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拉近與顧客的感情:拿出你的真情(3 / 3)

互動娛樂係統所具有的互動點播功能,使得觀眾隻要通過撥打熱線電話,按照電視屏幕顯示的步驟提示,即可從係統龐大的節目庫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各類節目。節目類型包括影視、音樂、綜藝娛樂、動畫、網絡流行FLASH等各種時尚流行門類。

互動娛樂係統的互動遊戲是利用計算機設備為有線電視台開展增值業務的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用戶撥通遊戲熱線後,在互動遊戲係統的語音提示引導下進入遊戲現場,並通過電話機按鍵實現指令輸入,經服務器係統處理,最終由電視機輸出遊戲畫麵進行互動遊戲的過程。由於係統支持2~4人同時遊戲,因此與其他互動功能相比,互動遊戲係統將使運營商的收益空間更為廣闊。互動遊戲係統使傳統的遊戲脫離遊戲機、電腦和網吧,使遊戲的操作不再局限於鍵盤和遊戲手柄,而是使用一部普通的電話。對於參與的消費者而言,僅需一台接入有線電視網的電視機以及一部普通的市話電話,足不出戶,即可融入休閑、輕鬆的電子遊戲世界之中。

互動娛樂係統還包括互動競猜、短信遊戲輕鬆玩和短信中大獎等短信趣味遊戲互動節目,其互動競猜單元順應目前有獎競猜答題節目日益火暴的潮流。該係統單元可容許8位用戶同時在線答題,10萬餘題的海量題庫,囊括了天文、地理、文化、藝術各個方麵,係統對用戶所答問題自動判斷對錯,進行積分排名,通過設置相應獎項從而刺激消費者參與撥打。由於互動競猜能夠同時容納多人進行互動參與,因此能夠更有效地提升熱線撥打數量,提高運營商的經營收益。

讓顧客主動參與

在全球市場充斥著大量品質相近甚至相同商品的今天,人們已經不滿足於被動地接受企業的誘導和操縱,而是主動地參與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消費者越來越希望企業按照他們新的生活意識和消費需求開發與他們產生共鳴的"生活共感型"產品。在這一過程中,消費者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主動地參與產品(包括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設計、製造和再加工,通過創造性消費來體現其獨特的個性和自身價值,乃至獲得更大的成就感、滿足感。這種消費理念催生了自己動手做、玩具吧的興起,,在這個充滿個性化的時代裏,個性就是時尚,獨一無二永遠是時尚一族的追求,於是DIY順理成章地成為現代人生活的新時尚。

DIY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在歐美風靡已久。在國內,DIY的習慣也已從最早的發燒友"攢電腦"滲透到年輕一代生活的方方麵麵:DIY飾品、DIY服裝甚至DIY家居裝飾。簡單來說,DIY就是自己動手,不分性別、年齡,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做,DIY物品充溢著個性與不可複製性,代言著主人的審美與情趣。

無論是自助旅遊、自助餐還是DIY、互動電視,本質上都是極具個性的。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消費者的參與互動促成了人與產品的情感交流,產品與消費者產生互動,並使消費者完全沉浸於其中,使得與產品的互動過程帶給消費者情感觸動,進一步激發起消費者的消費意願,這就是"DIY時代"的消費者個性化的極端展示。

如何真情互動,讓顧客能全麵體驗產品的情感價值,是產品互動成敗的關鍵所在。想要產品與消費者產生互動,企業就應注重與顧客的溝通,發掘他們內心的渴望,站在顧客體驗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改變過去將產品主動傳播給消費者的方式,而讓消費者與產品在互動過程中產生消費欲望,進而消費該產品。

"主動"是"互動"的前提與基礎,消費者隻有在內心產生需要,才會主動投入到產品的互動中來。為此,我們的企業要力求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從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出發,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聯係消費者的生活實際,巧妙地開發互動產品,創設真實的互動情景,激發消費者主動探求的欲望。第二,從成功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出發提供給消費者一些讓他們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使各個層麵的消費者都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起消費者嚐試的動機和參與的熱情。第三,從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要出發,在產品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創設藝術化的互動情景,以美來吸引消費者主動參與其中。第四,從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要出發,在產品中賦予生動、活潑的互動遊戲,使消費者與產品互動,從中獲得愉悅感,從而更主動地投入到產品互動中。

產品能讓消費者在獨特氛圍中產生真情互動,讓他們的感官、情感和對事物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是互動的目的。顯而易見,未來的競爭戰場就在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與體驗,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得到互動與體驗,愈來愈多的企業精心設計互動,以消費者的體驗感覺為重,"互動"產品讓消費者的體驗升級。

將情感作為產品的賣點

情感是維係一切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紐帶,在商品社會中,情感甚至已經成為了維係人與商品之間關係的紐帶。如果產品不僅與目標消費者建立了理性的關係,而且讓他們感受到了強烈的情感關聯,那麼產品本身就擁有了吸引消費者的基礎。

將"情感"作為產品的賣點有兩種:一種是產品本身具有感情色彩,另外一種便是為產品注入情感,建立產品個性就是建立一種象征,讓它能代表購買產品的消費者的想法和精神追求。讓消費者產生認同感,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也就拉近了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增強了消費者購買的理由。

