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詩歌的代表,其中《繁星》包括小詩164首,於1923年1月作為文學研究會叢書之一。《春水》包括小詩182首和《迎神曲》、《送神曲》、《一朵白薔薇》等29首詩,於1923年作為新潮社文藝叢書之一。這兩部較早發表和出版的詩集,是中國新詩奠基工程中一塊功垂青史的基石。

據冰心自己介紹,她寫作這些小詩,“是因看著泰戈爾的《飛鳥集》,而仿用他的形式,來收集我零碎的思想”,是將“自己一切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三言兩語地寫在筆記本的眉批上”,日積月累收聚而成。她的詩發表之後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反響,青年們競相學習並創作了許多像這樣表現“刹那感受”、“適於寫一地的景色、一時的情調”的“小詩”,形成了“所謂的小詩流行的時代”。

在冰心這些閃動著靈光和真情的小詩中,數量最多的是歌頌自然、母愛和童心的詩,這也是貫穿她一生的“愛的哲學”的全部內涵。在她的眼裏,自然是美好的,母愛是博大的,童心是聖潔的,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纖柔筆觸細細地描摹著,深情地歌頌著:那“深藍的大海”,“閃爍著”的“繁星”,“飛濺的浪花”,“晚來的潮水”,“嫩綠的芽兒”,“淡白的花兒”,流星,大海,山影,晚霞,無不飽含著溫柔的情思,散發出生命的氣息和誘人的芳香。景是如此之美,點點處處華光四射,而人也是美的,在詩人的筆下,“母親”就是大寫的“人”,“母愛”是人類最崇高、最無私的愛,是生的慰安,是美的典範。因此,她熱誠地讚美:“母親嗬,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在它的巢裏;心中的風雨來了,我隻躲到你的懷裏。”這是她在率真、坦白地抒寫內心的情感。她還以一種母性的柔情同純潔天真的兒童作心的交流,她要“萬千的天使”起來歌頌小孩,因為“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裏,含著偉大的靈魂”。她深情地喟歎:“童年嗬!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除了這些抒唱“愛的哲學”的詩之外,《繁星》、《春水》中還有些托物言誌,以鮮明的形象來比喻或暗示人生哲理的詩,這些詩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冰心的詩歌情至真,語至美,以含蓄、溫婉、典雅、清麗著稱,還帶有淡淡的哀愁。她每一首詩都宛如天空中的星星,荷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有著特具的藝術美感。冰心在《春水》的最後一首中這樣寫道:“別了!br春水,br感謝你一春潺潺的細流,br帶去我許多意緒。brbr向你揮手了,br緩緩地流到人間去吧br我要坐在泉源邊,br靜聽回響。”有人便以這“一春潺潺的細流”來概括冰心小詩的特性,很是質形俱現,恰到妙處:春天的山澗裏,清亮潺緩地細流,汩汩地流向田野、村莊,流向人間,它帶來春的信息和山泉無窮無盡的流響,其中既有春水的溫柔或冰冷,也有詩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緒……詩人無意,流水有情,一幅情景交相融合的春溪圖,形象地概括了冰心“春水”體小詩的本質特征。當然,冰心小詩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還在於它來自“天然的音韻”,比如:“故鄉的海波嗬!你那飛濺的浪花,br從前怎樣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br現在也怎樣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繁星》二八)“我不會彈琴,br我隻靜默的聽著;br我不會繪畫,br我隻沉寂的看著;br我不會表現萬全的愛,br我隻虔誠的禱告著。”(《春水》九八)這些小詩的節奏、韻律,讀來格外自然、和諧而優美,它來自於“天然的音韻”和自然的雕飾,而非刻意經營的結果。但在好長一段時間內,冰心之所以不把這些小詩稱作詩,就在於她總認為,詩的形式無論如何自由,而音韻在可能的範圍內,總是應該有的。而這種音韻,在她的意識裏,僅僅是那種刻意經營的外在形式,所以她那些立意而作的詩,往往刻意講究押韻,注意音節或每節行數的齊整等,結果是多了些匠氣,而少了天然的美感。《繁星》和《春水》恰恰在這方麵具有獨到的審美價值。

當時很多作家都給她的小詩以較高的評價,並將之譽為“冰心體”。這些像晶瑩的繁星,像潺潺的春水的小詩,緩緩地流到讀者心間,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經久彌新的情感的波濤,在文壇上形成了一種小詩創作的浪潮。

劉大白、郭紹虞、葉紹鈞、徐玉諾、宗白華等,都創作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小詩。這些小詩以真實簡練的文字,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們在刹那間對於平凡事物的獨特感興和情思的變遷。它們和冰心的小詩一起,形成了一片晶瑩而又遙遠的星群,永遠地閃爍在新詩發展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