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千古冤魂】(1 / 3)

第二十二章 【千古冤魂】

此時,祖大壽、何可綱正率著近十萬遼東大軍,浩浩蕩蕩地往山海關進發。他們兩人並駕齊驅,走在隊伍的前麵。突然謝尚政騎著馬,從後麵追過來:"祖將軍,何將軍,朝廷又派信使來了!"

祖大壽:"明廷視我遼軍為叛軍,我已與他一刀兩斷了!"

徐小保等許多將士,聞言都憤怒地停了下來,拉出弓箭,準備射向信使。信使騎著馬,從遠處飛奔而來,越走越近,原來是餘大成親自送信前來。

餘大成一路喊著:"鄙人不是送聖旨來的,而是送來一封袁督師給祖總兵的親筆信!"

將士們一聽是袁崇煥來信,都驚呆了。祖大壽、何可綱也立即勒住了馬。謝尚政從餘大成手中接過信,遞與祖大壽。

祖大壽急忙拆閱,輕聲讀信:"複宇兄:見字回師,驅逐韃虜,一切均以國家為重!袁崇煥。"

祖大壽手捧來信,翻身下馬,麵朝北京,痛哭流涕:"袁大人!"十萬將士一起跪下,麵朝京師而慟哭。

坐在馬拉轎車中的祖老夫人掀起轎簾,問道:"發生了什麼事?"祖大壽哭著說:"娘,袁大哥來信,要兒回師,驅逐韃虜!"

祖老夫人:"啊,本來以為督師已經死了,咱們才反出關來,謝天謝地,督師並沒有死。兒呀,你快打幾個勝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師,皇上就會答允的。現今這樣返回遼東,隻有加重督師的罪名。"

祖大壽一聽,立即躍上馬,對將士們揮手:"回師京都去,殺敵救督師!"將士們振臂高呼:"殺敵救督師!"

再說滿桂被迫率兵殺出永定門,向八旗大軍發起進攻。幾路勤王之師,從來沒有打過仗,讓他們參戰,恰似羊入狼群,很快就潰不成軍,死的死,逃的逃,隻聽得戰場上一片哭爹叫娘,頃刻屍首狼藉,鮮血染紅數十裏雪地。滿桂身已中箭,陷入重圍,還揮舞著一把大刀,在與阿敏、高鴻中、鮑承先等許多敵軍將士廝殺,漸漸隻有招架之力了。皇太極與範文程騎著馬,站在高地上觀戰,他眼看著自己的兵馬明顯處於優勢,顯得非常興奮。又一支箭射中滿桂的胸部,他一拔箭,鮮血跟著湧出來,便怒吼一聲,揮刀劈向阿敏,忽然馬失前蹄,把他摔落在地。阿敏、高鴻中、鮑承先等揮刀砍向滿桂......站在城頭上觀戰的梁廷棟、王承恩等人臉色蒼白,大汗淋漓。滿桂在永定門大戰中不幸陣亡,噩耗傳入京城,朝野震驚。

那天晌午,袁崇煥坐在囚室裏低著頭用指頭在地上寫寫畫畫,突然背後傳來一個聲音:"滿大將軍殉國了!"袁崇煥轉身一看,是馬仁甫站在門外向他傳來噩耗。袁崇煥奔到鐵欄杆前,拚命地搖晃著,以頭撞著:"讓我出去,讓我出去!滿桂兄弟呀,我寧可戰死,不願苟活!"程本直、馬世龍、劉應坤等囚徒紛紛跑到鐵欄杆前,望著痛哭的袁崇煥,默默流淚。

皇太極在永定門大捷後,躊躇滿誌地說:"哈哈哈,袁崇煥入獄,遼東軍出關,滿桂又陣亡了,攻取北京,如囊中探物,易如反掌!"

這時,濟爾哈朗騎著馬,從遠處奔馳而至:"皇上!祖大壽回師,收複永平、遵化,已向京畿殺過來了!"

皇太極大驚:"啊!"

阿敏:"搶在遼東軍到達之前,攻下北京!"

皇太極:"且慢!祖大壽回師,莫非袁崇煥被放出來了?"一談起袁崇煥,八旗將領們都相顧失色,範文程也低下頭。

皇太極:"要是祖大壽他們斷了我們的後路,怎麼辦呀?"於是,立即決定連夜撤兵,返回盛京。

第二天一早,首輔成基命就入宮向朱由檢奏報:"皇上,祖大壽一接到袁崇煥的信,立即回師,迅速收複永平、遵化,嚇得皇太極率師,倉皇逃竄了!"

朱由檢驚喜地:"上天有眼,列祖列宗有靈呀!"

成基命:"皇上,袁崇煥寫信請回遼東軍,殺退韃子兵,其功不小呀,應當放他出獄!"朱由檢卻不吭聲了,他的心思怎能讓外人知曉?金酋已撤,京畿複寧,懸在心上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細思量,這場兵燹都是袁崇煥惹起的,朝野共憤,不治他的罪,還行嗎?況且遼東軍目中隻有袁督師,沒有我這個崇禎皇帝,要是放虎歸山,一旦反叛,朱家江山豈不變為他袁家的了?

一聞捷報,馬仁甫就興衝衝拿了一壺酒,向袁崇煥報喜:"大人,韃子兵退了,滾回老巢去了!"

袁崇煥:"真的嗎?"

馬仁甫:"真的,祖大壽、何可綱接到你的信,大哭一場,立即掉轉馬首,揮兵殺回,嚇得皇太極連夜逃跑!來,咱們三人幹一杯,慶賀一番!"他把程本直都叫到這個囚室裏來了。

袁崇煥聽了,十分興奮:"對,幹一杯,慶賀京師解圍!"