有些產品本身就具有感情色彩,譬如2008北京奧運吉祥物紀念品"福娃"。"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他們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好客和渴望,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娃娃們帶著北京的盛情,將祝福帶往世界各個角落,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8奧運盛典。人們喜愛福娃,不單純是因為它那可愛的形象,更多的是從中體驗著奧運的激情與歡樂,感受著國人的驕傲與榮譽,也正是"福娃"這種有紀念意義的產品,把人們的心與北京奧運會緊係在一起,這就是產品讓消費者產生了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購買一些紀念產品:例如遊客會買明信片以紀念遊玩過的景點;打高爾夫的人會買繡有標誌的襯衫或帽子,以紀念某場特別的賽事;為了慶祝特別的日子,愛人可能為對方挑選一張精美的問候卡;年輕人為搖滾音樂會而搜集專門製作的T恤等。他們買這些紀念品,以此作為對難以忘懷事件的留念。這些紀念品往往是他們個人珍藏的一部分,是他們對那段日子的感情紀念,那些經曆往往比紀念品本身更有價值。所有那些體驗,如果沒有紀念品的話,很快就會被遺忘,當然,那不是消費者購買紀念品的唯一目的,但如果能夠加重產品的附加值,並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感情,這就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對企業來說,就意味著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贏得消費者,鞏固市場。

另外一種就是為產品注入情感,從而讓消費者產生感情。2007年1月,"第二代巧克力"手機 LG KG90n登陸中國。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注入,"巧克力"係列手機也隻是外觀設計獨特而已。在後消費主義時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日益表現出個性化、情感化,消費者已經把注意力從產品功能、質量方麵轉移到了使用產品的感覺上。

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精神方麵的需求也提高了,開始尋求和家庭裝修、家具環境相搭配的彩色家電產品,以獲得一種心情上的放鬆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LG設計的擁有鏡麵、寶藍、酒紅三種色調的LG對開門冰箱,放在明亮簡潔的廚房中相當賞心悅目。另一大設計則是把雙開門施華洛世奇水晶冰箱引入客廳,在把手上鑲嵌了近5000枚施華洛世奇水晶,營造出一種家居奢華感,形成身份象征和審美的雙重滿足。

與顧客情感連接

一種產品要在市場上長久地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生命力。產品的生命力除了源自產品的品質保證外,還要讓每一個產品與消費者建立牢固的聯係。隻有消費者與之產生了共鳴,產生了感情,才會產生品牌忠誠。

如今"情感連接",已成為商家熱賣產品的關鍵。從產品設計到銷售,再到經營管理,賣大餅的和賣IT的都在強調"用情感塑造產品"。過去一款產品想要熱賣,它的決定因素是價格和服務,如今,"因情感而熱銷"已經逐漸成為主流。21世紀情感行銷時代的來臨,決定了未來一款產品在市場中能否被熱賣的關鍵因素是能否贏得消費者的喜愛。

情感反映在經濟力量上,就形成了所謂的"情感經濟",它是繼價格、質量和服務之後,又一重要的產品競爭要素。如果企業還像過去那樣,把提升競爭力和重點放在研發產品上以此去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做法將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因為消費者是有感情的,他們不光要消費產品,他們還希望被關心、被疼愛。因此,企業不光要愛你的產品,更要愛你的顧客,還要愛你顧客的所愛,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清楚消費者為什麼喜歡自己的產品,或者為什麼不喜歡自己的產品。所以隻有先從心裏愛消費者,才有可能讓消費者愛上你的產品。

我們拿一個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商品來舉例,寵物消費是一種情感的休閑體驗。當人們從市場上買回一隻心儀的狗仔、貓咪或是其他寵物時,他們之間就已經完成了一種情感的鏈接。寵物消費因為其情感化的特點而具有顯著的不同。大致說來,寵物消費在休閑體驗中的情感功能主要體現在情感替代、情感補償、情感轉移、身份表現等方麵。

聯係傳統家庭結構向核心家庭的轉變來看,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離家就業,家庭提早進入了空巢期,老人們通過飼養寵物可以實現一種情感的替代或轉移;從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來看,初級群體與初級關係的衰落,基於血緣的次級關係成為現代人的主要社會關係,這種人情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寵物成為情感支持的一種替代源,人們通過建立一種人與寵物之間的親密關係可以獲得某種情感上的補償和寄托;另外,一些人也基於寵物所喚起的情感愉悅而購買寵物,通過在長期的喂養中建立一種和諧關係來增進對這種積極情感的休閑體驗;此外,一些高收入人群也通過飼養名貴的寵物來顯示自己的身份。

