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順治帝出家】(2 / 3)

"我是天子,可也是個人呀,為什麼不能追求人間的真愛?母後,我是不是你的親兒子?為什麼你看到兒子幸福快樂而大發雷霆呢?滿朝文武,朕是不是你們的君主?為什麼你們對朕的諭旨要群起反對呢?朕到底有什麼錯?誰能告訴我?對了,小宛,咱們一起去萬善殿,現在就去!我佛慈悲,唯有佛門才能讓我心安,讓我得到清靜!佛祖,保佑我和小宛,弟子行癡乞求你了!"

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於是宮裏宮外有人悄悄傳言:當今皇上與下賤歌妓的婚姻觸怒了天庭,天神發怒了,要懲罰大清國的皇帝和他的臣民!

到了順治十六年,起初倒是喜事不斷。前方的勝利消息像雪片似的接連飛來,舉朝上下一片歡騰!多尼、吳三桂、趙布泰等四路大軍會師,所向披靡,一舉收複了雲南!永曆小朝廷在中國已無立足之地,隻有李定國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緬甸。西南諸省平定,統一大業終於完成了!而朝中原先由於皇上撤議政改內閣造成的矛盾和齟齬,此時也化解了。可是,今年開春以來,皇貴妃董小宛就病倒了。她先是咯血,後來就吐血,大口大口殷紅的鮮血從她嘴裏往外冒,而她的臉色則一天比一天地蒼白,不知看過了多少太醫都不見起色。跳神、拜佛、求上帝保佑,可一切的努力似乎都不起作用,董小宛已經病入膏肓,憂心如焚的順治萬般無奈之中,一次次地求神拜佛,把一線希望寄托在了佛祖的身上。愛情的力量是驚人的,而得之不易的愛情更令人珍惜,甘之如貽。順治自從得到了董小宛這個紅顏知己後,格外勤政。這種真愛就像一團火,使少年天子那顆長期得不到愛而漸趨冷酷的心,重新溫暖燃燒起來,愈燒愈旺,而這種愛,順治在母後那裏從未體嚐過。董小宛的愛,使他從冷漠無情的天上落到了人間,讓他感到了生活的美好,董小宛成了順治的一切,是他活著的唯一愛的支柱!

黃昏時分,殘陽如血,承乾宮浮上了一層使人心醉又叫人感到沉重的暗紅色。多日來躺在病榻上似乎奄奄一息的董小宛突然睜開了眼睛:"太陽快要下山了嗎?"

她的聲音盡管微弱,卻十分清晰。侍女們高興地一聲歡呼,圍在了董小宛的身邊,嘰嘰喳喳,像一群快樂的喜鵲。"娘娘,您好些了嗎?""太後送來的湯藥真管用!""娘娘,您想吃些什麼?""對了,娘娘,要不要我去告訴皇上,免得他牽掛?"

"別吵了。"董小宛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扶我起來,我想彈支曲子。這黃昏的時候過得最快,一轉眼天就黑了,很沉悶的。"

董小宛果然見好了,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的話,居然也沒咯血!宮女們給她披上衣服,扶她坐到了琴旁,董小宛凝神想了想,伸出了青筋裸露的雙手,撥動了琴弦: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歸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小宛,愛妃!菩薩顯靈了!"順治等董小宛彈唱完,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笑著喊著跑了過來。

董小宛的眼睛一亮,蒼白的臉上現出了兩朵紅霞,她也笑了:"陛下!"話音沒落,眼淚卻如斷了線的珠子從臉頰上滑落。

"別哭,別哭!再哭,朕也要流淚了!"順治攬過了董小宛,可董小宛卻一指正中的禦座,柔柔地說道:"皇上,好多日子沒給您請安了,請上坐受妾身一拜!"

"來日方長,以後再拜不遲!"順治不願意放開愛妃。董小宛咬著嘴唇,幹瘦的麵頰上顯出了一個時隱時現的酒窩:"皇上!小宛的日子怕是不多了,妾身實在是......舍不得皇上呀。"說完偎在順治的肩頭,慟哭失聲。

順治的眼圈紅了,心裏很不是滋味,忽然長歎一聲:"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一切為有法,如夢如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小宛,我的至愛,我們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你不能先我一步而去,我願與你同年同月同日死!你與我二人永不分離。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慟哭不已的董小宛從順治那顛三倒四的話中似乎體會到了什麼,她抬起了淚眼:"皇上,你身為一國之君,大清國不能沒有你呀!答應小宛,請你答應!無論怎樣,皇上都應該以國事為重!小宛請皇上多多保重!"

"朕心願已了,這塵世再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了。雲貴已經平定,鄭成功的水師也已被擊潰,成不了氣候。朕的江山已經一統,就是見了列祖列宗,朕也可以瞑目了!哈哈哈哈!"順治突然爆發了一陣怪笑,嚇得宮裏的使女們直哆嗦。看來皇上倒像是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呢。

清順治十七年(1660)秋冬之交時節,北京城籠罩在一派肅殺慘淡的氣象之中。

就在愛妃董小宛彌留之際,順治帝也已經因哀痛和絕望過甚而陷入了精神恍惚、舉措茫然的失常狀態,而這一切,做母後的孝莊太後卻沒放在心上,因為她最關心的是董小宛的死活。

皇三子、皇四子染上天花,後宮朝中亂作一團;鄭成功一度兵圍南京,再一次震驚了朝野,人心惶惶;京畿一帶蝗災,災後鬧饑荒,京城裏的乞丐越聚越多......為什麼這些惡兆接踵而至?一心參佛的皇太後忽然明白,這全是那個賤人董小宛帶來的!

中國人古來就有這樣的觀念,認為浪漫邂逅而來的婚姻必大為不祥,不是蛇在引誘女子,而是女人本身即為蛇蠍!本來是平平靜靜的後宮和朝野,因為兒子順治不顧一切地愛上了董小宛這個歌妓而變得波浪迭起。朝中的王公貴族以濟度和富壽為首,竟暗中糾集力量,準備廢掉順治!幸虧老臣索尼打探到了消息並及時稟告了太後。孝莊太後能夠理解王公大臣們對順治的失望,她本人也是恨不得猛扇順治幾個耳光,讓他清醒一下。可這個兒子一心一意迷上了那個美女蛇,鬧得不理朝政,尋死覓活,一有空就往煙花柳巷裏鑽!這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