馬仁甫:"更要慶賀你們即將出獄。"

袁崇煥望了程本直一眼:"更生,你說,韃子兵退了,皇上會放我出獄嗎?"

程本直搖搖頭。馬仁甫一愣:"什麼,袁大人還不能撥雲見天,官複原職?程先生,小的與你打賭!"

程本直笑而不答。通過這次變故,他已把皇上琢磨透了,不抱什麼幻想了。

這次餘大成立下一功,成基命、錢龍錫特地登門慰問。餘大成說:"兩位大人光臨寒舍,小的不勝榮幸之至!"

成基命:"哈哈哈,集生呀,我們兩位老朽前來感謝你,你這三寸利舌,說動了袁崇煥,請回了遼東軍,可立了大功呀!"

錢龍錫:"是呀,這不但解了京師之圍,還能讓皇上回心轉意,放出袁崇煥!"

餘大成:"兩位大人德高望重,一定要趁熱打鐵,懇求皇上立即釋放袁督師!"

成基命:"我們今日已聯名上疏了,不僅懇求放了袁崇煥,也懇求放了馬世龍將軍,滿桂一殉國,邊關更缺人了!"

高捷一聽到風聲,連夜去溫府探聽:"溫大人,風聞皇上要放袁崇煥出獄,是真的嗎?"

溫體仁說:"皇上城府很深,我怎麼猜得到呀?"

高捷:"袁崇煥報複心很強,上次一複出,就殺了毛文龍,這次要是死灰複燃,一定會反撲更凶猛。"

溫體仁冷笑道:"這次整他的不是別人,是皇上,他能對皇上怎麼樣?"這時,梁廷棟來了,神情有些沮喪。

高捷:"梁大人,你怎麼啦?"

梁廷棟:"我剛才在禦街遇上了王公公的轎子,他匆匆忙忙往詔獄方向走去。"

溫體仁:"啊,這麼晚去詔獄幹啥?"

梁廷棟:"說不定袁崇煥馬上就要放出來了!"溫體仁也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了。

當天晚上,袁崇煥坐在囚室裏對著昏暗的燈火,看一封何惠芳的來信。何惠芳在信中說:"相公,全軍都在等待皇上放你出來,祖大哥說,你一出來,要大宴三日,還要把咱們的事辦了......"

這時,忽然傳來一聲:"赦旨來了!"袁崇煥一愣,抬頭一看,隻見小七等錦衣衛打著燈籠走在前麵,馬仁甫陪著捧著聖旨的王承恩出現在走廊裏,囚犯都湧到走廊兩邊的鐵欄杆前,驚奇地觀看、等待。

王承恩向袁崇煥點頭微笑。袁崇煥有些緊張,雙手緊緊抓住鐵欄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袁崇煥。王承恩展開聖旨,喊道:"馬世龍接旨!"馬世龍一聽,跪下。原來,朱由檢在成基命、錢龍錫的聯名奏折上批了,邊關缺人,可重新起用馬世龍。

八旗軍已退了兩個多月了,祖大壽、何可綱不久也率領遼東軍出了山海關,返回原來的駐地。將士們都急切盼望朝廷放袁大人出獄,望眼欲穿,度日如年。

有一天早上,祖老夫人偶爾發現何惠芳嘔吐,關心地問:"孩子,你怎麼了?"

何惠芳:"可能受了風寒。"走到放食物的地方,拿起一點酸菜吃:"不知為何,有些想吃酸的。"

祖老夫人:"過來,大娘問你。"附在何惠芳耳邊,低聲說了什麼。

何惠芳害羞地點了點頭--她回到遼東後,隻對大娘悄悄說了夜探詔獄的事。祖老夫人恍然大悟了,便拉著何惠芳的手,說:"等袁大人一出來,大娘就替你們做主,趁早辦了!"

這時,祖大壽走進來。祖老夫人:"兒呀,辮子兵都退了兩個多月了,袁大人還不放出來?"

祖大壽:"娘,皇上把馬世龍將軍放了出來,官複原職,就是不肯放袁大人!"

祖老夫人一愣:"啊,皇上怎麼了?"

何惠芳突然哭了,又劇烈地嘔吐。祖老夫人輕輕地拍何惠芳的後背:"孩子,這個時候,你更要保重身子!"

祖大壽:"娘,兒甘願削職為民,以官階贈蔭請贖袁大人之'罪'!"

祖大壽伏闕上疏,願削職為民,以官階贈蔭請贖袁崇煥之"罪";餘大成帶著一家人伏闕上疏,願以全家人入獄,換取袁崇煥出來;成基命,這位年逾古稀的老臣,跪在會極門外,請求赦免袁崇煥。關外將吏士民不斷到總督孫承宗的衙門去嚎哭,為袁崇煥呼冤,願以身代,孫承宗一邊極力安撫祖大壽,同時上疏崇禎皇帝,盼望以祖大壽之功來贖袁崇煥之過。所有這些,崇禎皇帝一概不予理睬。

當時,袁崇煥下獄的噩耗傳到東莞,好比晴天霹靂,嚇得一家魂飛魄散。袁崇煥的弟弟袁崇煜立即趕往北京,除了去向成基命、錢龍錫、梁廷棟等大臣求情外,還在佘憨的引薦下,去拜訪王本原這位國丈,他說:"家兄下獄,令我心碎。望國丈發慈悲,入宮托娘娘,求皇上饒家兄一命,放他回鄉,骨肉團圓,可憐家母年邁,臥病在床,至今還不敢讓她知道家兄落難的消息。"說完跪下,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