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宋江還道村燒香(2 / 3)

“恰恰是因為紅火,所以有人眼熱,借了官府的力打壓他,要獨吞那買賣的利潤。”

“原來如此,他要願意,可先納他入夥,別的待日久再說。落草之事秘之又秘,若是有個不妥,莫說光耀門楣,便性命保全也難。”

“愚弟不才,這點小心還是有的。”

此間事了,宋江心裏放下一塊石頭,又吃了幾杯酒,辭別呂方下山。呂方苦留不住,送到半山關前,臨別前呈上些金銀,宋江都收了。

二人剛下了山,宋清笑道:“想不到哥哥做了押司後竟練出了如此好口才!‘你是願一輩子做個賣生藥的,還是改變這天下?’這句話真是有王霸之氣。”

宋江臉上表情有些凝固,勉強笑道:“喝醉了都這樣。”他頓了頓,接著問道:“你那時不是醉了麼,怎麼還聽到了?”

“我飲多了酒便心慌,看你兩架勢,隻怕要喝上很長時間,裝醉罷了。”

宋江停住腳步,定定的看宋清道:“清弟,你記住我一言。日後若是我沒提前有消息與你,就突然落草,你一定去官府首告。這樣你我兄弟,總可以保全一人,不至於斷了宋家血脈。”

“說這些幹什麼?”宋清不以為然道。

宋江搖搖頭,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道:“我隻希望那一天永遠別來。”

回去路上,因宋清多在家中伺奉太公,沒有機會遊玩。如今難得有了機會,便趁機遊山玩水。宋江念及宋清自此一入江湖,日後久了必失了這份天真,隻怕整日也如自己這般提心吊膽,便由他去。

且說兄弟二人在一處山嶺貪看風景,不覺已是焦渴。遠遠的看見一白練似山澗,不由叫一聲好水。待來到澗邊飲飽,宋江抬頭看到一個村口,卻是認得,那個去處有名喚做還道村。

宋江看那山路上行人往來不斷,有些奇怪,原來那還道村團團都是高山峻嶺,隻一條山路進出村子,並非什麼交通要地,也無什麼獨特產出,不過是個普通村子,不應有這麼多行人。

走到近前,細看那行人,大多是香客打扮。

宋江道:“此地我幾年前也來過,沒聽說有什麼深山古刹,難不成有新落成的廟宇?”

宋清道:“管他呢,我們去看看。若是有廟宇,前去上幾柱香與老父祈壽也是好的。”

二人沿著山路而上,隻見山石峭立於道側,忽於道左,忽於路右,嶙峋嵯峨,姿態各異。路側石壁多沾水珠,石頭表麵生出大片青苔。宋清用手去摸,手上全是綠痕,頗感清涼。石壁之外,澗草灌木參差遮蔽,又有幽澗暗泉藏於路下,流水之音潺潺淙淙,一路不絕。偶爾高處澗泉飛灑,飄到領間疑是雨珠,正是“飛泉數點雨非雨,空翠幾重山又山”。

入山行了五六裏,山路漸漸崎嶇。轉過一處怪石,一條山路從峙立高聳的石林中蜿蜒而去,直伸到飄渺雲霧之中,消失無蹤。從石林壁隙沿路而上,兩側奇岩怪石形狀詭譎,無不模擬形物,惟妙惟肖。石林之中,或虎踞龍盤,或厲鬼雷公,或樓閣亭台,再間以麻岩鋪漫成雲,黑石懸綴如鳥,行於其間俯仰皆得,恍恍然如曆異世。

行了一陣,石林道路略寬,兩側山石稍疏,遠望山間,有居民茅舍隱藏於石塢之中,石後有炊煙冉冉升起,飄揚於蒼碧山林上,俄而便隨風卷散,混於山霧煙嵐之中。

這般山景,正如水墨溪山畫圖,意境清妙絕倫。行走於如此幽山之中,宋江興致勃勃,毫不覺累,修遠起伏的山路一口氣走下來,不覺已有十餘裏。

轉過一處山嘴,四處鬆柏漸多。每有山風橫掃呼嘯,那些蒼翠青黛的羅漢鬆漫卷如濤。風聲轟轟然嚎嚎然,似有猛獸狼群隱藏林中齊聲嘶吼。此時再望下方那些能看見的山坳鬆穀,煙霧氤氳其中,雲濤昏暗。此時縱有明亮日光從山外凹處照來,山坳中暗雲依然彌合如故,不可見物。

在這般陰暗渺然的高山林徑中走了一時,不知穿過幾層迷霧,兄弟二人終於看見高嶺鬆林中露出一處廟宇。

那廟供奉的是女媧娘娘,廟不算大,但香火鼎盛。廟中供奉一女媧娘娘神像,抬頭看去,隻見那娘娘神像,容貌修美,又有一股威嚴氣息,有詩讚曰:“頭綰九龍飛鳳髻,身穿金縷絛綃衣。藍田玉帶曳長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臉如蓮萼,天然眉目映雲環;唇似櫻桃,自在規模端雪體。正大仙客描不就,威嚴形象畫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