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的時候,我把書裝在幾個紙箱裏,這是我最大的家當。兩年多前從玉林調到北海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惟一的區別是這間宿舍留下過我放任自流、顛鸞倒鳳的美好回憶,而且闖進過“小偷”——誰知道是不是“小偷”呢。我有一次和女朋友看電影回來,鑰匙剛插進還沒轉動門就打開了。我大吃一驚,認真檢查了房間,門鎖沒壞,什麼東西也沒丟。從那以後,我心裏一直蒙著陰影,覺得我房間的門像羅馬城一樣其實是不設防的。我連鎖頭也懶得換,因為能這樣打開房門的人,一定來曆不凡,什麼樣的鎖都是“貓扮老虎——裝樣子”。
我借調到煉油廠後,廠裏曾有兩個女孩到過我的宿舍,一個星期天來借書,借了書卻磨磨嘰嘰不願離開,挽起袖子淘米洗菜做飯。她自詡自己做的菜天下無雙。我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焦躁不安,生怕有人看到後流言四起,又不好意思拂她的意。那頓飯吃了差不多有一萬年長,謝天謝地終於把她送出了門。我體會到如果一個男人被一個毫無感覺的女人追,實在跟搭錯車一樣是一件無比憋悶的事情。
另一個女孩來找我則是把我當成“知心姐姐”。她還不滿十八歲,一張圓圓的娃娃臉,笑起來像《林海草原》中的白茹有兩個酒渦,雙眼皮下的眼睛美麗地眯成一條縫,既嬌羞又無邪,頭發紮成兩根羊角,留著一簾劉海。她經常聽到我天花亂墜地胡說八道,龍眼核一樣的黑眼睛崇拜地粘著我,辦公室的人開個玩笑她就滿臉緋紅,單純得讓人生怕一不小心傷害到她。有個星期天她突然騎車跑到我宿舍,吞吞吐吐說有人追她,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我道貌岸然地坐在離她一米多遠的地方,和她一本正經地分析那個人的性格、為人,勸她如果有好感,就不要輕易拒絕對方,即使最後失敗了也不要緊。她眼睛看著我,滿臉虔誠,像一塊海綿一樣,似乎努力要把我的話一點不剩地吸進去。她出門時我像父親一樣捋了一下她的頭發,她捉住我的手貼在臉上,讓我蠢蠢欲動中,油然生出一股當了一回柳下惠的自我崇高感。
我在籌建處辦公室最多的事情就是寫會議紀要,以及起草報送政府的各種請示、報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每次有領導來廠裏視察時,我要像桑丘跟著堂吉訶德一樣,豎起耳朵聽領導的重要指示,整理成文字,把領導嘴裏的雞毛變成一根根令箭印發傳達給全體職工。即使在企業,你也能感受到:拉大旗做虎皮的手法,說話旁敲側擊的藝術,推過攬功、含沙射影、化敵為友的技巧,準確地拿捏分寸,適當地含糊其詞,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說正確的話,種種規則讓我大開眼界,獲益匪淺。
我並不熱衷於這些企業政治,隻是喜歡這個新廠,八百多職工中,絕大多數都是剛走出校門。他們精力充沛,波光流轉,青春蕩漾,讓人樂不思蜀。一頭牛盡管吃不了多少青草,甚至一根也吃不到,也會喜歡呆在一個牧草豐茂的大草場。我把作家夢丟到了九霄雲外。文學啊文學,去你媽的!文學惟一的用途,是讓我的情書寫得文彩飛揚,勾魂攝魄。到廠裏不久我曾喜歡一個女孩,個子不高,長得眉清目秀,五官精致,單純可愛,每天下班或在飯堂打飯時我就心神不寧地尋找她的身影。後來按捺不住冒昧給她寫了一封信,卻像葉子落在水麵上無聲無息,偶爾遇到,她還是像原先不認識我一樣。一個同事說,你簡直是對牛彈琴,人家一個職校畢業生,根本看不懂你那麼高深的情書。
