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比知識的內涵豐富得多(1 / 2)

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但人們一致認為他是印度人。因為他在逝世前孟加拉還是印度的一個省。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話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詠他的詩歌的。然而他的詩是在他自己把它們譯成英文之後才獲得了世界性的讚揚。由此可見,他的作品不受國家、民族或者宗教的限製,這也從側麵表現出其作品的完美。因此,不管泰戈爾是哪個國家的,他的作品都能夠永久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不可否認,泰戈爾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同情苦難深重的印度農民,他熱愛祖國,熱愛古老的民族文化,還曾經親自創辦過學校,進行民族傳統教育,並投身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之中。他就像一個在暗夜中行路的智者,苦苦探索著印度民族的出路,在尊重民族、尊重傳統的同時,泰戈爾也具有開放性的眼光,他從來不排斥西方文化,並且還從中學習與借鑒。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製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曆程。在創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學的營養,又借鑒西方文化的優點,藝術成就頗高。特別是他的詩歌格調清新、詩句秀麗、想像奇特、韻律優美、抒情氣息濃鬱,同時又飽含深邃的哲學與宗教思想、社會與人生理想,扣動著讀者的心弦。雖然有一些詩作,因受到《吠陀》與《奧義書》中宗教思想的影響而顯得神秘晦澀,但仍然具有獨特的藝術神韻。他為印度近代文學做出了開拓性貢獻,其本人也於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獲該獎的第一位東方作家。

泰戈爾與中國也是頗有淵源,他是中國人民的密友,曾於1924年訪問中國。其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誌摩、冰心等一代中國的大文豪,他的許多作品被譯成中文後,便在華夏大地上廣為流傳。泰戈爾的《飛鳥集》對冰心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最終冰心寫出了《繁星·春水》,也讓她在文學界上邁出了一大步。

泰戈爾的宗教哲學思想深受古代印度吠檀多不二論的影響,他十分深刻地探討了“無限”與“有限”的本質、內涵及其關係。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最高意識、最高真實、最高存在是“梵”,亦即“無限”。“無限”涵蓋“有限”,統轄“有限”,而“無限”又存在於“有限”之中。他甚至認為:“無限”本身根本沒有意義,“無限”隻有在“有限”之中才能表現出來,正像歌需要歌唱才能表現出來一樣。其次,他不僅探討“有限”中的人類精神與“無限”之間的關係,也深究人類精神病與自然及現象世界之間的關係。他的宗教哲學思想歸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範疇,但不乏其合理因素,因為他著眼於現象和人,當然重點則在人的精神性上。

泰戈爾的美學思想則是他宗教哲學觀的延伸,他在《我的回憶》裏說:“詩劇《大自然的報複》可以看成是我未來全部創作的入門,或者說得更確切些,它是我一切著作所涉及的主題——在有限之中達到無限境界的歡悅。”他認為:“藝術是人的創作靈魂對最高真實的召喚的回答。”

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但人們一致認為他是印度人。因為他在逝世前孟加拉還是印度的一個省。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話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詠他的詩歌的。然而他的詩是在他自己把它們譯成英文之後才獲得了世界性的讚揚。由此可見,他的作品不受國家、民族或者宗教的限製,這也從側麵表現出其作品的完美。因此,不管泰戈爾是哪個國家的,他的作品都能夠永久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