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楚懷王的威猛時刻(2 / 2)

眼看自己的士兵被一個個的殘殺,再衝不出楚軍的包圍網自己鐵定要折在這裏了,姒無疆狠下心來,發動最後一次突圍。他命令全體越軍將士聚攏在一起,衝擊騎兵在前,戰車跟進,最後則是步兵。

這種不要命的突圍方式很快便收到了效果,雖然騎兵和戰車隊全都被團團圍住,進而全殲,可是卻硬生生的將楚軍的包圍網撕出了一道口子,使得姒無疆得以成功逃脫。

姒無疆突破了包圍網以後不要命一般的駕車狂奔,直奔長江而去,甚至都不管後麵逐漸掉隊的步兵,他現在隻有一個念想,那便是活下去。可是楚懷王這次就是要弄死姒無疆,豈會允許他逃跑?

於是,在處理完戰場上的殘兵敗將以後,他親自帶領楚國的精銳騎兵前去追擊姒無疆。

後麵的追兵越來越近,姒無疆的速度也越來越慢,因為他的戰車是經過精良改造的,分量很足,別說四匹馬,就是八匹馬拉著都費勁(除非是周穆王時代的八駿)。

看眼速度越來越慢,可是姒無疆沒有生氣,反倒是哈哈大笑,因為眼看就要到江邊了,隻要自己能夠成功上船必定會保住一條性命。

可等他到了江邊以後徹底傻了,看著藍藍的長江,再看看岸邊的廢船,姒無疆全明白了。

眼看著追兵距離自己越來越近,姒無疆不想在楚懷王的手下受辱,便拿起了腰中的短劍,直接插向了自己的心窩。

就這樣,越國的最後一代君王姒無疆,命喪黃泉。

因為有長江在對麵堵著,使得越國士兵根本無法渡河,死的死,降的降,沒有一個能逃的,總之就是四個字,全軍覆沒。甚至連楚懷王都沒想到這次的戰果會是如此豐厚,“二十多萬人,那可是整整的二十多萬人!是越國的全部有生力量啊,如果我再趁勢——”。

想到這,楚懷王狂笑不止,他馬上命楚國的能工巧匠日夜趕造船隻,之後全軍過河襲擊越國,勢必要在越國最虛弱之時一舉滅之!

那可能有的朋友會問了,中原的那些諸侯國不是不允許一個國家直接把另一個國家給滅了嗎?那為什麼楚國這麼囂張都沒有人管一管呢?

第一,越國所處的位置為現在的江蘇、浙江、福建一帶,這些地兒在當時並沒有現在這麼富庶,相反的,還十分貧乏,中原的那些諸侯國們根本就看不上這塊蠻荒之地,認為楚國就算拿下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第二,和楚國接壤的國家有韓、魏、秦。韓國和魏國現在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呢,就更別提救別人了,而秦國現在的主攻方向是河東,南方不在他的考慮範圍,秦國雖然國力強盛,但秦國國君可不是魏惠王那樣的愣頭青,弄得四麵皆敵。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越國的外交實在是搞得不怎麼地,和中原各諸侯國的關係處的那是杠杠的差。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知道,在每個班都會有那麼一兩個學生,性格特別孤僻,和誰關係都不怎麼好,隻知道悶頭在那學習,到最後有什麼困難都不會得到幫助。很明顯,如果戰國是個班級的話,那越同學很明顯就是這麼個學生。

所以,基於以上三點,當楚國大舉進犯越國的時候,越國人根本就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直接就被楚國給滅了。

從此以後,楚國在原有的基礎上,土地又增加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