搬家的時候,我把書裝在幾個紙箱裏,這是我最大的家當。兩年多前從玉林調到北海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惟一的區別是這間宿舍留下過我放任自流、顛鸞倒鳳的美好回憶,而且闖進過“小偷”——誰知道是不是“小偷”呢。我有一次和女朋友看電影回來,鑰匙剛插進還沒轉動門就打開了。我大吃一驚,認真檢查了房間,門鎖沒壞,什麼東西也沒丟。從那以後,我心裏一直蒙著陰影,覺得我房間的門像羅馬城一樣其實是不設防的。我連鎖頭也懶得換,因為能這樣打開房門的人,一定來曆不凡,什麼樣的鎖都是“貓扮老虎——裝樣子”。
我借調到煉油廠後,廠裏曾有兩個女孩到過我的宿舍,一個星期天來借書,借了書卻磨磨嘰嘰不願離開,挽起袖子淘米洗菜做飯。她自詡自己做的菜天下無雙。我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焦躁不安,生怕有人看到後流言四起,又不好意思拂她的意。那頓飯吃了差不多有一萬年長,謝天謝地終於把她送出了門。我體會到如果一個男人被一個毫無感覺的女人追,實在跟搭錯車一樣是一件無比憋悶的事情。
另一個女孩來找我則是把我當成“知心姐姐”。她還不滿十八歲,一張圓圓的娃娃臉,笑起來像《林海草原》中的白茹有兩個酒渦,雙眼皮下的眼睛美麗地眯成一條縫,既嬌羞又無邪,頭發紮成兩根羊角,留著一簾劉海。她經常聽到我天花亂墜地胡說八道,龍眼核一樣的黑眼睛崇拜地粘著我,辦公室的人開個玩笑她就滿臉緋紅,單純得讓人生怕一不小心傷害到她。有個星期天她突然騎車跑到我宿舍,吞吞吐吐說有人追她,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我道貌岸然地坐在離她一米多遠的地方,和她一本正經地分析那個人的性格、為人,勸她如果有好感,就不要輕易拒絕對方,即使最後失敗了也不要緊。她眼睛看著我,滿臉虔誠,像一塊海綿一樣,似乎努力要把我的話一點不剩地吸進去。她出門時我像父親一樣捋了一下她的頭發,她捉住我的手貼在臉上,讓我蠢蠢欲動中,油然生出一股當了一回柳下惠的自我崇高感。
我在籌建處辦公室最多的事情就是寫會議紀要,以及起草報送政府的各種請示、報告。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每次有領導來廠裏視察時,我要像桑丘跟著堂吉訶德一樣,豎起耳朵聽領導的重要指示,整理成文字,把領導嘴裏的雞毛變成一根根令箭印發傳達給全體職工。即使在企業,你也能感受到:拉大旗做虎皮的手法,說話旁敲側擊的藝術,推過攬功、含沙射影、化敵為友的技巧,準確地拿捏分寸,適當地含糊其詞,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說正確的話,種種規則讓我大開眼界,獲益匪淺。
我並不熱衷於這些企業政治,隻是喜歡這個新廠,八百多職工中,絕大多數都是剛走出校門。他們精力充沛,波光流轉,青春蕩漾,讓人樂不思蜀。一頭牛盡管吃不了多少青草,甚至一根也吃不到,也會喜歡呆在一個牧草豐茂的大草場。我把作家夢丟到了九霄雲外。文學啊文學,去你媽的!文學惟一的用途,是讓我的情書寫得文彩飛揚,勾魂攝魄。到廠裏不久我曾喜歡一個女孩,個子不高,長得眉清目秀,五官精致,單純可愛,每天下班或在飯堂打飯時我就心神不寧地尋找她的身影。後來按捺不住冒昧給她寫了一封信,卻像葉子落在水麵上無聲無息,偶爾遇到,她還是像原先不認識我一樣。一個同事說,你簡直是對牛彈琴,人家一個職校畢業生,根本看不懂你那麼高深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