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吳用起行石碣村(2 / 3)

吳用皺了皺眉頭:“哥哥既然說是心腹,應該也是可靠的。但這等大事麵前,畢竟不如你我這般交情。不如找些由頭,打發他們或送信或運貨,行個遠路,幾個月之後才能回來——這對他們也未必算壞事。”

“先生所言有理,我稍後就去安排。”

二人一邊說一邊往回走,待來到晁蓋莊上柴房,晁蓋把那幾個莊客支遠了,和吳用二人進來看劉唐。

晁蓋見劉唐仍是一副氣鼓鼓的模樣,道:“劉唐兄弟,我給你賠禮來了。”

劉唐沒好氣道:“哼,你不是說我是騙子嗎,我可當不起。”

“劉唐兄弟,我不是不信你,隻是怕走露了風聲。”晁蓋說著,就給劉唐解繩索。他一邊解一邊把剛才與吳用商議的低聲說了一遍,又問劉唐,何處下手最好。

劉唐活動活動筋骨,伸出三個手指頭道:“我一路行來,粗略看了,有三個地方可下手,一個是冠州枯樹山,一個是陽穀縣獨龍山,一個是壽張縣野雲渡。這幾個地方雖是偏遠的,但都是商路要地,隻要我等做的周密,除非生辰綱會飛,不能過了去。”

晁蓋道:“冠州和陽穀太遠,人生地不熟,便還是在壽張野雲渡吧,若真是錯過了,也隻能說老賊氣數未盡,不可強求。”

三人沉思半晌,晁蓋又問:“動手之人要如何?”

吳用道:“卻得先看天王事後如何打算。若是事後找個山頭落草,便倚多為勝,人多一些。若是想事後還在莊中快活過日子,便人越少越好。”

晁蓋道:“亂世未至,落草還是暫且不必了。”

“這便麻煩,人多容易走露風聲,做不得;人少力量不夠,隻怕不是那楊誌對手,也做不得。那楊誌外號青麵獸,應該好認,莊上莊客,做耳目時隻讓他們盯緊了臉上有青色胎記的人,別的都瞞著。然而動手之人,卻不能也瞞著,這便容易走露風聲。”吳用道。

“如今隻有天王哥哥、吳先生與小弟三人,這件事如何弄?那楊誌聽人說是個一能敵百的,我還不服氣,曾裝作無意撞過他一次,肩膀生痛。”

“他結果如何?”晁蓋急忙問道。

“他骨頭極硬,遠比一般技擊之人要硬的多。”

晁蓋握拳擂了劉唐肩膀兩拳,臉上有些變色。見吳用不解,晁蓋解釋道:“技擊到了一定境界之後,筋骨異常結實,即使表麵上看不出來,隻要一推一撞,便能察覺。劉唐兄弟肩膀硬如磐石,他有心算無心,先行發力去撞楊誌,如果還生痛的話,那楊誌定是一能敵百的境界中的還要靠上的好手。”

“料敵從寬總不會有錯。便是天王哥哥與吳先生十分了得,隻怕也擔負不下這段事。”劉唐道。

吳用道:“我技擊低微,勉強防身,不說也罷;天王哥哥是一能敵五六十的;劉唐賢弟武藝如何?隻要實話實話,莫再說什麼一二千馬軍之類。”

劉唐老老實實道:“小弟不敢扯謊,一人隻能敵六七十,再多就不行了。”

晁蓋估摸了一下,道:“料敵從寬,再有兩個一能敵三四十的好漢,最不濟也能與楊誌打平。想要穩妥勝他,還需再來兩個。”

吳用眼睛一亮,笑道:“若是能智取,何須強攻?既然要在野雲渡行事,尋些熟悉水戰的好漢豈不省事?”

晁蓋想了想,道:“先生此言有理。此往北去數十裏,有三個水戰高手,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隻要得了這三個人,就能了結這件事。”

吳用道:“這三個是什麼樣人?姓甚名誰?何處居住?

晁蓋道:“那三人住在濟州梁山泊邊的石碣村,日常靠附近泊子裏打魚為生,也曾在水路上做私商。他們都姓阮,是親弟兄三個,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這三個是親弟兄,真有義氣,都是好男子,可謀大事。我和他們已有二三年不曾相見。若得此三人,大事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