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後的瘋狂 4.英美捕獵“狼群“(1 / 3)

第五章 最後的瘋狂 4.英美捕獵“狼群“

大西洋航線,直接關係到英國的生存。關於大西洋海戰,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中說:"大西洋海戰一直是整個二戰的主導因素。不論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發生的戰役都與大西洋海戰的結果息息相關。在大西洋海戰時期,英國人經常處於極度的困境和挫折中,經常麵臨著危險。"

大西洋上的海戰少了輝煌和陽剛之美,始終彌漫著詭秘陰鬱之氣。德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上攻擊盟國護航運輸隊,潛艇戰與反潛戰始終貫穿整個大西洋海戰。大西洋海戰不是一次海戰,而是曠日持久的海上爭奪戰。

德國潛艇對英國海上運輸線的破交作戰,使英國經常感到失敗和痛苦。德國"狼群"活動最猖獗時差點掐斷英國的大西洋航線!這場圍繞海上交通線的較量,持續了5年零8個月,對二戰的勝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源於希臘語詞,意思是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之海。大西洋在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大西洋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大西洋南臨南極洲。大西洋通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經線與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

大西洋西部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東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地中海相通。大西洋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的紅海相通。

大西洋東西窄、南北長,南北長約1.6萬公裏。大西洋的赤道海域,寬度最窄處為2400多公裏。大西洋的麵積不計島嶼約為9165.5萬平方公裏,平均深度為3597米。大西洋的最深處在波多黎各海溝,深度為9218米。

在幾個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麵積最廣,流域麵積為4742.3萬平方公裏。大西洋入海河主要有聖勞倫斯河、密西西比河、奧裏諾科河、亞馬孫河、巴拉那河、剛果河、尼日爾河、盧瓦爾河、萊茵河等。

大西洋重要的屬海和海灣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幾內亞灣、哈得孫灣、巴芬灣等。

大西洋重要的島嶼有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等。

大西洋航路四通八達,大西洋沿岸幾乎都是各大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大西洋航路是世界航運體係中的重要樞紐。在世界2000 多個港口中,大西洋沿岸占75%。

大西洋航運占世界三分之二的貨物周轉量和五分之三的貨物吞吐量。大西洋航運有5條主要航線:一是歐洲與北美之間的北大西洋航線;二是歐洲與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遠東航線;三是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間的中大西洋航線;四是歐洲與南美間的南大西洋航線;五是從歐洲至非洲的航線。

大西洋航運的主要貨物是石油和石油製品,其次是鐵礦石、穀物、煤炭、鋁土等。大西洋沿岸的主要港口為:但澤、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倫敦、利物浦、勒阿弗爾、馬賽、熱那亞、的裏雅斯特、康斯坦察、敖德薩、亞曆山大、達爾貝達、蒙羅維亞、哈科特港、開普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諾福克、坦帕、新奧爾良、休斯敦、馬拉開波、圖巴蘭、裏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其中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

英國擁有一支龐大的商船隊,海上交通線的總裏程超過8萬海裏。英國與世界各國的海上交通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北大西洋航線,歐洲、美洲再經巴拿馬運河通向太平洋。另一條是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航線。

為了打破德國潛艇的封鎖,英國海軍開始了艱難的護航戰。英國護航運輸船隊體製來源於數學概率論原理。按照概率論的分析,英國商船在海上與德國潛艇相遇是隨機的,護航運輸隊的規模越小,護航運輸隊的數量就越多。護航運輸隊的數量一多,它與德國潛艇遭遇的幾率就增加。

另外,德國潛艇的數量有限,每次德國潛艇發現護航運輸隊時,由於潛艇攜帶的魚雷數量有限,護航運輸隊的規模越大,每艘商船被擊沉的幾率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