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公人道:“李都頭,那兩人太能跑,又沒受傷,上山不比我們騎馬慢,這能追的上嗎?”
“你等不知,這條路是去少華山的路,少華山三麵絕壁,他們無處可逃,正好被我等甕中捉鱉,走不了他們。”
那夥官兵聽了,眼光火熱,看朱武陳達不是兩個人,而是長了腿的銀子,緊追不舍。
少華山與西嶽華山峰勢相連,遙遙相對,並稱“二華”,但比華山略低,因此名做少華山,又名小華山,隋末瓦崗寨的綠林好漢王伯當曾在此聚義。
這少華山形如簸箕,朱武陳達不識路,正沿著簸箕口跑進來,所以那華陰縣的李都頭才說甕中捉鱉。此時天已大亮,眼見前頭遠處三麵都是大山絕壁,再無去路,背後又有追兵,二人隻道苦也,但捱得一步算一步,兩人還是往前玩了命的往山上爬。
山越爬越陡,快到山頂時,有個山嘴像個小瓶口,二人穿過山嘴,忽然看到一片平地,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那片平地甚闊,上麵青草茂盛,有數百匹馬正在吃草,再遠一些有十來個草棚,想是放牧人搭建用來遮風擋雨。遠遠望去,隱隱有人活動。
朱武見不遠處有個草甸子,草木甚深,有半人來高,便拉了陳達趴進去。陳達已是力乏致極,一進去便仰天倒下,隻會喘氣。朱武還行有餘力,用雙刀割了幾束長蒿草,綁在身上,也讓陳達綁了,又編了兩個草帽戴在頭上。
就在這時,李都頭帶領官軍也到了,他留下一個十將帶了七八個人守住山嘴,帶著其餘人一字排開,每兩人隔了十幾丈,慢慢搜尋。
陳達見他們尋來,便要往穀內爬,卻被朱武攔住。朱武示意陳達往山嘴處爬,陳達先是不解,接著恍然大悟,這就是所謂燈下黑,官兵隻道兩人會往裏麵逃,越往裏搜會越仔細,他們兩往外爬,正是占了出其不意四個字。果不其然,那些官兵隻顧往遠處看,哪裏想到那兩人就在眼皮子底下與自己擦肩而過。
待到了官兵身後,朱武見最邊上有個戴了頭盔的騎馬弓手落了單,離別的官兵都遠。那地方草木深深,朱武便引著陳達悄悄往那邊爬。
臨近弓手,陳達覷個冷子,跳起來一個虎撲,捂住那弓手的嘴,把他從馬背上撲了下來。朱武在旁邊趁機幾刀捅在身上,眼見那弓手不活了。朱武隨後剝了那弓手衣衫、頭盔,穿在自己身上。周圍官兵還沒反應過來,朱武便站了起來。
因離的遠,又被頭盔遮住了臉,旁邊的官兵沒認出來,隻道那弓手摔了一跤。最近的一人調笑道:“王二,是不是這幾日在錄事巷的粉頭身上折騰的腳軟了,怎麼今天連連跌跤?”
朱武不敢回話,摸著腰含含糊糊嘟囔了幾句,招手讓那人過來。那人不知王二已見了閻王,便下馬過來看,卻被陳達從背後抹了脖子。隨後陳達換上官軍的衣衫,和朱武一起往前邊走邊搜尋。
這幾下幹淨利索,雖是死了兩個官兵,但都沒有引起周圍官兵的注意。
李都頭帶著官軍搜了一遍,沒尋到二人,又沒見到二人爬絕壁,大為氣惱。便令官兵都聚攏起來,圍了牧馬人那些棚子,朱武和陳達也依言做了。
見官兵來意不善,有個年輕漢子迎了上去:“小可楊春,與族人在此放馬。不知這位將軍有何差遣?”
“你們可看到兩個賊人?”
“回將軍的話,不曾看見。”
“叫你們人都來此地!利索點!”
楊春便招呼牧馬人過來,大多是老少,有三四十個,似朱武陳達這般能打之年的一個也沒有。李都頭挨個棚子親自搜了一遍,也沒找到。再四顧看,並無人影。李都頭還不死心,盯著那些牧馬人又看了一遍,仍是找不見。見到手的銀子飛了,李都頭大為惱怒,一刀砍倒旁邊一棵矮樹,揮手便走。周圍官兵驅馬跟上,怨聲載道。朱武和陳達見狀也調轉馬頭跟上,低著頭吊在隊伍最後。
走到山嘴,隊伍突然停了下來。不知出了何事,請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