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十四節氣是節令氣候的標誌,它的創立是我國科學史上的一個輝煌成就。兩千年來成為我國各地農事活動的主要依據。
長久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氣候變化、物候特點及農時活動相聯係,編出大量的諺語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如: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寒。
大雪河汊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
二十四節氣,客觀地反映了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狀況,也提示我們在各個節氣交替時的氣候變化中,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采取相應調攝方法,做到“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動靜以敬,心火自定。寵辱不驚,肝木自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
為了具體掌握二十四節氣應當如何養生,本書結合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點、養生要點以及中醫經絡養生知識,精心編排,圖文並重,以中醫理論、飲食輔方調內,以經絡保健調外,借此溝通內外,將養生養在實處,以簡單的方法達到最優的效果,可謂老少鹹宜。
總體來看,本書集養生理論與方法、飲食養生、經絡養生合而為一,呈現出一套健康養生方案,解析透徹,內容形象具體,從而做到多管齊下,讓您在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順應天時養生,真正做到“天人合一”“人與天地相應”,在中醫整體觀的養生理念之下,實現事半功倍的養生功效。
書中每個節氣提供的養生方法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健康套餐,所涉及方法在實際運用時可靈活搭配或對症選擇,並不拘泥於形式。
由於編者能力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望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