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小喇叭開始廣播啦。嗒嘀嗒、噠嘀噠、嗒嘀嗒、噠嗒。”這廣播如此的親切,仿佛是一密碼,能夠破譯很多人深藏在腦的青蔥記憶。
這響亮的童聲和旋奇的喇叭聲,陪伴50後、60後、70後、80後四人渡過了學齡前時。
1970年版,開始曲中童聲是蔡國慶,這聲音是小喇叭的忠實聽眾熟悉的,在某種度上甚至是他們童年憶的一個符號,聽到開始曲讓人仿佛又到了學上捉迷藏、坐著小板凳聽故事的童年。
“小喇叭”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學齡前兒童廣播節目,1956年9月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正開播。
在一時間內甚至是中國大陸唯一的少兒廣播節目,因而也曾經是中國大陸覆蓋麵廣、影響大的一檔少兒節目。
現如,小喇叭節目在少年兒童中的已沒有以前的影響力。但對30歲以上的人來說,那卻是童年裏不可磨滅的記憶。
不少人現在還能憶起,當時天守在音機旁,等待“小喇叭”、等待“故事爺爺”孫敬修講故事的景。
節目內容除了故事還有兒童歌曲、廣播劇等,一些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和曆史故事,如《遊記》、《小熊請客》、《老革命家小時候的故事》、《魔方大廈》,電波傳送大江,傳遞到千萬少年兒童的心裏。
“我在馬邊撿到一分錢,把它到警察叔叔手裏邊……”這首著的兒童歌曲幾乎人人會唱,而它正是由“小喇叭”原創傳播的。
“小喇叭”培養了大量藝術家、文學家。一些著的兒童文學作家如鄭淵潔的作都曾經在這檔節目中播出過。著相聲演員李金鬥13歲時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一”聯歡會上表演了相聲。
節目的播音都是中國精英的少兒節目播音員,如兒童育家、“故事爺爺”孫敬修生、孫敬修的學生曹燦生,和“故事阿姨”後來的“故事奶奶”康瑛女士,陪伴孩子們度過好的童年。
孫敬修爺爺講故事
“孫敬修爺爺講故事”從1956年開始,一持續到孫敬修去前的1980年末。起“小喇叭”人們就會到孫敬修,起孫敬修人們就會到“小喇叭”。孫敬修爺爺是小喇叭的符號、孫敬修爺爺講的故事是《小喇叭》節目的招牌內容。過電波,慈祥、風趣、耐心十足的孫敬修爺爺走到了孩子們中間。給孩子們帶去如“孫悟、神筆馬良、孔融讓梨等,古中外的民間故事、歌謠。
小喇叭箱
1960年3月,小喇叭開辦了聽眾箱欄目。星天,由小木偶小叮當和郵遞員叔叔主持。小朋友可以給小喇叭寫,把自己遍的故事告訴小喇叭,進而講個全國的小朋友聽;也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的節目、歌曲、故事。
小喇叭聽眾箱開始曲:“我是小木偶,字就-小-叮-當!我是小叮當,工作忙,小朋友來我全,我給小喇叭開箱”由小叮當的第一播音員康瑛錄製。。
聽眾箱的另一首開始曲:“叮叮當,叮叮當,自行車也會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郵遞員,我給小喇叭送忙!”由播音員曹燦錄製。
一個時一首詩,記錄曾經的好。留下一個時的印記