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心中向往的存在,暴風雨來臨前(2 / 3)

在答應任務之初,他就有了那種任務失敗、被發現身份後必死的決心。

誰料,想象中窮凶極惡的一群惡劣混人,在接觸了解之後也有自己的故事。那是一個個在血淚交加中爬起來,發誓哪怕死後墜入阿鼻地獄也要讓世人償還的崩潰靈魂。

明明心中知道他們是錯的,這些事情與“被惡人搶了之後,翻身爬起來也去攔路搶劫無辜少女”有什麼區別?

可是,在有些再也無法挽回的事情麵前,對於那些為了宣泄悲情的暴力的勸解,就變得那麼無奈又無力。

是啊,誰都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問題。可那又該拿怎樣的姿態去麵對這個醜惡又凶險的世界?

老百姓們也隻能就像是竇娥冤裏麵的詞文一樣,對上天抱怨、哀歎不斷——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隻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蹠、顏淵?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從古至今的冤假錯案就沒斷過、更多的是平頭百姓被“錢、權”欺壓、奴役的仿若理所應當的現狀。

他們能做什麼?

手中的力量是那麼微弱,呐喊的聲音是那麼的瘋狂刺耳又無力,打不碎的屏障其實永遠都在。

隻有精神還是自由的,像阿Q一樣的精神勝利大法那麼多人使的爐火純青。

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梁祝化蝶、孔雀東南飛裏麵的死後長相廝守、木蘭替父充軍後大勝歸來……

我們還能守護的,也隻有這些了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些寶貴的文化傳說中,每一次的政權交疊都滿載著民眾的一份希望與寬慰。可是,幾世而亡的永不止一小國,隨之消亡的是信念。

那種相信這個世界必將繁榮昌盛、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相信身邊的同伴永不離棄的幼稚念頭。

就像孔夫子曾經提出的大同社會一樣——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副先人繪出美好的圖景至今仍沒能實現。

駱齊鳶曾經教他習古文的時候就感慨過,說有時候真不知道我們人類,是不是在生活水平方麵不斷奮勇向前,精神文化層次卻在不斷倒退。

說不定,等直接退到“原始人”的那一天,人類這個物種也就開始消亡、甚至淪為珍惜物種。

洛川當時跟本就沒聽明白,聽見這個懶洋洋的躺在他床上監督他背古文的混蛋就這麼大言不慚的嘲諷世界,直接就懟了回去:

“你不是人類嗎?別一個兩個這麼杞人憂天好不?滅國戰亂的戲文看太多了,還是文言文把你整個人都讀迂腐了?明明我們靈韻大陸修真界越來越厲害……”

駱齊鳶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漫不經心且答非所問:

“是吧,隨口說說而已。哪怕每天這個莫名忙碌的世界都要把你壓迫的跟行屍走肉一般,也絕不妥協,好好睡個懶覺就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現在看來,嘖,難怪他總是覺得這個家夥的目光總是飄忽不定。似乎在看著他們看著這個世界,他卻總能發現他眼底複雜變換的心緒間,永遠都抹不掉的絕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