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學藝有成以後,漂泊到了楚國,在此地娶妻生子,靠著嘴皮子混跡於貴族之中騙吃騙喝,希望通過這些關係網在楚國混個一官半職的。
最後他在楚國當沒當官咱不知道,反正是混到楚國的貴族圈子裏了。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因為這個圈子,他差點兒被楚國的令尹昭陽給弄死。
話說一日,楚懷王一高興,將和氏璧賞賜給了當時的楚國令尹昭陽。
要說這和氏璧那可真是咱們華夏第一瘋狂的石頭,他每每出現都能伴隨著無數的腥風血雨。
相傳幾百年以前,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打獵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隻長相類似於鳳凰的鳥類動物落在一塊大石頭上,卞和本來想把這個大鳥抓回去獻給國君,可是這大鳥一看到卞和就飛了。
卞和認定這是鳳凰,他聽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所以鳳凰曾經落下的石頭必定是一個重寶。
本著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外加上這卞和也特別愛國,就將這塊石頭獻給了當時楚國的國君,楚厲王。
楚厲王一聽是鳳凰所落之石,非常興奮,可當他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便開始皺眉了,因為楚厲王是個門外漢,根本就看不出這塊石頭和普通的石頭有什麼不同,所以找來楚國王宮專門雕琢玉器的人,讓他來辨別這塊石頭的真偽。
咱也不知道這雕刻玉器的工匠是真的啥也不是,還是要刻意陷害卞和,總之就對楚厲王說:“這哪裏是什麼寶石,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楚厲王因此大怒,認為卞和是想用一塊普通的石頭來他這裏騙取財富,直接砍去了他的左足。
多年以後,楚厲王被大白鶴接走了,楚武王繼承了王位,卞和再次捧著他那塊石頭準備獻給楚武王。
家人和朋友都勸卞和,讓他不要再給自己找罪受了,可是卞和認定這是塊寶石,一定要獻給楚武王,為自己正名。
楚武王接見了他,可同樣看不出這塊寶石有什麼不同,便又找來一個雕刻玉器的工匠問這是不是寶石,這個工匠是不是上次那個工匠咱不知道,反正回答的都是大同小異,還是說:“這隻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楚武王和他大哥一樣,都認為這個名叫卞和的人是拿著一塊破爛的石頭來他這裏騙吃騙喝的,於是砍去了他的右足。
又是多年以後,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已經再也沒有膽量前去楚國王宮進獻寶物了(真能活),可是實在是不甘心,隻能抱著他的石頭在楚山下痛哭。
他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期間一滴水和一粒米都不曾吃得,就這麼撕心裂肺的哭泣,一直哭,一直哭。
眼淚流幹了,擠出來的是血,嗓子哭啞了,噴出來的同樣是血。
卞和的這一舉動震動了周邊的人,就連身在王宮的楚文王聽到後都震驚不已,竟然派人去詢問他原因,“天下受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
卞和知道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了,便和來使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而傷心啊。”
卞和,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一直想把手中的“寶石”獻給楚國王室,可卻被斬斷了雙腳,一直到他白發蒼蒼都想著要將這塊“寶石”繼續進獻,楚文王被他的真誠所打動,認為一個如此執著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坑蒙拐騙之徒,便將卞和招到了楚國王宮,也不讓什麼勞什子的工匠鑒定了,直接就命一名雕刻的工匠將這塊石頭給刨開了。
果然,當石頭被刨開以後,在這塊石頭的中心部位有一塊極其璀璨的玉石,這玉石光芒萬丈,一看就知道勝普通的玉石數倍。楚文王直接就命人將這塊玉石打造成玉璧,賞賜了卞和無數的金銀財寶。
為了紀念卞和的這種精神,還將此玉璧命名為和氏璧。卞和棄而不舍的大無畏精神終於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同,這便是和氏璧的出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