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南粵窘境 第五章 齊心協力
夜深人靜,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該考慮的不知考慮了幾次,該想的也不知道想了多少遍,強迫自己趕快入睡,就是睡不著。
天才蒙蒙亮我們就起來了,準備迎接特殊的一天。
八點鍾不到,我們趕到了執行地點,緊接著邵科長也來了。
我再次察看地形。高高的六層樓,北邊五六米寬的路是出入江洲的瓶頸通道,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本來就川流不息。路的對麵是簡易小店,房子的西麵一條狹窄的路緊挨著平靜的粵江,東麵是一片參差不齊的民房。
執行環境很差,機器設備吊裝上車必須在這唯一的通道上。
鏟車慢吞吞地開來了,工作人員人也陸陸續續不斷湧來,使本來就狹小的路口顯得更擁擠。
王江浩怎麼還不來?我擔心。
前天我們來查封,是打開東麵的一扇小門,房子的大門是朝北向著小店,這大門上一把大鎖靜靜地掛在那裏。
大鎖是江洲管理處的人另外加上的鎖,王江浩沒有鑰匙,他隻能打開裏麵的門鎖。
派出所的民警到了,我的心一下子定了許多。小夥子身穿製服和邵科長與我一起向村中走去。
來到治保主任的家,民警的一番話,使他同意了在我們執行時負責治安問題。然後又在治保主任的帶領下找到了該村主任。又是一番解釋,在這位主任搞明白情況後,又找到了江洲管理處的負責人。
等到工作一一做通,最後找到開鎖的人打開門上的大鎖時,太陽已爬上杆頭。上午十點多了,我們還沒有真正動手。
此刻,中院的庭長早已來了,王江浩也來了,鏟車、拆裝工人早已待命,為了方便通行,十噸集裝箱大卡車及鏟車就在西邊沿江路上待命。
執行工作全麵展開。
金科長全麵負責拆卸機器的指導工作,機器拆卸的好壞由他負責。邵科長負責與江洲有關負責人的協調,注意不要節外生枝。蔣科長負責裝車及管理搬運工人。民警全麵負責過往行人及裝卸工作的安全。小李負責看管卷宗,並製作好執行筆錄。吊車、鏟車自身的安全操作由其自行負責。中院的梁庭長隻要執行開始後在半小時內無問題,他便可離開。
幾十個人,在我們的安排下各自投入了緊張的戰鬥。
不到幾分鍾,問題來了,由於臨時叫來的人不懂機械知識,使用扳手、螺絲刀工具不在行,再加上他們帶來的工具不是專用工具,遠遠不能勝任這艱巨的拆卸工作。工具不順手,馬上派人去買!可人不會使用,卻不能立即更換。在這緊要關頭,到哪裏去找熟練工人?金科長親自示範,手把手地教,這些人現學現做,速度實在太慢。這龐然大物,就是紋絲不動。買來了新的工具,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僅拆下了幾根附件。
已是中午時分,氣溫已越來越高,沒有一絲風,在場的人無不汗流浹背。小店裏的礦泉水已被我們全部承包,一人一瓶就是幾十瓶。
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窄窄的通道,裏裏外外足有六七十人,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這麼多人手忙腳亂,七手八腳,還有過往車輛與行人,最麻煩的是許多看熱鬧的小孩兒在嬉戲跑跳。我提心吊膽,千萬別出什麼事。我一會兒到屋裏叫他們注意安全,一會兒跑到外麵叫他們小心行人與孩子,一會兒提水給他們解渴,一會兒又對村主任如此支持表示感激。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一台機器的地腳螺絲已鬆,附件也已拆的差不多,一直在江邊等候的鏟車駛了過來。
開到大門外,問題突然來了,笨重的鏟車怎麼也無法開進大門,就差那麼一點,就是進不去。
如果用手動鏟車,又無法承載這四五噸的重量,大鏟車又無法開進屋內,真是兩難的問題!汽吊車更是無法進門。
怎麼辦?縱然有幾十個人在,也挪不動這四五噸的鐵疙瘩。大家都急了,七嘴八舌,比較一致的意見,就是把大門拆開。
王江浩不同意,村主任堅決反對,我也覺得不妥。房子本身的糾紛還在訴訟之中。
已是午飯時分,先吃飯,辦法慢慢想。這麼熱的天,別說幹活,就是站著也是又累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