洋以後,奶奶就落下了病根,大伯於是便做苦工養活一家人,直到大伯辛苦打拚了幾年之後,爸爸也能夠為家裏分擔難處時,他們的生活才有所起色,也終於在那裏取得了合法的居住權與社會地位,他們的生活這才漸漸好轉。

張心寧聽奶奶跟姑姑講她們那時的事情時,十分的辛苦,甚至有時會有生命危險,奶奶當時很後悔出來,但又慶幸沒有帶姑姑一起,否則姑姑也會跟他們一起受苦,但又因當初丟下姑姑一人離開的事情,一直讓奶奶很內疚。

直到奶奶向姑姑講了那些事之後,姑姑才接受了她們,這才真正的把他們當親人對待,那時候,張心寧才感覺到了親人在一起團聚時的溫暖,姑姑是真心接受了他們。

姑姑將他們迎到家裏之後,很熱情,一直陪著爸爸和奶奶聊天,隻是張心寧卻隻能聽著,插不上嘴,有點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