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三個月後,返杭州
江西廬山大天池短期閉關
杭州武林佛學院教師
再閱文瀾閣《四庫全書》等藏書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己醜 32歲
隻身赴台
台灣《全民日報》社論委員
結婚,妻楊曉薇(1928~2011)
組公司“義利行”,三條機帆船從事貨運
1950年 庚寅 33歲
“義利行”船隻被官方征用,三船火災沉舟山
長女南可孟出生
1951年 辛卯 34歲
基隆佛教講堂講佛法
1952年 壬辰 35歲
次女南聖茵出生
1953年 癸巳 36歲
寫作
1954年 甲午 37歲
主持台北觀音山淩雲寺禪七
三子南一鵬出生
1955年 乙未 38歲
主持七堵法嚴寺禪七
台灣初版《禪海蠡測》
1956年 丙申 39歲
楊管北先生邀請,講佛經
1957年 丁酉 40歲
四子南國熙出生
1959年 己亥 42歲
講《楞嚴經》
1960年 庚子 43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台灣初版《楞嚴大義今釋》
1961年 辛醜 44歲
台北寓所掩關
寫作
1962年 壬寅 45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台灣初版《禪宗叢林製度與中國社會》
1963年 癸卯 46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輔仁大學講“哲學與禪宗”
1964年 甲辰 47歲
寫作
1965年 乙巳 48歲
主持北投奇岩精舍禪七
台灣初版《楞伽大義今釋》
兼任教授:陸軍理工學院、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6年 丙午 49歲
應邀於台灣三軍各基地巡回講演中國文化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7年 丁未 50歲
中華學術院研士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8年 戊申 51歲
主持台北禪七法會
台灣初版《禪與道概論》
1969年 己酉 52歲
輔仁大學講《易經》、“中國哲學史”
台灣師範大學講“佛學概論”
隨台灣“中日文化訪問團”赴日,應邀發言(《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開信》)
1970年 庚戌 53歲
東西精華協會成立大會
開設禪學班(台北市青田街)
成功大學講“廿一世紀的文明與禪學”
台灣初版《維摩精舍叢書》(袁煥仙、南懷瑾合著)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
1971年 辛亥 54歲
主持禪學班禪七
創辦《人文世界》月刊
東西精華協會遷至台北市臨沂街蓮雲禪苑四樓,定期講課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
1972年 壬子 55歲
主持東西精華協會禪七
定期講課
各大學邀請講演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
1973年 癸醜 56歲
在蓮雲禪苑四樓主持禪七
楊管北先生邀請,講《金剛經》
台灣中華電視台邀請,講《論語》
台灣初版《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禪話》
旅台三個月後,返杭州
江西廬山大天池短期閉關
杭州武林佛學院教師
再閱文瀾閣《四庫全書》等藏書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己醜 32歲
隻身赴台
台灣《全民日報》社論委員
結婚,妻楊曉薇(1928~2011)
組公司“義利行”,三條機帆船從事貨運
1950年 庚寅 33歲
“義利行”船隻被官方征用,三船火災沉舟山
長女南可孟出生
1951年 辛卯 34歲
基隆佛教講堂講佛法
1952年 壬辰 35歲
次女南聖茵出生
1953年 癸巳 36歲
寫作
1954年 甲午 37歲
主持台北觀音山淩雲寺禪七
三子南一鵬出生
1955年 乙未 38歲
主持七堵法嚴寺禪七
台灣初版《禪海蠡測》
1956年 丙申 39歲
楊管北先生邀請,講佛經
1957年 丁酉 40歲
四子南國熙出生
1959年 己亥 42歲
講《楞嚴經》
1960年 庚子 43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台灣初版《楞嚴大義今釋》
1961年 辛醜 44歲
台北寓所掩關
寫作
1962年 壬寅 45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台灣初版《禪宗叢林製度與中國社會》
1963年 癸卯 46歲
主持新北投居士林禪七
輔仁大學講“哲學與禪宗”
1964年 甲辰 47歲
寫作
1965年 乙巳 48歲
主持北投奇岩精舍禪七
台灣初版《楞伽大義今釋》
兼任教授:陸軍理工學院、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6年 丙午 49歲
應邀於台灣三軍各基地巡回講演中國文化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7年 丁未 50歲
中華學術院研士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
1968年 戊申 51歲
主持台北禪七法會
台灣初版《禪與道概論》
1969年 己酉 52歲
輔仁大學講《易經》、“中國哲學史”
台灣師範大學講“佛學概論”
隨台灣“中日文化訪問團”赴日,應邀發言(《致答日本朋友的一封公開信》)
1970年 庚戌 53歲
東西精華協會成立大會
開設禪學班(台北市青田街)
成功大學講“廿一世紀的文明與禪學”
台灣初版《維摩精舍叢書》(袁煥仙、南懷瑾合著)
兼任教授:輔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