寵物消費是現代都市人情感消費的一種方式,寵物的本質是市場所提供的一種情感化的休閑產品。無論是一度流行的電子寵物,還是現實中的活體寵物,其作為商品的訴求都在於通過購買和消費,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動物,要想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感情,企業必須先為產品注入情感,增添更多的感性因素。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增加消費者接受或體驗產品時的感覺,完成產品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產品對每一個顧客都是標準化的,但是對其產品的印象卻是為每一個顧客量身訂做的,其附加於產品的是無形的且根據需求隨時送達的情感,所以雖然賣的是實物的產品,但是銷售的過程卻也附加著情感。情侶衫專賣店的老板說:"'情侶衫的價格'等於'普通T恤衫的價格'加上'愛的情感溢價'。"當企業能夠給予消費者同情感需求最接近的產品時,就能從為數眾多的同類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就提升了產品的相對價值,同時也能向消費者索取更高的價格。

讓顧客對商品渴望

依賴度就是消費者對某一產品的渴望程度,依賴度越大,表明消費者對某一產品的渴望越強,一旦到了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它時,這種產品就徹底地占領了消費者的心靈,該產品就成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偶像"、"伴侶"。在消費它的過程中,消費者不僅得到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而且在其內心世界獲得了一種特殊的滿足,該產品帶給消費者的不僅是物質滿足,而且還有精神享受。

世界級的名牌商品對消費者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消費者心目中的"偶像級品牌",具有極強的精神輻射力,消費者對名牌會產生依賴性,享受名牌產品帶來的精神愉悅感,滿足虛榮心,顯示自我的社會身份、地位、名氣等。這就像飛機的頭等艙。頭等艙刻意在服務上和經濟艙拉開距離。坐過飛機頭等艙的消費者,不會再願意去坐經濟艙,這就是一種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產生依賴的例子。這和習慣於乘出租車的人,不願意再去擠公交車是一樣的道理。

隻要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消費者在選擇消費的時候肯定會選擇一個可以讓自己更舒服、更享受、更愉悅的方式。而這個可以讓消費者上癮的產品或服務隻要被消費者消費過,消費者就會產生依賴性。

英國航空公司的頭等艙、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頭等艙以及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頭等艙候機室裏,都被放置了Meadow grass(牧草)、Lenvender(薰衣草)等高級芳香劑,這種天然香氛能夠幫助乘客緩解壓力,很快地進入睡眠狀態,緩解旅途不適。因為頭等艙和經濟艙在"使用功能"上幾乎沒有區別,所以航空公司盡其所能,在環境、食品、服務方麵與經濟艙進行"差異化",在很多方麵實現了顧客價值的最大化。乘客乘坐頭等艙的意義除了到達目的地,更重要的是還在其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滿足,顯示了身份地位。

20世紀90年代,在箭牌口香糖銷量下滑、一籌莫展之際,箭牌發現並利用了一個很好的機會:當時社會上正倡導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很多煙民煙癮難耐。"手伸向衣兜,掏出香煙,點燃,深吸一口"的習慣動作無從發揮。箭牌口香糖發現了這一絕好的"習慣依賴"機會以後,便開始對煙民進行說服式誘導:它引導消費者用嚼香口膠來代替吸煙。這樣,香口膠可以像香煙一樣替代尼古丁對味覺的刺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攻勢以後,"手伸向衣兜,掏出香煙,點燃,深吸一口"的習慣性動作被"剝開包裝紙,取出香口膠,張開嘴巴,有節奏地咀嚼"所代替,箭牌口香糖也隨著這一廣告運動而名聲大振,銷量一路飆升。

產品實際上是一種利益分配的載體,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建立起產品與消費者的依賴關係,是掘取產品隱性資源,進行產品突圍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個產品是否能夠讓消費者產生依賴,首先取決於產品利益分配與利益確認的認可率。這裏主要是說產品的核心利益點(即產品的賣點)與產品自身是否協調一致,在消費者對產品進行消費或試用時,能否達到產品傳播的利益點與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相互平衡。如果能,則認可率高;如果不能或相差很大,則認可率便會降低,效果也會很差。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祛斑類產品宣揚其能解決消費者"斑"的問題,但如果消費者試用之後並沒有宣傳的效果那樣好的話,就不會產生重複消費。其次是消費者對產品的依賴基礎。消費者對產品的依賴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來自於企業對產品不斷創新的利益承諾,這樣才可能不斷地把依賴基礎延續下去。如果一個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沒有新品推出,或者在包裝、配方上都沒有很大的改進,不能為消費者提供持續的利益,那麼這種依賴關係便會很快消失。再一個是消費者對產品的驚喜率。消費者需要產品不斷地為他們提供驚喜或者感動的機會,例如產品的技術創新、技術升級、加量不加價的促銷等。

最後是固定利益的持續性。進行產品突圍的先決條件是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賴,這是不爭的事實。當消費者不能享受這一產品,不能享受到對該產品提供的利益依賴時,那麼對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懲罰。反過來說,對於產品來講,除了創新以外,它還必須保證產品原始利益的可持續性,以此為消費者提供利益依賴的基礎。同樣以洗發水為例,假如該洗發水是以"去屑"為主要利益點與消費者建立起了一種依賴關係,那麼它就必須長期地以該利益為基礎進行傳播,不論它以後創新開發出何種香型、何種包裝的洗發水,"去屑"這一功能訴求都應該堅持。

當然,在產品與消費者建立起一種利益依賴關係時,除了以上我們經常提到的產品本身的功能利益以外,還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建立起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依賴關係,隻要善於發現,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