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當晚晁蓋別了宋江,往石碣村來。半路上撞見劉唐和三阮弟兄,各執槍棒,接應到家。
六人商議一番,隻覺石碣村這裏終究不夠安全,還是得去投梁山泊。
智多星吳用道:“我們現在隻有四十人不到,就此往梁山泊去,風險不小。”
“有朱貴在那裏接應,會有什麼風險?”阮小二問道。
“王倫要是不收留我們還是小事,就怕他見財起意,把我們火並了,錢財劫了去。”劉唐道。
吳用便問三阮兄弟:“你們在這裏有多少至交打魚的,可隨我們一起去投奔梁山泊?”
三阮掰著手指頭計議一番,道:“約莫能有三十上下。”
吳用道:“小生教你們一套說辭,你們去鼓動熟識的人都去。現在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多一分裏就多一分安全。”
“先生有什麼說辭?”
吳用略一思忖:“你就問他們,在這裏整日饑寒交迫,早晚要餓死。他們是願意餓死,還是願意去落草?餓死肯定是死,落草未必是死。就算落草是死,也能做個飽死鬼!若他們願意一同去落草的,便來這裏聚齊。”
當下三阮分頭去了,不多時,叫來五十餘青壯打魚人,聚集在阮小二家中。
晁蓋大喜,拿出些財物,先給眾人分了,隨後叫眾人回去,把老小和家當都搬入湖泊裏,去李家道口附近水泊等,而後帶了兵器再來。幾個原本就孤身住在湖上的打魚的沒有拖累,不用收拾,叫他們在村口附近巡哨。
整整忙亂了一日,第二日晁蓋幾人正說話間,隻見那幾個巡哨的來報道:“烏壓壓大片官軍人馬往村裏來了,有三四百人。”
吳用起身叫道:“這廝們怎麼趕來如此快,莫不是哪裏走露了風聲。事不宜遲,我們速去李家道口。”
晁蓋道:“劉唐兄弟,你且把生辰綱都裝在小船裏,去李家道口左側相等。我們略阻一阻官兵來勢,隨後便到。”
阮小二選幾隻快船,把娘和老小並生辰綱的財物,都裝了。劉唐押著,叫晁蓋莊上的莊客搖了船,先往李家道口去。
吳用找個梯子爬到高處看了看官兵,對晁蓋、三阮說道:“官兵人太多,來勢又急,此間地理小生不熟,又不知官兵底細,我們且先去湖中隱蔽處躲了,待機迎敵。”
阮小二道:“不妨,就算他們人多,可在石碣湖裏興風作浪,還輪不到他們。我們自對付他,叫那廝大半淹死,小半戳死。”
晁蓋道:“兄弟們性命要緊,若是不能敵時,休要逞強,隻回來便是。”
阮小二讓個漁家搖條小船,載著晁蓋和吳用二人去了,自己與阮小五、阮小七計議一番,各自帶著一些人搖船去了。
且說何濤與捕盜巡檢帶著官兵往石碣村行來。一路上把河埠裏的船都奪了,凡是會水的官兵,都坐到船裏,與岸上人馬一起,分做兩路,水陸並進前來。
待到石碣村,何濤把大隊人馬留在村外,帶了五十人,拿了幾個漁戶帶路,尋到阮小二一家,一齊呐喊,撲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