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胡服騎射(二)(2 / 2)

趙雍到了趙成的府邸以後,馬上跑出了一個下人,他跪在地上和趙雍道:“拜見主公,我家老爺他”。

沒等這個下人說完,趙雍隻一個字,“滾”。

下人被趙雍的氣場所震懾,哪裏還敢再說半句廢話,趕緊跪到一旁去了。趙雍越過下人,直奔內室,沿途的其他下人看到麵色嚴峻的趙雍,全都嚇得不輕,一個個都雙腿哆嗦,不敢發出半點兒響聲。

而這時候的趙成還不知道趙雍已經來到了自己的府邸,還拿著一本《詩經》搖頭晃腦的嘚瑟呢。

“哎呦,叔父好興致啊。”

冷不丁聽到麼一句話,趙成嚇得一個激靈,抬頭一看,趙雍正站在門口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

這一下子可把趙成驚到了,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話來,場麵一度陷入尷尬。

看到趙成如此模樣,趙雍也不好再戲弄他,畢竟這次自己是來求他這個叔父辦事兒的。

於是,趙雍直接坐到了趙成的麵前,一本正經的和趙成道:“叔父,別再裝了,寡人是不會怪罪於你的,我也知道您是為了趙國著想,怕我耽誤了趙國,可是叔父您知道服飾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嗎?”

趙成一看露餡兒了,也不再裝病,悶悶的道:“衣乃遮體之物,這有什麼可問的。”

趙雍柔聲道:“對了,衣服隻是用於遮體,禮製是為了辦事順利,聖人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地製宜,從具體出發而製定禮法,所以既利於民,國家也深受其益。剪短頭發,在肌膚上雕刻圖騰,那是越國地區的民俗。染黑牙齒,額上刻花,魚皮作冠、長針縫衣,那是吳地的民俗。這些地方的禮法服飾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方便簡潔。因此,聖人認為,隻要對國家有利,方法就不一定要雷同,隻要於事方便,禮法就不必拘於一格。儒家同一師承,可是他們的禮法卻分為很多派別,難道叔父能說他們是錯的嗎?”

看到趙成聽了自己的話,在那低頭沉思,趙雍微微一笑,於是便打蛇隨棍上,“而中原風俗相同,可教化卻有差異,更何況窮山荒穀,隻要方便就可以了。所以事物的變化,智者不能強求一致。各個地區的服裝,聖賢也不能強求一律。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也不能妄加非議,這才是真正公正的態度。之前叔父和我講的是一般風俗的問題,可我如今主張的卻是改革強國的問題,他們不能混為一談。”

說罷,趙雍拿出了隨身攜帶的地圖,和趙成一頓比比劃劃,“叔父請看,我趙國東有黃河和薄洛之水,與齊國和中山國共享其利,可由於中山橫在咱們趙國中間,使得咱們無法大規模的派出漁船打魚,這就在漁業上大大的製約了咱們,而西北方的那些少數民族就更不用說了,從常山到代,還有上黨以東,哪一個地方沒有被胡人掠奪過?咱們趙國因此派出了大量軍隊駐紮於邊境,因此便無法伸手中原,大大的限製了咱們趙國的發展。而我所主張的胡服騎射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使咱們趙國練出一支天下無敵的騎兵集團,使趙國全民皆兵!每個人都會騎射!每個人都有兩手功夫!這樣,咱們趙國就有實力將三胡(東胡、樓煩、林胡)和匈奴人徹底趕出西北,就有實力滅掉中山,甚至有實力統一天下!可是叔父您呢,卻拘泥於舊的禮節習俗,違背前人的遺願,寧可趙國落後也不願意換上胡服,叔父您說,您這樣做對嗎?”

趙成聽了趙雍的一番解釋,老邁的心靈也被忽悠的熱血沸騰,如果事情真如趙雍所說,那他可真真兒的誤會趙雍了。

“原來換上胡服會有這些好處啊!”

想到這,趙成哐當一下跪到了地上,“主公恕罪,老臣實在是太過迂腐,不明白主公的意圖,如今主公將事情解釋的清清楚楚,老臣也是趙國人,怎敢再違背主公的意願?”

說罷,脫下身上的衣物,換上了趙雍給他準備好的胡服,老頭頓時之間就變的“英姿颯爽”,然後對趙雍一拱手,“明兒個上朝就穿這一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