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統葉護的玩笑(1 / 3)

也正因為如此,玄奘選擇了通往突厥汗庭最近的一條路——離開跋祿迦國後直接穿越淩山。

可是,玄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剛翻過淩山,就遇到了打獵的統葉護可汗!

想想倒也不奇怪,突厥本是一個以遊牧為主的草原帝國,他們居無定所,逐水而居、逐草而眠。每逢春夏季節,很多突厥部落都會率部眾到這裏來度夏,因為這裏水草豐美,野獸又多,很適合放牧和打獵;而到冬季來臨,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的時候,他們又會移居到氣候溫暖的南方。

關於突厥族的起源,玄奘聽說過一個著名的傳說——

據說,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十歲的男孩,士兵見他年紀小,便沒有殺死他,隻將他砍去雙腳拋棄在荒原上。這種以仁慈的名義所行的殘忍之道,令人心驚。因為通常情況下,這個男孩是絕不可能生存下來的,反倒要在死前多受許多痛苦。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小孩被一頭母狼所救,長大後同母狼結合。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那頭母狼則逃到高昌北部的山洞裏,生下了十個男孩。他們長大後各自成家,繁衍後代。當地人稱其為突厥。

與狼相連的民族傳說,不僅東方有,西方也有。相傳羅馬城就是由兩個由母狼帶大的孩子建造的。但那隻是人類的孩子吃狼奶,被狼養大而已。而像突厥人這樣,幹脆直接說自己的祖先就是狼的孩子,實屬罕見。也難怪中原人鄙夷地稱他們為“狼崽子”。

自從隋文帝楊堅利用計策,將大突厥分割成東西兩個部分,東西突厥就開始各自為戰,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征服道路。

當頡利在漠北地區四處劫掠的時候,統葉護可汗卻在向西用兵。

統葉護的勢力範圍原本已經遍布蔥嶺的東西兩側,再往西去,就是赫赫有名的薩珊波斯王朝和東羅馬的拜占庭王朝了。

他一直無暇東顧,卻多次入侵西亞的薩珊波斯王朝,並且與東羅馬帝國建立了聯係。東羅馬的希拉克略皇帝就是在他的支援下,發動了對薩珊波斯的戰爭,兩人曾在第比利斯城下會麵。

在這場空前浩大的西部戰爭中,統葉護一戰成名,幫助東羅馬帝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突厥原本就是由無數部落組成的草原帝國,結構極其鬆散。那些部落首領的處事原則極其簡單:誰強大就跟誰。東突厥強大了他們就跑到東突厥,西突厥強大了他們自然就會跑到西突厥。

不光是突厥各部,絲路上的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就連李淵都曾經向突厥人稱臣,更不要說那些牆頭草似的小國家了。

原本東西突厥實力相仿,頡利卻認為自己更強大些,畢竟,他享受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供奉,還時不時地率部南下,搶劫中原王朝的財物和人口。他以為自己至少能在經濟上超過統葉護。殊不知,統葉護控製了幾乎整個絲綢之路。為了鞏固在中亞的霸權,他將大多數絲路王國都納入他的軍事行政體製內,授予“俟利發”的官號,派吐屯駐紮監視,坐地收稅。

也正因為如此,玄奘選擇了通往突厥汗庭最近的一條路——離開跋祿迦國後直接穿越淩山。

可是,玄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剛翻過淩山,就遇到了打獵的統葉護可汗!

想想倒也不奇怪,突厥本是一個以遊牧為主的草原帝國,他們居無定所,逐水而居、逐草而眠。每逢春夏季節,很多突厥部落都會率部眾到這裏來度夏,因為這裏水草豐美,野獸又多,很適合放牧和打獵;而到冬季來臨,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的時候,他們又會移居到氣候溫暖的南方。

關於突厥族的起源,玄奘聽說過一個著名的傳說——

據說,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後被鄰國所滅。當時有一個十歲的男孩,士兵見他年紀小,便沒有殺死他,隻將他砍去雙腳拋棄在荒原上。這種以仁慈的名義所行的殘忍之道,令人心驚。因為通常情況下,這個男孩是絕不可能生存下來的,反倒要在死前多受許多痛苦。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小孩被一頭母狼所救,長大後同母狼結合。鄰國國王聽說這小孩已長大,怕有後患,便派人將他殺了。那頭母狼則逃到高昌北部的山洞裏,生下了十個男孩。他們長大後各自成家,繁衍後代。當地人稱其為突厥。

與狼相連的民族傳說,不僅東方有,西方也有。相傳羅馬城就是由兩個由母狼帶大的孩子建造的。但那隻是人類的孩子吃狼奶,被狼養大而已。而像突厥人這樣,幹脆直接說自己的祖先就是狼的孩子,實屬罕見。也難怪中原人鄙夷地稱他們為“狼崽子”。

自從隋文帝楊堅利用計策,將大突厥分割成東西兩個部分,東西突厥就開始各自為戰,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征服道路。

當頡利在漠北地區四處劫掠的時候,統葉護可汗卻在向西用兵。

統葉護的勢力範圍原本已經遍布蔥嶺的東西兩側,再往西去,就是赫赫有名的薩珊波斯王朝和東羅馬的拜占庭王朝了。

他一直無暇東顧,卻多次入侵西亞的薩珊波斯王朝,並且與東羅馬帝國建立了聯係。東羅馬的希拉克略皇帝就是在他的支援下,發動了對薩珊波斯的戰爭,兩人曾在第比利斯城下會麵。

在這場空前浩大的西部戰爭中,統葉護一戰成名,幫助東羅馬帝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突厥原本就是由無數部落組成的草原帝國,結構極其鬆散。那些部落首領的處事原則極其簡單:誰強大就跟誰。東突厥強大了他們就跑到東突厥,西突厥強大了他們自然就會跑到西突厥。

不光是突厥各部,絲路上的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就連李淵都曾經向突厥人稱臣,更不要說那些牆頭草似的小國家了。

原本東西突厥實力相仿,頡利卻認為自己更強大些,畢竟,他享受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供奉,還時不時地率部南下,搶劫中原王朝的財物和人口。他以為自己至少能在經濟上超過統葉護。殊不知,統葉護控製了幾乎整個絲綢之路。為了鞏固在中亞的霸權,他將大多數絲路王國都納入他的軍事行政體製內,授予“俟利發”的官號,派吐屯駐紮監視,坐地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