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輯 打開塵封的心鎖 第一章 《音樂之聲》(2 / 2)

演出後,上校一家逃到修道院,並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全家躲過納粹的追蹤,翻過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人生悟語】

這是怎樣的一部電影啊,它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麵的角色、情節、人物經曆家喻戶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麵之廣、覆蓋麵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諧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依托的關係,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電影《音樂之聲》雖然裏麵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絲毫無損主題和形式上的出類拔萃,幽默的對白和情節,更把觀眾逗得前俯後仰,樂不可支。《音樂之聲》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藝術作品的範疇,從藝術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角度來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鑒。

記得正讀初中的時候,我有機會在一個親戚家的錄像機裏麵,看到了這部經典老電影。那時候的電影很少,也許對於學生時代的我來說,看到什麼電影都會激動不已吧。但是,歲月匆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仍對這部老電影很是著迷,特別是片中女主人公瑪利亞的溫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堅強、勇敢和無私、純潔的愛!

前幾天,陪著要做母親的妻子又回顧了此片,也終於懂得,片中那11個家教之所以沒有最後留下來的原因應該是他們缺乏耐心、缺少對孩子們的愛,他們事實上並不真正地解孩子們;瑪利亞正好相反,能充分理解這些孩子,並用發自內心的無私的愛去愛他們,並借著那優美動聽的音樂讓這個缺少愛的家庭,又重新充滿了活力和歡樂。所以最後孩子們從心裏接受了她,從心裏喜歡她,並在她與上校結婚後親熱地喊她“媽媽”。

反之,思考我們的現實人生,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冷漠實在讓人心痛。其實,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內心並非希望彼此距離越大、裂痕越深越好,但是事實上的情況是,很少有人包括父母或子女本身,肯於拿出真正意義上的精力和愛投入到其他親人的身上,也因此造成了彼此之間的陌生感。

瑪利亞的愛是無私的,是充滿激情和歡樂的,她之所以可以無條件地去愛別人甚至是與她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正是因為她對生活的無限投入和發自內心的讚美,並從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

也正因此,她的人生也從此變得與眾不同。愛自己,就要去主動愛他人。修道院院長讓瑪利亞去探索生活的真正目的,我想,她已經真正做到了,做得不錯,並且深深地影響、激勵了好幾代欣賞者。

記得不知道誰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學校”,以前自己真的不懂,現在,看完這部電影後開始慢慢理解了。

【智慧辭典】

人的生命短得可笑。怎樣去生活呢?一些人千方百計逃避生活,另外一些人把自己整個身心獻給了它。前一種人在晚年時精神空虛,無所回憶;後一種人,則在精神和回憶上都是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