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子牙封齊建國後,相當多的時間是在鎬京做周朝中央政權的“太師”,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薑伋,也沒有到臨淄治理齊國,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齊國開國後的三十餘年,營丘基本上由薑太公的三兒子丘穆公鎮守。成王時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監之亂”,淮夷、徐夷、“殷東五侯”起兵反周,薑太公父子輔助周公旦,或坐鎮京都、運籌帷幄;或領兵東征、衝鋒陷陣;或左右呼應,東西夾攻,迅速平定了這場叛亂,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戰功。再後來,周成王去世,薑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遺命,擔負起輔佐太子的重任,後又與眾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釗登位,也就是後來的周康王。
周康王六年,薑子牙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子丁公呂伋繼位。齊丁公呂伋繼續輔佐周康王,成為僅次於首輔召公奭的次輔,並掌管周王朝的精銳部隊三千虎賁,保衛豐鎬。
至此,薑子牙別正式的退出了曆史舞台。
但是他這一生的傳奇經曆和他的智慧思想以及精神依舊流傳在世上。他的治國之道,用人之法,還有戰爭之法。都受後人十分推崇。
在現在這個仍然是周天子的時代中,薑子牙無疑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很多人都拿它作為比較以及論事,也通常引用他的話來說明一些事情的觀點,做事也時常以薑子牙為準則。
薑子牙在齊國的時候,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齊成為大國。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時,管蔡叛亂,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說:“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此間五等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討伐。”齊因此可以征討各國,形成大國、定都營丘。
這也為後來齊國的強大埋下了紮實的基礎。
薑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思想家。
魏子衡不禁的在這讚歎說道:“薑太公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薑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墨子聽完之後也微微一笑,如此說道:“借一位賢者的話說。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於朝歌市,八十為天子師,九十而封於齊,由是觀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觀之,賤可賤邪?皋子生五歲而讚禹,由是觀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觀之,弱可弱邪?”
魏子衡聽完之後頓時笑了笑,雖然話是這樣,老可老邪?賤可賤邪?弱可弱邪?少可少邪?但是道理可不淺呀,短短的四個疑問突出了問題的本質。
魏子衡緩緩地站起來,看樣子他今天這次來尋找墨翟談論這些事情,目的是達到了。
無論是薑子牙的平生事跡,還是中途孫子的一些說法。實際上就已經在表明,自己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在遠方,還有一個大家族等待著自己的歸來。
十年之約,轉瞬即至。
那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天真的孩子,雖然被人稱為神童,但是依舊很無知。
現在已經成年了,有些事情也是時候想一想了。
未來的路就在腳下,就是看自己如何去闖蕩?
晉國六卿的紛爭依舊在繼續,智氏一家獨大的場麵,依舊淩駕在韓趙魏三國之上。
魏子衡告別了墨翟,墨翟目送著魏子衡的離開,並表示歡迎下次再來。
這一段回城的路似乎有些漫長,魏子衡一直有些發愣,但是他的大腦還是清醒的。
王詡首先看到了魏子衡的這股模樣,感到了一絲奇怪,隨後上前正準備說話。
魏子衡提前一步說道:“我沒事,隻是有些東西我想清楚了。王詡,有空的話,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吧!我現在很願意聽。”
王詡突然有些詫異:“你不是覺得我這種年紀想不出來什麼嗎?怎麼回事啊?你改變主意了,那好吧,看哪天我有心情了,我慢慢的告訴你。”
“好!明天的比賽,你好好加油。之後的諸子論戰,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呀。畢竟你可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思想大師呀。”魏子衡舉起了大拇指說道。
王詡突然平常的臉龐上,頓時顯露出一副振奮的模樣:“真的嗎?好,就憑你這句話。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在這百家爭鳴的時代,我可不能落後呀。”
“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