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胡服騎射(三)(2 / 2)

趙雍麵色冷峻,語氣不善的對四人道:“哼!先輩們的規矩?什麼規矩?!大禹時代、商湯時代、文王時代,他們哪一代的規矩是相同的?伏義、神農推行教化而不用刑法,黃帝、堯、舜使用刑法而不動聲色,夏、商、周三王隨著時代的前行而製定法規,他們全都是從實際出發,衣服和各種器械都是為了方便才使用的。所以禮製不必千篇一律,隻要有利於國家的,便無需效仿古法!而你們呢?用古法處理今天的事物而不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遵循舊法,泥古不化!我看你們就是欠歸攏!”

說罷,看這四人還要BB,直接從背後抽出騎弓,引箭拉弓就對著幾人,“怎麼茬?還不明白?”

四人一看趙雍要發飆,趕緊跪地求饒。

如此,《胡服令》在趙雍的強勢下直接推向全國。一開始趙國的百姓還對此令諸多不滿,可當他們看到趙國的王公大臣們也都穿上了胡服,也就都老實了。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公元前306年,已經改革一年的趙雍在這年率領龐大的騎兵軍團進入西北邊境線,史書上說趙雍在西北邊境線溜達一圈胡人就全都臣服了,林胡王更是將自己的寶馬奉獻給了趙雍,並承諾永遠不再進犯趙國邊境,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三胡一直到趙雍死都沒有再進犯趙國邊境一次。

到這,問題就又來了,三胡,那是啥?那是匈奴一代雄主攣鞮(低)冒頓出現以前都一直稱霸草原的存在,匈奴也一直生活在其打壓之下。那也是以後的項羽之所以能橫天下而無一敗的重要法寶之一。

由此可見,三胡的戰鬥力絕對是超高的存在。

可就這麼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戰鬥集團,人家趙雍一溜達就服了?說實話,筆者不相信。

我有理由認為,三胡之所以不再進攻趙國,那肯定是因為他們和趙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慘烈的大戰,並且趙國新練出來的騎兵痛毆了三胡騎兵,這才使得三胡對趙雍開始服軟了。

行了,不管咋地,反正三胡是間歇性服了,而匈奴一看三胡都被幹服了,自然也不敢再和趙國動刀動槍。

於是,趙雍解除了西北線少數民族的威脅。

緊接著,趙雍又將凶狠的目光盯向了中山國!

公元前305年,趙雍命趙袑(邵)為右軍帥,許鈞為左軍帥,長子趙章為中軍帥,牛翦擔任前鋒官(戰車和重騎兵等衝鋒部隊),自己為總指揮,起兵十萬進攻中山國。

中山姿王率八萬中山精銳主動迎戰。

中山國,曾經被魏文侯魏斯滅國,自從複國以後,中山王明白一個道理,隻有擁有絕對的武力才會得到地位。於是,他瘋狂練兵,擴充兵源,當初隻有兩萬精銳的中山,現在已經擁有八萬人,再加上中山步兵一個個孔武有力,所以強如齊國也不敢輕易和中山國亮招子。

所以,中山姿王也打算利用這次機會打敗趙軍,威震天下諸侯王。

因為地理關係,中山和少數民族交過手的隻有狄等北方少數民族(狄最厲害的不是騎兵,而是步兵),很少碰到三胡以及匈奴這等遊牧民族,所以他不知道真正輕騎兵的可怕。還準備用傳統槍陣收拾趙國騎兵的衝鋒,然後再來個防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